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态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经济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

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05-20 08:51


关于印发建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建德市人民政府

建政函〔2006〕49号

各镇、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建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建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六年五月十六日


建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前 言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科学制订和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于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宏观调控,努力克服要素制约,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两个翻番”计划顺利推进,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98.7亿元,年均增长11.8%,超过“十五”预期增幅1.8个百分点;人均GDP为19450元,为“十五”预期目标的92.6%;第三产业增加值2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8.9%;工业总产值244.3亿元,年均增长25.1%,分别超过“十五”预期目标19.3亿元和7.1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237.3亿元,年均增长25%,分别超过“十五”预期目标45.3亿元和10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22.6亿元,年均增长10.4%,分别超过“十五”预期目标3.1亿元和4.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年均增长13%,分别超过“十五”预期目标1.6亿元和1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五年累计投资150.2亿元,超过“十五”预期目标56.2亿元;财政总收入10.9亿元,超过“十五”预期目标3.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亿元,年均增长31%,分别超过“十五”预期目标2.2亿元和16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商品交货值85亿元,年均增长32.6%,分别超过“十五”预期目标33.2亿元和14.6个百分点;实到内资五年累计40亿元,实到外资五年累计7576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13元,年均增长11.3%,分别超过“十五”预期目标1213元和5.3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1元,年均增长14.7%,分别超过“十五”预期目标3061元和7.7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40%,超过“十五”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1‰,比“十五”预期目标低1.9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主导地位不断加强,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成果,特色块状经济发展迅速;效益农业成效明显,主导产业提升加快;新型商贸业态不断丰富,旅游体制转换取得进展,房地产业迅猛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73个重点项目建成发挥效益,城市新区不断拓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荣誉称号,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文明城市验收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复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发展仍处于全省中下水平,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增长方式转变不快;城镇化水平偏低,城乡统筹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社会发展问题较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农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农民增收基础仍不稳固;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外资“短腿”现象明显;服务业整体发展偏慢,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这些问题要在“十一五”期间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展望“十一五”,我市加快发展面临许多良好机遇。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国际资本转移加快,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提升产业竞争力。从国内看,“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仍处于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以“双稳健”为特征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区域看,随着我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步伐加快、“八八战略”和“文化大省”的深入实施,杭州市“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和“交通西进”、“旅游西进”的加快推进,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外部条件。从我市看,杭新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我市成为浙西地区连接杭州、金华、衢州三市交通枢纽,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进一步凸显;全市上下坚持工业“第一经济”、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的意识不断增强,两个“三年目标”的顺利实施,为我市“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建德市委关于制定建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制定的,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依据,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打造“特色经济强市、文化生态名城”目标,着力实施工业强市、商旅活市、环境立市战略,全力推进特色工业基地、生态农业基地、休闲度假胜地建设,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经济,加快融入大杭州,加快城乡一体化,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

  (二)指导原则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切实加快经济发展。加快追赶步伐,适应全省“走在前列”的要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切实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增强发展意识,转变发展观念,集中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工业经济是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群众就业的主体,要深刻认识工业化在推进市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始终坚持工业经济“第一经济”、“龙头经济”的地位,通过加快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促进现代化。 

    ——坚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经济。以杭新景高速公路开通为契机,遵循“顺藤结瓜”的发展思路,高起点、高品位地做好高速公路沿线规划建设。按照“建设网络化大杭州”的要求,充分把握高速公路带来的“同城效应”,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发展高效都市农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生态人居和休闲度假旅游业。加强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改造,把高速公路建成富民之路、精品之路、生态之路和景观之路,构筑我市经济腾飞的脊梁。

    ——坚持项目带动,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不断提高“抓项目、促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项目形成、推进、保障机制,促进有效社会投资,加快壮大经济总量。转变增长方式是我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着力点放到结构调整、科技创新上来,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按照“强二产、兴三产、优一产”的总体要求,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速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服务业现代化的进程,努力建设具有鲜明产业特色、较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市域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既是宏观环境的要求,更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基本动力。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要增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推进对外开放,为扩大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环境。

    ——坚持统筹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要把“五个统筹”的要求全面体现到今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更加重视城乡一体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着力推进“一主四团”的建设和发展;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强化“三农”基础地位,把握“两种趋向”,加大“三农”投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更加重视乡镇(街道)主体地位,突出“强镇强街”带动,强化区域规划和资源整合,发挥各地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要把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于各项政策和实际工作中。要以增加人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和谐创业,深化公共服务,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就业、就学、就医、居住、行路、养老、公共安全等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依法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GDP超过4100美元;三次产业比重13∶50∶37;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3%,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自营出口额年均增长23%;累计到位内资80亿元,利用外资2亿美元。

    ——社会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1%以上;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活力建德、文明建德、生态建德、平安建德建设取得成效,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城镇化:“一主四团”格局基本形成,高速公路沿线所在乡镇建设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达到55%。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12万人。

    ——可持续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2%;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76 %以上,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80%的乡镇和行政村创建成生态镇(村)。

    ——人民生活: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平方米以上。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7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率达到95%。
二、产业提升

    (一)打造特色工业基地

     1、构建工业集聚平台。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集约利用、加快建设”的要求,以各类工业功能区为重点,加强高速公路互通口区域的工业布局规划,构筑工业发展平台,推进产业集聚。 “十一五”期间开发工业用地1200公顷。到2010年,区内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60%以上。

    ——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367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工业用地155公顷。加快推进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建材、冶金、金属制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禁止新上三类污染项目。

    ——有机硅高新技术产业区。由A、B、C三个区块组成,“十一五”期间开发220公顷。重点发展有机硅单体及下游产品,积极发展以电子、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禁止新上二三类污染项目。

    ——乾潭工业功能区。由黄立垟、陵上、安仁和革命山四个区块组成,规划面积400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155公顷。重点发展五金工具、纺织服装、轻工机械等产业,禁止新上三类污染项目。

