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态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经济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

关于建德市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7-02-28 01:10

(2007年2月8日建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建德市财政局局长  滕明湘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6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财政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构建公共财政,始终坚持“保吃饭、保稳定、促发展”的理财原则,树立财源经济和集约化管理理念,狠抓收入可持续,不断优化财税收支结构,确保财政收支平衡,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政各项收支任务。

  (一)地方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2006年本市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市乡两级汇总,下同)为64580万元,在执行过程中,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全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调整为67530万元。预计全年地方财政收入执行数为67657万元(同期财政总收入为131172万元,比上年增长20.6%),为调整后预算的100.2%,比上年实绩增长15.4%,其中市本级45951万元;乡镇(街道)21706万元。

  (二)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2006年本市地方财政支出预算(市乡两级汇总,下同)为70200万元,在执行过程中,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本市地方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73200万元。预计本年度包括上年结转的专款和专项指标、省和杭州市的专项和结算补助指标等,全市全年度可执行的支出预算汇总数为97935万元。预计全年地方财政支出执行数为8710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8.9%,比上年实绩增长19.7%,其中市本级72454万元;乡镇(街道)14655万元。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06年本市财政可用资金预计为96311万元,其中上年结转使用的指标及资金13292万元,预计当年地方财政收入67657万元、中央税收净返还-2585万元、省和杭州市的体制结算补助5969万元、省和杭州市专项下达的补助资金11928万元、乡镇调入资金50万元。当年全市财政支出预计为87109万元,结转下年继续执行的专款专项支出及资金预计为9202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四)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工作

  1、依法规范征收,推进征管改革,税收收入可持续增长。

  坚持经济到财政的理念,全面落实“三个三”财税工作措施和精细化管理要求,依法规范,强化征管,进一步做大收入蛋糕,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一是规范征管基础,健全国地税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信息交换机制,严格按执法要求规范业务流程,建立“抓大、控中、定小”的征管工作机制;二是规范税源管理,全面推广和应用税源间接控管平台和个人所得税全员管理系统,完善“重点税源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三是规范行业税收管理,完善旅游业和拍卖业等行业税收征管措施,对房地产、建筑行业实行专项检查,对货物运输、服务和娱乐业实施专项纳税评估;四是规范社保费征收,从2006年1月1日起对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等“五费”全面落实自行申报缴纳制度,构建了社会保障征缴管理的新体系。

  2、转变理财思路,优化支出结构,公共财政职能不断体现。

  按照公共财政和“五个统筹”的要求,明确了新时期政府公共职能的财政支出保障范围和保障顺序,进一步落实财政支出的“控、压、保”,在确保各类人员经费和国家政权建设所需资金的前提下,在2006年预算安排中加大对法定性、保障性、稳定性支出的投入,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继续加大一般预算对农业、教育、科技的财政支出投入力度,农业、教育、科技等支出均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分别比上年增长21%、14%、17.1%。尤其是教育投入在历年高基数增长的条件下,2006年又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收义务教育阶段杂费政策,推进“四项工程”建设等,为我市跻身全省教育强市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积极构建社会保障体系。2006年医疗卫生、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49.9%、24.5%和21.3%,其中2006年新增农民健康体检、母婴健康工程等项目投入1013万元;建立“社会保障风险准备金”,全年共计提取风险准备金7212万元。三是加大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2006年市财政一般预算安排乡镇财政的各类转移支付资金达6169万元。

  3、树立财源经济观,发挥财政政策效应,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健康发展。

  2006年,财政部门牢牢把握经济和财政良性互动规律,发挥财政引导激励作用,夯实财源基础。一是完善财政扶持经济发展政策,坚持“总额控制,突出重点,讲求绩效,严格审核”的原则,修订出台了《招商引资专项资助奖励意见》《关于加快成长型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关于鼓励组建“信用担保体系”风险补偿的若干政策意见》,继续实施“金融贡献奖”,落实《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等,全年共安排招商引资、扶优扶强、科技创新等各类财政扶持资金4651万元,安排信用联社改制扶持资金2324万元。二是努力筹措政府重点工程建设资金,在年初预算安排13850万元的基础上,克服困难,积极筹措,综合各种财力,全年又调度了19221万元,支持城防工程、洋安大桥、马目大桥等重点工程建设以及城东区块、洋安区块、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开发建设。三是积极兑现出口退(免)税、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下岗再就业和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计31459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4、遵循科学发展,积极创新实践,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入。

