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态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经济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

近年来我市农业总产值以10%以上速度增长
2006-11-08 03:39

    自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与全国各地一样,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了大量农业用地,然而,我市的农业并未因此而萎缩,在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下,农业总产值仍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不断得到提升,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如亩产值从上世纪80年代的千元,到90年代达到五千元,到现在已达到万元。农业发展对我市农民的增收仍起着较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柑桔、畜禽养殖、茶叶、草莓、莲子、西红花、蚕桑、蔬菜主产区和交通不便、工商业不发达的山区,其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仍很高,有的村甚至达90%以上,且有不少富裕村的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

    一、新品种为农业高产高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7年,我市柑桔虽丰产但严重滞销,0.5公斤卖一角钱也无人问津,深深地刺痛了广大桔农的心,这主要是品种差的结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日南、宫川、南香等一批早熟优质品种代替了原大众中熟桔。目前,我市柑桔早熟品种已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这些优质柑桔的上门收购价每公斤在3~4元之间。去年,小凤农业有限公司在上海、杭州农展会上,这些品种的桔子每公斤竟卖到20元。种植新品种柑桔的经济效益是过去的几十倍。下涯镇黄饶村唐银保,2005年种植了4亩丰香草莓,其亩产值只有7150元,而一同种植的1亩红颊草莓,亩产值却高达1.3万元,新品种的效益是老品种的1.82倍。乾潭绿毅茶场,2003年来种植白茶38亩,其中18亩已投产,平均每亩产值11000元。而同样的常规茶,每亩的最高产值也只有3000元。白茶产值是一般茶叶品种的5.5倍。大同镇丰畈村童雪琴,2005年种植了2亩“十里荷一号”白莲新品种,亩产量达86公斤,比老品种赣莲每亩增产41公斤,增幅达91%,每亩增收1845元。如全市万亩莲田都种上“十里荷一号”白莲新品种,那效益将非常可观。

    二、新技术为农民解决了农业发展的苦恼。

    草莓是我市最大的种植业产业。由于草莓是一种忌连作的农作物,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在杨村桥、下涯等草莓种植老区,再连年种植其土地极易发生黄萎病、炭疽病等土传性病害,将严重影响草莓产业的发展。2005年,在市农业局水果站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杨村桥镇绪塘村吴东良在承包经营的7亩草莓生产基地,用氯化苦对土壤进行严格消毒,使草莓黄萎病和炭疽病病害的株发生率降低到1.92%至1.53%。到收获时一算账,应用土壤消毒技术比不消毒每亩增收2000余元。而草莓组培脱毒苗培育与应用,是近年来我市推广的又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草莓苗多年种植后的种性退化问题。杨村桥镇梓溪村10户农户种植的丰香脱毒苗,平均亩产达1759公斤,比普通丰香苗亩增309公斤,按每公斤8元计算,亩增值2500余元。

    畜禽养殖业是我市最大的农业产业。上世纪90年代初,我市养殖户用冻干疫苗来预防鸡马力克氏病,但成活率不高,有的养殖户的鸡死亡率在50%以上,从而严重影响了蛋鸡养殖业的发展。1997年,我市引进液氮苗并予以推广,使免疫后的鸡死亡率下降到2~3%,一举解决了鸡死亡率高的难题,大大促进了蛋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推广的鸡禽流感、猪口蹄疫等疫苗免疫注射,有效地预防了动物重大疫病的发生,保证了我市畜牧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近年来,我市推广的西瓜嫁接和大棚栽培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西瓜不能连作的难题。2005年,大洋镇西瓜种植大户刘土财种植大棚西瓜42亩,从5月初开始采收,一直延续到11月中旬,共采瓜5~6批,亩产量超过5000公斤,亩产值达9500元。

    三、新机械为农民解决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出外打工,使一些村留在家的都是些年老体弱的人。采茶季节,劳动力十分紧张,这给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然而,随着机械化采茶、制茶机械的推广,一举解决了茶叶企业主劳动力紧缺的烦恼。每年的春茶中后期到秋茶采摘期,浙大天赐、天羽等茶园里,有多台采茶机在来回穿梭,每台采茶机每天可采鲜叶3500公斤,是人工采摘的20倍。一台(套)制茶机械每天可生产干茶50公斤,是人工制茶的8倍。茶叶采摘、加工机械的推广应用,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又解决了因人工加工而成本高、质量不一致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姚金富)

责任编辑:杨文强

责任编辑: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