    ——梅城工业功能区。由南峰、顾家二个区块组成,规划面积500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155公顷。重点发展仪器仪表、机械零部件、五金工具、生物医药等产业,禁止新上三类污染项目。

    ——大同工业功能区。由草坪山、高桥二个区块组成,规划面积350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110公顷。重点发展精细轻质碳酸钙及下游产品、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和建材业,禁止新上三类污染项目。

    ——洋溪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100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50公顷。与主城区建设结合,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清洁工业,禁止新上二三类污染项目。

    ——三都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100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50公顷。重点发展成品伞、服装加工等产业,禁止新上二三类污染项目。

    ——大洋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150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70公顷。以现有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为重点,大力发展精细化工、针织等产业。

    ——航头工业功能区。由吴潭、曲斗二个区块组成,规划面积100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40公顷。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工艺品和资源型产业,禁止新上三类污染项目。

    ——大慈岩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130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45公顷。重点发展粉末冶金、农产品加工和来料加工业,禁止新上三类污染项目。

    ——李家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80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30公顷。重点发展轻质碳酸钙及下游产品、建材业,禁止新上三类污染项目。

    ——莲花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50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30公顷。重点发展塑料母料及制品、纺织服装、工艺品和节能灯具等产业,禁止新上二三类污染项目。

    ——钦堂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100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40公顷。重点发展精细重质碳酸钙,深度开发下游产品。

    ——更楼工贸城工业区。规划面积200公顷,“十一五”期间开发工业用地50公顷。重点发展服装加工、家俱制造等产业,禁止新上二三类污染项目。

    2、改造提升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强强联合和产业联合,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促进上规模。实施名牌战略改为重视品牌建设,培植名特优产品,提高产品质量。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传统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70%以上。

    ——化工。以化工行业循环经济改造为重点,以新安化工、新化化工等城区企业搬迁为契机,积极推广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清洁生产工艺及环保等先进技术,提高工艺装备及生产水平,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发展精细化工业,大力扶持有机硅单体及下游产品开发,拉长有机硅产业链。
——建材水泥。围绕打造全省水泥熟料生产基地,依托丰富的石灰岩资源,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支持新上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鼓励发展粉磨站,提高水泥生产能力。大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碳酸钙。鼓励技术合作和设备引进,改进生产工艺,推进产品向晶型多样化、高档次方向发展。大力扶持碳酸钙下游产品和终端产品开发。

    ——食品饮料。立足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依托现有品牌,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大饮品饮料产业规模;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休闲、旅游和保健食品,打响“新安江”品牌。
——冶金加工。积极盘活横铁存量资产,重点发展特种钢、粉末冶金、金属制品及下游产品,做大规模,做强产业。

    ——纺织服装。扶持发展服装加工、寝具和针织行业,推进家纺、针织行业的企业集聚,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实施品牌战略,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行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仪表电器。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生产技术优势,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档次,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五金工具。积极引进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增强研发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努力形成多规格、系列化的五金产品。

    ——轻工机械。发展壮大自行车配件、汽车配件、电梯等产品,提高质量档次,扩大市场份额。

    3、积极培植新兴工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鼓励发展生物保健品、医药中间体等产品,积极引进和发展电子信息、纳米级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提升工业产业层次。

    (二)打造生态农业基地

    1、构筑优势产业区域布局。继续推进国道沿线高效设施农业带、富春江—兰江—新安江沿线休闲观光农业带、沿山有机生态农业带建设,着力发展草莓、柑桔、蚕桑等“十大产业区”。

    ——草莓产业区。以杨村桥、下涯、航头为主,规划面积1000公顷。

    ——柑桔产业区。以三都、大洋为主,规划面积3000公顷。

    ——蚕桑产业区。以大同、大洋为主,规划面积1333公顷。

    ——有机茶产业区。以乾潭、下涯、大洋为主,规划面积667公顷。

    ——莲子产业区。以大慈岩、航头为主,规划面积667公顷。

    ——设施蔬菜产业区。以寿昌、航头、更楼为主,规划面积667公顷。

    ——蛋鸡产业区。以莲花、下涯、杨村桥为主,规划年饲养蛋鸡300万羽。

    ——名贵中药材产业区。以三都、莲花为主,规划面积200公顷。

    ——水产产业区。以三都、梅城、大洋为主,规划精养水面1333公顷。

    ——干果笋竹产业区。以大同、寿昌、乾潭、三都为主,规划面积2000公顷。

    2、提升农业主导产业。稳定粮油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接轨“畜牧西进”、“蚕桑西进”、“蔬菜西进”、“花卉苗木西进”,深入实施“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工程,纵深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到2010年,主导产业占全市比重达到80%,力争建成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和2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

    ——草莓。加大草莓新优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强技术培训、推广标准化无公害草莓栽培技术。推进草莓优良种苗的提纯复壮和良种草莓繁育基地及品牌建设,打造区域性脱毒种苗基地。

    ——茶叶。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改造中低产茶园,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建立精品茶叶示范园区,鼓励制定技术系列标准,完善品牌基础建设。

    ——畜禽。积极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着力扶持种畜禽场、养殖大户和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动物防疫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畜禽业健康稳步发展。

    ——柑桔。以改造和提升现有果园为重点,调整优化柑桔品种结构,增大早熟柑桔和特色柑桔等新品种比重,全面提升品质,加强贮藏、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市场建设力度。

    ——干果笋竹。以提升板粟、油茶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毛竹、香榧和薄壳山核桃,建设林业产业精品园和示范基地,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育和引进干果笋竹良种。

    ——水产。以生态特色渔业建设为重点,建设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通过引进、嫁接和改造,加强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

    3、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加快山地流转步伐,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到2010年山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32万亩。推进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扶持一批贸易型龙头企业,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一批农产品经济人。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形成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规范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重点围绕新安江牌系列,建立“有标准生产、有主体运作、由政府保护”的新机制,引导农业大户和农业企业实行品牌化生产,鼓励注册农产品商标,强化品牌宣传。

