时政要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3817
举报电话: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时政要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打造新时代县域文化高地
2023-10-19 08:45

“八八战略”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二十年来,我市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锚定“打造新时代县域文化高地”这一目标,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

得益于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建德文化乡集杨村桥M集里就热闹了起来。伴随着动感十足的音乐,杨村桥“掌勺少女2023”形体女团的队员们正在练习走秀,举手投足间彰显着自信,颇有专业模特风范。

形体课的“发起人”汪红仙告诉记者,每周的一三五,“文艺村长”王国光都会为杨村桥村村民们带来形体礼仪的学习课程。而每周二四六晚上的活动,是由骨干成员带领队员们自行排练,大家越练习心情越好。

此外,杨村桥M集还推出了莓娃街舞、草莓技术培训和美食教学等多种培训课程,已经成为村民晚饭后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杨村桥镇杨村桥村文化员兰丽琴说:“‘文艺村长’加入我们文化乡集,吸引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就连打牌、打麻将的人都变少了。根据大家的需求,我们以后将开展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活动。”

周末,在大同镇大同书院里,院长汪国云正带领孩子们一起诵读《论语》等国学经典,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2011年,汪国云捐出近万册个人藏书创办了大同书院,多年来坚持公益办学,辅导当地留守儿童、组织作文点评,并开设国学讲座。担任“文艺村长”后,他的课程更是一传十、十传百,连邻村的村民都赶来听课。

汪国云说:“经常来书院学习的成年人和少年儿童都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们来书院阅读、听课,甚至交流探讨,这对村风民风也能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有助于乡风文明建设。”

村民们五彩缤纷的文化生活,离不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去年5月,我市在各镇街推行“文艺村长”机制,把有意愿的热心文艺工作者分派到乡村担任“文艺村长”,为村民开展课堂和实践教学,通过“种文化”加大乡村人才培养力度,构建涵盖全市的288名乡村文艺骨干梯队。今年,更是在推出基层文化民主协商机制,分层分类收集摸清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基础上,集成打造以文化礼堂及周边为中心的“文化乡集”综合体,强化机制引导、数字赋能、管理创新等,为基层群众提供喜闻乐见和参与其中的文化活动,让乡村文化阵地高效使用,文化服务更精准。

近年来,梅城镇依托严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基因,充分发挥人文优势,以文化复兴为引领,坚持打造以文兴旅、以史兴城的文旅产业生态闭环,让古城焕发了新的生机。

走进位于梅城镇三星街的澜清拾光民宿,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韵与现代魅力相结合的小院,澜清拾光民宿负责人陈琰正忙着准备迎接客人的到来。

陈琰是土生土长的梅城人,近年来,梅城镇文旅事业不断发展,民宿产业也风头正劲,于是她决定回到家乡,将该地块原有的民居改成精品民宿。 陈琰说:“我亲眼见证了梅城的蜕变,我就想在梅城打造一座古色古香、具有梅城风味和特色的民宿。”

“通过政府的持续打造,梅城历史文化当中的一些典故不断地被挖掘,这对于我们商家而言,肯定是更有信心了。”陈琰告诉记者,虽然今年一月才开始营业,但民宿已经有了不少回头客,这让她对未来充满期待。

文化是精神支撑,文化是软实力,文化更是梅城文旅产业发展的根和魂。近年来,梅城镇以文化作为古城复兴的突破口,已修复传统街巷12条,复建古牌坊15座,恢复古迹77处,修缮历史建筑30余幢1.3万平方米。

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近年来,梅城镇陆续了推出“知府巡街”、艺说严州、虾灯等民俗踩街相关系列文化活动,结合严州诗词文化、商埠文化等,定期举办诗词大会、开城仪式等大型活动,提升文化街区的影响力。“今年上半年,梅城镇实现游客人数182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呈几何级的增长。”梅城镇党委委员陈韵之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深入挖掘严州文化,尤其是宋韵文化,进一步提升整个文化街区产业的丰富度。

【记者手记】二十年来,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我市大力实施文化繁荣工程,全面推进以文铸魂、以文润城、以文兴产、以文化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建设成果让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

(记者 舒远)

责任编辑: 唐添琪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