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头镇 建德新闻网
0571-64718371
举报电话: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乡镇风采 > 航头镇

微信扫一扫分享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航头镇消薄“七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2020-08-10 14:59

近年来,航头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强化农村工作、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中之重,在实现销债控“失血”目标基础上,因村制宜探索“造血”多路径,创新航头镇消薄“七模式”,不断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在全面完成“30+20”消薄任务的同时,基本实现“50+20”消薄目标,消薄工作走上“快车道”,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达到1269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478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占比90%,经营性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

一、激活物业增收模式。在符合城乡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积极支持地域优势的村集体兴建农贸市场、商铺、公寓楼等物业,同时发挥集镇的集聚效应,吸纳周边村集体开发异地物业。如大店口村、航头村、溪沿村、灵栖村发挥中心村的区位优势,实施“公寓房+农贸市场(商铺)”建设模式,实现破解住房困难、发展村集体经济、满足群众“菜蓝子”需求“一举三得”的目标,年租金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二、挖掘农业增收模式。充分利用省级农业综合园区和省级粮食功能区优势,围绕西红花、草莓等优势产业,结合西湖莼菜、水果玉米、黄桃等特色产业,规模性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如溪沿村综合果蔬、水果、花卉苗木等产业特色,围绕红美人、一品红、蟹爪兰等特色农业品牌,村集体统一流转土地,打造果蔬科技示范区,通过集中出租给农业企业,使溪沿村特色农业促增收迈出可喜的一步,村集体经济也上了新台阶,服务农业企业、土地流转、农业设施等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三、开发资源增收模式。通过对村集体闲置的大会堂、办公用房、山林、矿山等采取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开发,挖掘农村集体经济新增长点。如航头村通过紫坞岭石矿的公开拍卖,村集体年收益80多万元。曹源村通过沙石的公开拍卖,也由此获得收益90多万元。东村、航景等村通过政府帮扶等形式,对闲置的房屋进行盘活和改造,发展来料加工,既拓展村民增收渠道,又增长村集体收入。

四、配套项目增收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生态项目,村集体以入股或配套项目建设等形式实现增收。石木岭村引入航大生态农业种养项目,村集体实施道路、渠道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并以租赁形式给企业,加上土地流转租金以及纠纷矛盾处理的有偿服务,该村年获得收益近20万元。石屏村利用江南大冰洞景点优势,村集体以场地入股,同时配套建设景区道路、停车场、小木屋等基础设施,每年获得收入超过10万元。

五、创新产业增收模式。航头镇是建德市农业大镇,航川村、千源村、珏塘村都属于省级粮食功能区核心区域,年粮油种植约1.3万亩。依托粮油种植的产业特色,通过邮政等农村电子商务渠道,扩宽农产品销售路径,带动农户种植,种粮大户每年也可以获得当年高于粮食市场收购价10%的收益,实现强村富民目标。珏塘村集体通过创新加工环节,投资建造粮食深加工基地,村集体每年获得15万元收益,并每三年递增1万元。深入挖掘“富硒”特色,推进“荷”产业,鼓励农户种植荷花,支持和服务农户开展莲子加工、莲叶制茶、莲藕磨粉,为村集体农旅融合打好基础。

六、经营土地增收模式。一方面用好用活土地开发政策。发挥低丘缓坡优势,大力度推进垦造水田、宅基地整治工作。通过土地开发,为村集体消债、消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到目前,航头镇承包耕地近6成集中流转给企业(家庭农场)或经营大户,流转率位居全市前列。多数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每亩不少于50元的收益,同时也推进航头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加快垦造水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如大店口、航景村,按200—300元/亩出租给公司经营,每年可为村里各带来6万元收益。曹源村477.8亩山改地30年经营承包权是建德市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中心成功交易的第一个项目,竞拍成交价从起拍价47780元/年到最终价104580元/年,竞拍溢价率高达118.9%。土地流转日益成为村集体增收的重要渠道。

七、联合抱团增收模式。针对部分地处偏远、资源匮乏的村,镇党委、政府牵头,将12个经济薄弱村抱团争取上级补助,着手联合成立“乡村振兴公司”,配套补助商谈邮政大楼购置和启动投资农业科创服务中心项目筹建,该项目一方面是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项目建成后所获收益归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以保障全镇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功能融合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实践,航头镇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消债、消薄到不断壮大的可喜变化。随着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村级班子凝聚力、群众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更有效降低村集体债务的反弹风险,为推进美丽乡村、产业扶持、民生事业等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自我“造血”功能。

(通讯员 刘雯

责任编辑: 陈海燕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