    4、完善农业保障机制。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和低产田改造力度,继续实施“双千万双百公里”渠系和“300水库平安”工程建设,基本消除小(二)型以上水库和邻村水库的安全隐患。实施中小河流重要堤坝加固、小流域防洪避洪、清水河道整治等工程建设,不断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建设,保障防洪安全。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跟踪监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健全高效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先进农机具引进和推广力度。组织实施农业重大科技攻关,解决农作物连作障碍、重大病虫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技术难题。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和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继续创建农资放心店,建立市场检查监督机制和农资产品的质量跟踪制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

    1、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依托区位优势,促进产业集聚,推进产业联动,优化旅游、商贸、物流三大重点服务行业空间布局。

    “一城三线”的旅游业空间布局:

    ——主城。以江城景观、娱乐休闲度假为特色,强化新安江城市的旅游景观功能,完善主城区旅游接待设施。充分利用“水清、风凉、雾奇、山青”独特的山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新安江水上娱乐活动中心,形成新安江清凉世界休闲基地。

    ——东线。以自然景观、佛教文化、古镇古迹为特色,改造提升江南村、葫芦飞瀑等景区,建设以七里扬帆观光和生态探险为主的文化休闲旅游区;打造梅城严州古文化游览区;建设三都、乾潭、大洋乡村旅游特色区块。

    ——南线。以大慈岩佛教文化为特色,向玉华山方向延伸开发,与新叶古村落景点相连,融合“十里荷花”农业景观。灵栖洞开发养生休闲旅游,带动公曹水库景点开发。开发建设寿昌佛教文化和温泉休闲娱乐景点。

    ——西线。加快罗桐埠以西区块休闲观光旅游的规划建设,重点推进以新安江水电站为核心的高品位休闲区域建设,改造提升好运岛、铜官峡等景点,规划岭后沿湖和高岭的休闲度假设施建设,打通情人谷到高岭的旅游通道,打造建德西线休闲度假特色区块。

    “一主四副”的商贸业空间布局:

    ——城区主中心。加快主城区新安路综合商业街和特色商业街等建设,结合城防工程和旧城改造,留足发展空间,规划发展中高档的商厦,形成一级商圈。打造城东、更楼、洋溪三个二级商圈。

    ——梅城副中心。将以传统商业为主的总府街调整建设成为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改造南门坊仿古式商业街区为古严州风情商业步行街;规划建设中型商场、超市和其它较大规模的娱乐服务设施。

    ——寿昌副中心。提升中山路、东昌路两侧的商贸服务设施建设,建成中山路综合商贸街;城东小区中央广场北侧建设一个商品档次较高的购物中心,形成新的商务中心;建设城东及寿昌江两岸的商贸设施。

    ——乾潭副中心。重点规划建设中心广场商业中心,在广场东侧规划建设综合超市,周边主次干道两侧建设配套服务设施,提升乾潭商贸形象;在安仁区块建设集商贸、娱乐功能为一体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娱城。

    ——大同副中心。以镇政府搬迁为契机,规划政府新大楼周边的商业网点布局,建设中型商场、超市和综合市场。完善当地农产品收购与加工点的设施,规划建设一家较大规模的农产品市场。
两大区域物流中心:

    ——更楼和寿昌区域。加快新安江铁路东站建设,切实发挥高速公路互通口和铁路优势,在更楼建立大型仓储和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在寿昌规划建设以建材、冶金、农产品等为主的产业物流配送基地。

    ——杨村桥和梅城区域。利用高速公路杨村桥互通口和乾潭、梅城、三都、大洋等地产业集群优势,在杨村桥规划建设外向型集装箱物流和特色农产品集散地。在梅城规划建设以水运为特色的物流基地,服务三江口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

    2、打造休闲度假胜地。以建设浙江一流山水旅游城市和浙西休闲度假胜地为目标,依托“两江一湖”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大力推进自然生态、人文景观、观光休闲度假为重点的特色旅游。加快休闲度假项目建设,加大老景区改造和新景区建设力度,整合资源,提升品位。创造条件设立“休博会”建德分会场,打响“新安江旅游”品牌,把新安江打造成为富有特色的集观光、休闲、度假、会议、商务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到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亿元。

    构建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接轨“旅游西进”战略,加强与桐庐富春江、淳安千岛湖合作,积极融入大杭州旅游圈,共打“杭州牌”。加强与兰溪八卦村、龙游石窟、黄山等景区合作,串珠成链,形成东联杭州、上海,西联千岛湖、黄山,南联金华、衢州的旅游网络格局,逐步形成浙西旅游集散中心的地位。

    提升旅游接待功能。完善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配套建设,加快建设主城区及梅城、乾潭、寿昌、大同三星级以上的宾馆,优化宾馆档次结构。加快旅游景区连线道路的建设,建设新安江水上旅游码头和游人中心,开通景区班车,增强旅游交通的畅通程度。加快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商品,推进旅游娱乐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新安江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散客服务中心和旅游网站,逐步实现无障碍旅游。

    3、积极发展商贸业。实施“镇镇连锁超市、村村放心店”工程,加大各类新型商贸企业引进力度,大力发展主城区和乡镇的大中型超市、连锁店、专卖店等新型商贸业态,建成新安江定点屠宰场及放心肉检测中心,建设统一的猪肉配送中心;积极发展以“邻里中心”模式为特点的农村与社区网点,实现行政村“放心店”全覆盖;注重餐饮业规模化发展,引导发展特色饮食街,提高商贸整体水平。加快南方家园商城、家俱、汽车、建材、装饰等专业特色市场建设;培育草莓、茶叶、枇杷、柑桔等综合性农产品市场。

    4、大力发展物流业。利用高速公路、国道、铁路、航道等交通区位优势,加强与优势特色产业合作互动,引导企业物流外包,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提供配送、分拣、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培育三级资质以上的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能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

