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海拔400多米高山上的更楼街道桥岭村出产的地瓜干口感甜糯,但几十年来村民都是以自制自销为主,保鲜储存困难、产量久提不高,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链。近年来,依托更有味地瓜共富工坊,桥岭村正在“小地瓜 大品牌”的道路上大步前行,品牌效应带来的“薯光”让村民的口袋也富了起来。
近日,记者在更楼街道桥岭村更有味地瓜共富工坊看到,几位村民正在为刚烤好的地瓜干装袋、封口。这些刚蒸好的地瓜干晶莹剔透,自带油亮感,口感软糯香甜,市场价要卖到20元一斤,深受顾客喜爱。而在2年前,这里的地瓜干因品相和口感的逊色,一度贱卖至5元一斤,还销量惨淡。桥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邓美红说:“从前是老人、妇女自己在家做地瓜干,但是现在地瓜挖起来后,直接由共富工坊收购制作地瓜干,地瓜干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桥岭村常住人口1190人,60岁以上老人有380人。近30年来,种植地瓜一直是他们家庭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何保障和提高他们的收入,一直是桥岭村两委工作的首要事项。2022年,桥岭村盘活村里闲置土地、采购先进设备、引进运营企业,打造桥岭村更有味地瓜共富工坊,推出“更有味”桥岭地瓜品牌,通过党建联建与杭州农科院合作优选优育,实现了地瓜干从品种到口感的“迭代升级”。
而共富工坊包种包收的模式,也让村民有了干劲。桥岭村村民邓春姣告诉记者:“我2023年种了三四亩地的地瓜,2024年会种更多。种起来大个的地瓜全部卖给共富工坊,小的地瓜我们自己家里磨粉。”
今年60多岁的邓春姣,是村里的“留守老人”,2023年自家地瓜亩产提高了1000多斤,让她很是开心。跟她一样加入地瓜种植队伍的周边村民还有200多人,还开垦了100余亩抛荒地。邓美红说:“以前村里的土地大量抛荒,都没人愿意种,现在新品种地瓜引进以后,大家把抛荒地都种上了地瓜,2023年有将近300亩地种了地瓜。”
杭州旭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桥岭村地瓜收购商,公司负责人李金华表示,因为桥岭村地瓜品种好、品相高,因此地瓜收购价比其它地区高出30%左右,可达一元每斤。
除了包种包收,更有味地瓜共富工坊还提供了30余个定向招工岗位,为村民提供“家门口”挣钱机会。桥岭村村民金玲芬说:“有空的时候在这里上班,帮老板削削番薯皮,干点其它活,一个月下来也可以挣4000块钱。”
截至目前,更有味地瓜共富工坊实现每年为从业村民增收2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像更有味地瓜共富工坊这样,以“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推出产销一体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提供定向就业岗位,带动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的“薯光”,同样闪耀在钦堂乡葛塘村的浙金中心共富工坊里。
葛塘村通过招引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与村里共同出资成立浙金中心共富工坊,推出产销一体的马蹄山小香薯农产品品牌,通过建设农业标准地带动50余名村民参与种植,全村小香薯种植面积达600亩以上,带动了100多名村民就业,其中60多名村民实现人均月增收30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每年增加100余万元,获评浙江省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优秀实践案例。
点点“薯光”是助力山区群众“共富”的一个缩影。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建德,还有笋干、茶叶、水果、中药材等许多绿色产业。通过“党建链”打造“品牌链”,山区群众“靠山吃山”已经变成“靠山发展”,在“家门口”逐梦共富共美。
(记者 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