    5、积极有序发展生态房产。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带来的同城效应,依托山水资源优势,把房产业发展放到大杭州乃至“长三角”大区域来规划,开发一批高品位的生态房产和景观房产,注重城市房地产发展与旧城改造开发的有机结合,努力把建德建设成为特别适宜生活居住的生态家园,服务于城市发展,服从于城市定位。积极引进品牌企业,建设精品房产,全面提升品位,打响“生态名城”、“人居建德”品牌。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规范房地产市场。

    6、加快发展其它服务业。大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政府、银行、企业的协调互动,建立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协调联动机制,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引进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完善“一主四团”金融架构。优化信贷结构,改善金融服务,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开拓新型险种,争取国内外保险公司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努力扩大保险业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培育发展社区服务业和评估、法律、经纪、职业介绍等中介服务业。

    三、城乡建设

    (一)加快主城区建设

    实施“东扩南拓西进、沿江发展”战略,有序推进主城区向洋安、洋溪、下涯沿江区域及更楼、城西延伸。完成洋溪街道办公大楼搬迁,加快推进洋安新区开发,建设高中档住宅小区和商贸服务等配套设施;更楼新区建设商贸物流市场和商品住宅楼;下涯沿江区域在规划整治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房产小区。加快推进新城区的道路、桥梁、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引导人口、产业和公共设施向新城区集聚。完善主城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主城区旅游、休闲、商贸功能。加快桥东区块规划建设,搬迁新安化工、新化化工等工业企业,白沙大桥至建德大桥沿江区块和东入城口区块建设大型商贸和休闲娱乐场所,汪家区块建设教育设施和商住房产,城西区块进行旅游综合开发。注重城市设计,充分展示个性,体现文化品位,形成独特的城市建筑风格。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力度,广泛开展以城市治安、市容卫生、交通秩序和流动人口管理为重点的城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二)推进四组团建设

    ——乾潭组团。立足乾潭和安仁两个互通口,以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调整城镇建设思路和工业布局重心。乾潭子胥路向西延伸连接互通口,加快胥溪新区开发,提升城镇综合功能和品位。大力发展和提升五金工具、轻纺服装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精品农业,促进城镇人口和产业集聚;推进钦堂经济重心外移,做大重质碳酸钙产业,做强工贸城,积极发展商住业,形成以乾潭为中心的东北部经济组团。

    ——梅城组团。突出梅城中心镇地位,深入实施“保护古城、跨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低压电器、化工、医药中间体等特色工业和休闲度假旅游业,加快杨梅公路、梅城过境公路等“环三江口经济圈”交通工程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增强对三都、大洋的辐射能力,提高城镇功能,形成以梅城为中心的环三江口经济组团。

    ——寿昌组团。依托于合、航头互通口,以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为载体,结合新安江铁路东站建设和寿昌火车站扩建、寿童公路改建、寿昌江小流域综合治理及行政中心搬迁等项目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冶金及金属制品、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延长不锈钢产业链,积极发展商贸物流、旅游业,推进工业和城镇互动发展,打造工贸新城,带动航头、大慈岩发展,形成以寿昌为中心的西南部经济组团。

    ——大同组团。以杭新景高速公路寿昌至界头段建设为契机,完成大同镇行政中心搬迁,推进城镇道路与大同工业功能区主干道连通工程建设,向西北延伸与高速公路互通口连接,加快城镇新区基础设施和商贸中心建设,做大做强碳酸钙制品、服装和建材等产业,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推动城镇与工业互动发展,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增强与李家的协作功能,形成以大同为中心的西部经济组团。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调整《市域村庄布局规划》,完善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和优化村庄布局,逐步撤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迁移高山村,走集约型村庄的建设路子。以争创“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为载体,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翻番工程,完成20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和200个重点村整治。结合下山脱贫,在高速公路互通口区块规划建设农民公寓房。按照“布局优化、路面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要求,以“康庄工程”、“清水河道”、“绿色通道”、“农民饮用水”等工程为抓手,加快农村改路、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绿化等村庄整治。到2010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积极推进由点到面的农村新社区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现代文明。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以“绿色生态富民家园”工程为抓手,建立扶持基地(大户)的政策机制,鼓励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农户庭园经济、农家乐旅游业。加快发展来料加工业为重点的百姓经济,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和进城经商,积极鼓励外出民工、创业人员回乡创业,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加强科技文化信息服务,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深入实施“49100”和“1340”帮扶工程,突出以产业帮扶为重点,以项目帮扶为载体,提高欠发达乡村的造血功能。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市域交通网络

    ——公路。完成杭新景高速公路主线以及龙游支线、千岛湖支线建德段建设,形成“一主二支”的高速公路网络。完成20省道建德段改建和23省道(富衢线)部分路段改造工程;推进马目大桥、麻车大桥、杨梅公路、梅城过境公路和江南公路改造等“环三江口经济圈”交通工程建设;完成改造乡道100公里和通村公路路基170公里、路面硬化350公里。基本建成新安江汽车东站、新安江公交车站、梅城客运站等项目,所有乡镇建成四级以上标准客运站,沿路行政村建有停靠站。

    ——铁路。积极争取改造提高金千铁路等级,新建新安江铁路东站,推进新安江、更楼、寿昌铁路客货运站改造。

    ——内河航运。将新安江—富春江主干航道通过疏浚成为四级航道,实现通航船舶从300吨级向500吨级的提升;新建梅城水上物流码头,建设大洋、下塘、乾潭、岭后综合作业区;改建梅城客旅码头、马目散货作业区。

    (二)适度超前电网建设

    完善110千伏、220千伏系统的主网架,建设220千伏寿昌输变电工程和220千伏下涯变二期增容;建设投运110千伏大慈岩变、乾潭变、莲花变、刘家变、马目变5座输变电工程;增容改造110千伏航头变、沿口变和35千伏大同变、大洋变、三都变;改造老旧35千伏线路,加快城市电网和农村配电建设。到2010年,全市最高负荷达40万千瓦。积极推进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和浙西核电站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三)改善城镇基础设施

    继续推进城区城防工程建设,加快洋溪大桥和洋安区块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新安江自来水扩建工程,有序推进中心镇供水管网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二期(城东)项目建设,实施东区、溪头污水管网建设。加大四组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梅城大坝改造、西入城口、东入城口改造和梅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城区污水截污工程,加快梅城旧城改造;新建乾潭城镇道路、引水工程及污水处理厂;推进寿昌东皇畈开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大同过境公路改道工程、自来水工程、新区污水管网工程建设,筹建污水处理厂。推进集镇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构建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

    推进有线电视从模拟向数字化整体平移,建立宽带多媒体网络交换平台,提高传输网速率和带宽,提高网络覆盖率和可靠性。加快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应用,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终端融合”,最终促进三网融合。积极推进“光纤到村、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光纤到家庭、光纤到工业功能区”的建设。

    (五)加快社会事业项目建设

    完成文化中心项目建设,继续推进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完成新安江职校、乾潭职校迁建和寿中扩建,进一步实施小学和初中布局调整。完成一院、疾控中心迁建和中医院扩建项目建设,新建残疾人康复培训中心,建设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心。

    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原则,开展企业、产业和社会各层面的循环经济实践。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积极引进和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循环率的生产性项目,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积极运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努力控制高污染的建设项目。以“化工行业循环经济改造项目”为抓手,推进化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化工企业产品间、企业间物料废料再利用的项目建设,推进建材、冶金行业节能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余热发电、热电联产等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积极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制订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创建绿色企业。到2010年,形成30家清洁生产企业、15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大力发展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推广应用节水灌溉和可降解农膜。积极推进废弃物回收和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支持煤渣、粉煤灰、煤矸石、矿渣等废弃资源制作新型墙材项目建设。倡导节约能源资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社会风尚。

    (二)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

    按照2010年建成生态市的要求,提升生态示范区达标建设成果,全面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着力培育生态产业, 加快生态镇、村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到2010年创建成环保模范城市。逐步对现有工业功能区进行生态化改造,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区。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生态农产品,科学指导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对重点水土流失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加大寿昌江、乌龙溪等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提升现有森林公园档次,创建一批新的森林公园。

    加强高速公路两侧生态和景观保护。在高速公路两侧建立500米生态控制区。切实落实“三个严禁”要求,严禁对高速公路造成视觉污染的项目建设,注重互通口周边建筑的景观立面特色;严禁架设各类杆线,已有的电线杆要尽可能移出视野范围;严禁破坏沿线绿化,加快沿线森林植被恢复和林相改造,使杭新景高速成为生态大道和景观大道。

    实施林业生态化,重点建设好生态公益林、通道森林景观改造、城乡绿化、森林防灾减害四大工程,巩固提升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品位,加快建设特色林业产业、原料林及用材林、林特产品加工制造、森林生态休闲旅游四大基地,继续实施100万亩生态公益林、100公里河流绿色通道和100公里高速公路及国道绿色通道,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备、布局合理、景观优美的森林生态体系。

    (三)坚持集约利用土地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的优化配置。全面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双控”指标,切实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推行多层厂房建筑,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奖励、激励机制,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挖掘用地潜力,尽可能利用非耕地进行建设。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加大农村宅基地等建设用地的复垦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四)重视矿产资源保护和管理

    加强矿业合理布局,坚持优矿优用,杜绝优矿劣用现象,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采和有序利用。积极推广先进工艺、采矿技术与矿产品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产出率和附加值。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加强对矿山“三废”的治理,实施81家矿山复垦复绿。

    (五)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流域的环境污染整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大力实施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按照“治理一批,关停一批,转移一批”思路,扎实开展化工、水泥、电镀行业污染整治,从源头上加强工业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加强工业固废、医疗废物、化学废弃物等有毒有害物品的专业收集和集中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危险废物处理率100%。严格控制沿江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保护新安江水体。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开展生活饮用水源达标区创建工作,保护饮用水源。完善农村垃圾户集、村运、镇处理机制,全面完成乡镇(街道)垃圾填埋场建设,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六、改革开放

    (一)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基本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加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完善出资人制度,保障出资人权益,规范出资人行为。制定和完善投资体制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公示制、责任追究制和后评价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资金和建设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和规范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制和备案制,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强化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配套制度建设,整合精减审批环节,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推行网上咨询、网上申报和网上并联审批的网上审批服务。构建公共财政体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市镇两级财政管理体制,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政府调节经济、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

    (二)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

    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支持企业并购重组,鼓励优势企业上市,完善技术市场,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组织的服务、协调和自律作用,加强市场规则和法规建设,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

     加快中心镇建设,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推进乡镇政府管理方式创新,适时推进行政村区划体制改革,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和“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城乡统筹发展协调机制。推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规范发展农村农民住宅产权交易行为。推进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四)大力推进对外开放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支持传统出口产业升级换代,加快推进外贸孵化器建设,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争创自主品牌。发展来料加工贸易,进一步扩大企业自营出口业务。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技术与质量管理的通用标准,积极参加境内外展销会、洽谈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直接到国外投资办厂,开展国际技术经济合作和 竞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接轨长三角,融入大杭州,主动接纳大都市产业转移,逐步建立起全方位的开放性经济。

    七、大文化建设

    (一)加快科技创新

    以创建省级科技强市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博士生流动工作管理站、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平台,扶持优势产业创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和新增科技型企业40家。加快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加强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努力在有机硅材料、纳米碳酸钙、生物与现代医药、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以上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11家。大力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环境、卫生、城建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加强城乡教育统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小班化教学,推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整合教育资源,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全市小学、初中逐步调整至48所、20所,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90%左右,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稳定在100%。继续加强普通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办学水平,积极引导民办职校扩大办学规模,鼓励民间资金以各种形式参与举办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之比保持在1:1左右,优质高中覆盖率达到80%,创建国家级重点普通高中和重点职业学校各1所。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进一步健全企业、农村和社区成人教育网络,重点办好省级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办建德社区学院,推进“普教、职教、成教”三教沟通。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到“十一五”期未老年电大入学率达到8%。

    (三)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全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人才的汇集、创新、激励和使用机制。紧紧抓住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大中专生充分就业,鼓励建德籍人才回家乡创业,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切实抓好各项人才政策的落实,使各类人才在建德安心创业。到201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6.5 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万人。

    (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进一步活跃社区、企业、校园、广场、村落等大众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积极举办新安江之夏等节庆活动,推动旅游商贸文化发展。进一步提升九姓渔民婚礼等民俗和乡土文化,做好梅城古城和新叶古民居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推进严州文化、建德婺剧的发展,培养文艺人才和文艺队伍。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引导文化市场合理布局,规模经营,形成特色,提升文化产业层次。到2010年,全市90%以上乡镇建成省、杭州市“东海明珠”。

    (五)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努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市级医院、特色专科、重点骨干卫生院建设,指导乡镇卫生院切实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变,加强村级(社区)卫生室的建设,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完善应急指挥、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监测预警和报告网络体系。加大对食品、药品卫生的监管力度,积极开展食品、医疗安全专项整冶,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医疗安全。做好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工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增强公民的健康意识,全面提高健康水平。到2010年,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2人,人均期望寿命78岁。

    (六)推进体育事业发展

    坚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抓好学校体育、农村体育和社区体育,积极发展老年体育,推进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实现社区健身苑(点)全覆盖,行政村苑(点)覆盖率50%以上。到2010年,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48%以上。积极办好业余体校,加快培养体育人才,提高我市竞技体育运动水平。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建立市、乡镇二级监测网络,为群众提供体质测试和科学健身服务。

    (七)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建立和完善“中国建德”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全市比较完整、统一规范的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开发建设政府、公众、市场三大类信息资源,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农民信箱工程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点。鼓励企业采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过程自动化系统、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系统。推进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科技教育、医疗卫生、资源、环保、公安、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信息化应用,积极推进社区信息服务网络及其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八、和谐社会建设

    (一)努力促进就业

    围绕破解“就业难”,大力开发公共卫生、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健全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信息服务体系,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制定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择业能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强劳动监察,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障体系和住房公积金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多渠道筹措机制,基本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稳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努力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进城务工人员的参保率,实现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加大贫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力度,建立稳定的农村五保供养筹资机制和特困户生活医疗救济制度,着力破解“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有序推进经济适用房、廉价租房建设,并向四组团延伸,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健全捐资助困的慈善网络,完善捐赠机制。

    (三)切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认真落实人口与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进优质服务,依法调节生育行为,稳定低生育水平。严厉打击选择出生性别的违法行为,优化人口结构。建立健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有效指导和控制流动人口的生育。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积极发展老龄事业,争取“十一五”期末建立市老年基金会,保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建设“文明建德”,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广大市民道德素质。加强对新闻舆论、社会文化、休闲娱乐、互联网络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的引导、建设和管理。推进以新安江水电站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加强科普工作,崇尚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城区和文明村镇建设,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到2010年,3个以上乡镇创建为省级文明乡镇,力争创建成国家级文明城市。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履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重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渠道。深入开展“三五”依法治市、“五五”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素质。加强未成年人民主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深入实施《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积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廉政建设,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

    (六)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围绕建设“平安建德”,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政法部门基层基础设施和网络化建设,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和基层调解工作,密切关注和妥善处理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可能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完备有效的价格监督工作网络,加强重要商品储备,保障社会稳定。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法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体系,强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监督管理,防止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健全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公共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预案,提高政府应急处理能力。

    (七)加强国防建设

    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认真做好征兵和拥军优属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九、重大项目

    (一)农林水利设施

    1、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工程(改造桔园6.5万亩、茶园3万亩,建设畜牧养殖小区20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万亩、有机食品基地3万亩)

    2、土地整理和宅基地整理项目

    3、沃土工程(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万亩,地力培肥16万亩)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治理工程、堤坝、灌溉渠道及相应的农、林、水、科技等配套工程建设)

    5、循环经济生态农业能源利用和治理工程(完成无动力厌氧工艺净化池230座9200立方米,推进微动力工艺20座800立方米,完成大中型沼气池200座6000立方米)

    6、新农村建设(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完成20个全面小康村建设示范、200个重点整治村,1-2个整乡镇(街道)示范整治)

    7、种子、种苗、种畜(禽)工程(完成种质资源保护、贾址庇⑷萜髅缗嘤⒓际醣曜贾贫ǎ?br>8、林业特色基地建设工程(完成省重点公益林97万亩及杭州市补助公益林22万亩建设;造林、补植、改造阔叶林29715亩;新建林业特色基地5万亩,改造10万亩,优质安全林产品基地15万亩,示范基地8000亩)

    9、森林灾害防控体系建设工程(2008年前完成22个前端监控点,完成200公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10、农民饮用水工程(新建、扩建供水工程16处,新建高山蓄水池33处)

    11、49100农村帮扶工程

    12、寿昌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13、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乌龙溪、后源溪、大洋溪、清绪溪等小流域治理)

    14、300水库平安建设工程(完成272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

    15、双千万双百公里渠系建设工程(完成20座小(一)型水库、13座重点小(二)型水库、9座装机28千瓦以上灌溉机埠;完成“三面光”砼衬砌渠道188.56公里)

    16、清水河道建设工程(新建防洪堤坝52公里)

    17、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监测减灾工程

    (二)交通、电力设施

    18、20省道桐庐上杭埠至建德马岭段(建德段)改建工程

    19、“环三江口经济圈”交通工程(完成杨梅公路、梅城过境公路、马目大桥、麻车大桥等建设)

    20、杭新景高速公路寿昌至界头段建设项目

    21、乡道改造和康庄工程(完成100公里乡道改造和520公里通村公路)

    22、寿童公路建设项目(新建寿童公路新建长3公里)

    23、大同过境公路改道工程(完成过境公路改道2公里)

    24、23省道部分路段改造工程(完成劳村至李家道路3公里)

    25、江南公路改造工程(完成下王桥头至鲁塘村道路拓宽3公里)

    26、城市公交场站建设项目(完成新安江、洋溪、更楼街道新增和改建公交线路停靠站61个)

    27、新安江铁路东站建设项目

    28、物流码头及综合作业区建设项目(建设梅城水上物流码头,建设大洋、下塘、乾潭、岭后综合作业区)

    29、新建220千伏寿昌变,增容改造220千伏下涯变。

    30、110千伏变电所新建、扩建工程(完成110千伏白沙变迁建工程,110千伏大慈岩变、乾潭变、莲花变、刘家变、马目变新建工程,110千伏航头变、沿口变增容改造工程)

    31、富春江、新安江航道水运提升工程(争取)

    32、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争取)

    33、浙西核电站前期工作(争取)

    (三)工业及平台建设

    34、化工行业循环经济改造项目(省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年产10万吨有机硅单体、10万吨异丙胺项目及“四节”工程)

    35、建材水泥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

    36、水泥熟料生产线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实施海螺、三狮、红狮等三个余热发电项目)

    37、水产品饮料开发项目(建设农夫山泉二期、致中和二期等项目)

    38、横铁盘活工程(建设年产60万吨螺纹钢,年产10万吨不锈钢、年产10万吨铁合金)

    39、有机硅下游产品开发

    40、碳酸钙及下游产品开发项目(建设年产10万吨超细碳酸钙等项目)

    41、开发区生态化改造(省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及给排水管网、绿化等)

    42、经济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三通一平”1200公顷)

  (四)旅游商贸设施

    43、新安江沿江及环三江口区域休闲度假建设项目(实施千岛湖西铜官、新安江后塘坞和小洋坞、黄饶、梅城严东关、富春江江南村、乾潭胥溪、杨村桥岭下等地的休闲度假旅游设施建设)

    44、新安江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和投诉中心建设项目

    45、城西旅游区块综合开发工程(开发紫金滩、岭后、东铜官、朱家埠、好运岛、高岭及湖面的旅游、休闲、人居等项目)

    46、主城区及四组团星级宾馆建设项目(完成新安江国际大酒店、半岛山庄、梅城三星级宾馆、建德伟能四星级宾馆等项目建设)

    47、专业及综合市场建设项目(完成农产品交易市场、更楼专业市场、乾潭专业市场建设)

    48、浙西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49、南方家园商城建设项目

    50、绿荷塘森林公园开发项目

    51、世外桃源度假村(二期)建设项目

    (五)城镇基础设施

    52、城防工程四期建设项目(实施洋安、洋溪、新安江大桥至建德大桥以及更楼城防工程)

    53、洋溪大桥及洋溪、洋安区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洋溪大桥、洋溪新区道路及洋安区块3.7公里主干道等)

    54、新安江两岸、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改造工程(完成高速公路沿线2.3万亩景观林改造和白沙大桥至电厂沿江两岸景观改造)

    55、新安江自来水扩建延伸工程(新安江自来水厂扩建,一期10万吨/日规模,有序推进中心镇供水工程建设)

    56、“三口两路”整治工程(完成杭新景高速公路出入口、东入城口、西入城口整治及南山路、320国道洋溪至黄泥墩城市景观轴线整治)

    57、“两管两站”建设工程(完成江滨自来水管网3987米,东区、溪头污水管网3109米,溪头5000吨/日规模加压泵站1座。完成程周坞加压泵站1.5万吨/日扩容)

    58、污水处理厂二期(城东)项目(完成日处理污水3万吨规模的厂区建设及相应纳污管网铺设)

    59、梅城、乾潭、寿昌、大洋、大同等乡镇污水处理工程

    60、梅城东入城口、西入城口建设项目

    61、乾潭城镇道路网络建设项目

    62、杭州市第二固废处理中心项目

    63、梅城古城保护开发工程(争取)

    (六)社会事业设施

    64、寿昌中学扩建项目

    65、新安江职业学校、乾潭职业学校建设项目

    66、中小学新(扩、改)建项目(完成梅城初中迁建、寿昌初中扩建,新建梅城城西等6所小学)

    67、市委党校迁建项目

    68、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心建设项目

    69、第一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完成一院迁建,占地95亩,总建筑面积58260平方米,建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70、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完成办公楼、实验楼、公共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建设)

    71、中医院扩建项目

    72、妇幼保健院病房楼建设项目

    73、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

    74、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完成市文化中心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建设)

    75、文博馆建设项目

    76、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77、档案馆迁建项目

    78、主城区和四主团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完成经济适用房建设10万平方米)

    79、新叶古民居保护开发项目

    80、老年公寓建设项目

   (七)生态环境建设

    81、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完成120万亩生态公益林保护,其中省重点公益林98万亩)

    82、农村三大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资源利用项目建设)

    83、环境污染事故和饮用水源突发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项目

    (八)信息化建设 

     84、“中国建德”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完成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连接部门、乡镇的信息网络建设)

    85、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建设项目(分期分批实施10万用户有线电视信号从传输模拟信号整体平移到传输数字信号)

    86、350M无线集群系统、警用地理信息平台、街面治安监控系统建设项目

    87、村级信息化建设项目(完成村支部党员远程教育、村级信息网络建设)

    “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是 “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行动纲领。要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以“十一五”规划纲要为依据,修改完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落实分解年度目标和任务。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预测、预警和跟踪分析。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公告、质询制度,不定期向社会公告执行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质询。注重规划的全程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规划实施责任体系。强化规划对项目的引导作用,严肃规划的权威性,以规划带项目,以规划调控项目。健全规划中期和后评估制度,提高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建德市委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编辑:范胜利







附表
建德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表

分类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指标属性 2005年实 绩 2010年预期目标 年均增长(%)
经济发展 1 GDP 亿元 预期性 98.7 174.0 12.0
 2 人均GDP(户籍) 美元 预期性 2400 4170 11.7
 3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 % 导向性 15.9:55.2:28.9 13:50:37
 4 农业总产值 亿元 预期性 22.6 33.2 8.0
 5 工业总产值 亿元 预期性 244.3 690.0 23.0
 6 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预期性 5.9 10.4 12.0
 7 自营出口额 亿美元 预期性 2.3 6.5 23.0
 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预期性 41.0 82.0 15.0
 9 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 亿元 预期性 18.2 36.6 15.0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预期性 21.2 39.1 13.0
 11 实际到位内资 亿元 预期性 14.2 18.1 5.0
社会发展 12 人口(户籍) 万人 预期性 50.7 51.5 0.2
 13 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 预期性 54.0 65.0
 14 城市化水平 % 导向性 40.0 55.0
 15 登记失业率 % 约束性 4.2 <4.5
 16 R&D经费占GDP比重 % 导向性 0.15 1.0
 17 初升高比例 % 导向性 93.9 98.0
 18 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元 导向性 452 1200
 19 万人医生数 人 导向性 16 20
 20 互联网普及率 台/百人 导向性 4.1 20
 21 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 % 导向性 96.5 98
可持续发展 22 森林覆盖率 % 约束性 75.4 76
 23 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约束性 8.2 10.0
 24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约束性 65 80
 25 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 % 约束性 12
 26 耕地保有量 公顷 约束性 25314 25569
人民生活 2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预期性 14061 21635 9.0
 28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预期性 5613 8636 9.0
 29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22.3 29.0
 30 人口自然增长率 ‰ 预期性 0.1 <0.2
 31 恩格尔系数 % 导向性 居(34)农(39.6) 居(32)农(36)
 32 社会保险覆盖率 % 约束性 44.0 70.0
 33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 % 约束性 81.2 95.0
附:名词解释
1、八八战略: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八大优势”,推进“八大举措”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简称“八八战略”。具体内容: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推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打造绿色浙江;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深化文化体制和科教强省建设。
2、顺藤结瓜:王国平书记在建德调研时提出发展高速公路经济的基本方针,主要是指加快高速公路出入口所在乡镇的建设,实现人口、产业的集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3、五个统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
4、两种趋向: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5、平安建德: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打防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长效管理机制,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6、一主四团:市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上提出的,围绕建设浙江省一流山水旅游城市、打造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目标,按照“东扩南拓、沿江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以新安江、洋溪、更楼为中心的城市主城区建设,实现五年建新城;同步推进以梅城为中心的三江口城镇组团、以乾潭为中心的北部城镇组团、以寿昌为中心的西南部城镇组团、以大同为中心的西部城镇组团等四大城镇组团建设。
7、R&D经费: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
8、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础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
9、“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工程: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2005—2007年,我市要实施以草莓、茶叶、蓄禽、柑桔、干果和笋竹、水产为重点的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工程,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六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比2004年增长40%,推进我市农业持续快速发展。
10、“双千双百公里”渠系工程:从2005年到2007年,用三年时间,投资2200万元,对200公里小(二)型以上水库干渠进行全面整修和衬砌加固。
11、“300水库平安”工程:在“十一五”期间,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对全市近300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
12、“邻里中心”模式:以居住人群为中心,商贸设施紧密围绕人们的家居生活需要,构成家庭住宅服务网络的一种模式。
13、第三方物流:生产经营企业为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14、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由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诚信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平等的银企关系等因素决定。金融生态环境好,会吸引金融机构大量进驻,形成资金集聚“洼地”,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15、环三江口经济圈:在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汇合处周边区域,以梅城镇为核心,覆盖三都、大洋、杨村桥、下涯(马目)等乡镇,通过跨越行政区划界限,以经济分工与协作为基础,突出比较优势构筑竞争优势,一体化推进“环三江口”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环三江口”产业集群,开发“环三江口”人文景观,完善“环三江口”综合功能,打造“块状经济集聚基地、都市农业精品基地、一流山水旅游景观区和休闲度假区”,形成“环三江口”区域“一心(梅城)、二带(沿江景观带和沿路产业带)、三极(三都、大洋、杨村桥)、四圈(工业经济圈、都市农业圈、商贸流通圈、教育文化圈)”总体布局,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和推动全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16、“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从2004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市512个行政村普遍开展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对100个村实施重点整治,其中10个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17、“49100”帮扶工程:杭州市级帮扶工程,对杭州市(地区)欠发达的49个乡镇、100个行政村进行帮扶。就我市而言,由杭州市属61个部门(单位)及企业对我市18个欠发达乡镇的48个贫困村进行帮扶。
18、“1340”帮扶工程:本市级帮扶工程,由本市部门、单位对13个欠发达乡镇(行政区块调整前)的40个贫困村进行帮扶。
19、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数据网融为一体,使广播电视、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与业务互相渗透、融合,提高网络利用率和传输速率,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
20、三个严禁:2005年11月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建德调研时,提出要在高速公路两侧建立500米的生态控制区,要要认真做到“三个严禁”。一是严禁建房。除了位于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中心镇、组团,以及旧房翻新,高速公路沿线建房要严格控制。二是严禁“立杆”。已有的电线杆要尽可能并杆或拔掉,非立不可的可以移到320国道上去。三是严禁破坏绿化。
21、“双控”指标:指控制投资强度和控制建筑容积率指标。
22、环保“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3、“东海明珠”工程:指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6部门联合在全省组织实施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4、“中国建德”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推进企业、产业、政府、社会和家庭信息化,将政府门户网站建成集“政务、经济、社会”于一体、具有浓厚建德区域特色的集约化载体,使其成为体现建德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责任编辑: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