  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要求,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强化部门专项资金管理。二是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改革初见成效。财政资助资金、政府采购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和部分基本建设资金、部分民政抚恤资金等五项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24301万元,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会计核算中心深化运作功能,逐步从核算型向结算型转化,全面推行市级机关单位会计远程结报,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进一步实施打下了基础。三是政府采购范围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继续增加政府采购服务类项目,公务用车实施定点维修招投标。2006年政府采购规模达到3938万元,共节约资金363万元,资金节约率为9.2%。四是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与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签订资产管理责任书,明确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资产管理责任;完善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国有投融资公司管理,出台了《国有公司(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管理若干规定》,实行公司管理费用支出预算化。五是有效加强财政监督管理,以社保、就业、教育、文化等财政资金监督为重点,开展绩效评价,强化过程监控;认真实施《建德市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有效地开展项目资金监管;组织开展全市会计信息质量等检查,切实加强对会计、税务等中介行业的行政监督、检查,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六是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根据市委、市政府重心下移的要求,结合乡镇机构改革的实际,修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增强乡镇财力,促进乡镇健康发展。

  5、坚持以人为本,实践“创新、有为、奉献”,进一步打造和谐财税队伍。

  一是深入创建学习型组织,终生学习的观念渐入人心,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明显提高,财税干部重学习、比学习、比能力、比绩效的良好氛围形成;二是推行财税文化建设,一系列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财税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财税干部队伍凝聚力增强;三是继续推进效能服务建设,积极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争先创优活动,财税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四是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总结和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强化制度约束,发挥“一岗双责”作用,提高财税干部的整体战斗力,为全面完成财政税收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为35172万元,为预算的105.8%,比2005年实绩增长189.1%;政府性基金支出预计为40770万元,为预算的90.9%,比2005年实绩增长181%。

  2006年全市财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在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一是随着宏观调控特别是土地政策的调整及经济发展从速度外延扩张型向内涵质量集约型转变,财政收入增速将趋缓,地方建设资金筹措压力进一步增强;二是随着政府职能转变,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刚性增强,财政“有保有压”的利益格局矛盾将进一步突出;三是乡镇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载体与乡镇财政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矛盾较为突出;四是现阶段依法理财、精细化管理要求与少数部门、乡镇相对陈旧的理财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面对上述客观形势和矛盾困难,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营造良好的财税氛围,财税部门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积极履行职能,确保财政稳定健康运行。

  三、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2007年我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我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创建,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树立财源经济意识,促进建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强化财政集约化管理意识,深化财政支出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履行财政保障职能;依法征收、依法理财,强化财税监督,建立健全财政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促进和谐社会创建,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主要原则:财政收入政策以依法征收,精细化管理,优化收入结构,确保收入可持续增长为原则;财政支出政策以量入为出,“保吃饭、保稳定、促发展”,努力实现一般性支出零增长、专项支出保重点,切实调整支出结构为原则。确保全年收支平衡。

  (二)编制2007年财政预算的主要依据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编制2007年地方财政预算的文件精神,结合2007年建德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三)2007年财政预算的建议

  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目标和上述指导思想,2007年我市的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76000万元,比上年预计执行数增长12%,其中市本级53065万元,乡镇(街道)审核汇总数为22935万元。

  按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和现行体制测算,2007年全市的财政可用资金为81560万元,遵循“收支平衡”原则,2007年,安排全市支出预算为8156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1%,其中市本级69488万元,乡镇(街道)审核汇总数12072万元。上年结转的专款专项支出指标继续使用。

  四、2007年政府性基金计划指标建议

  根据对2007年政府性基金收支的预测和分析,2007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38448万元,比上年预计执行数增长9%;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38266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8%。

  五、实现2007年财政预算目标的主要措施

  2007年财税工作必须深入实施“三个三”举措,优化财税收支结构,增强政府调控能力,提高财政保障水平,统筹安排,把握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有效扶持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机制。以财政扶持政策为导向,整合政策资源,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制定、招商引资及税收扶持政策等方面,立足于培育财源经济,因地制宜,把握关键,体现导向,努力将有限的经济发展资源和要素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效应,推动建德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有机结合,实现经济、财政良性互动。

  (二)建立地方财力稳定增长的收入机制。树立大财源观,推动国税收入、地税收入和非税收入“三轮并进”。研究分析非税收入征管现状,实现征管新突破。积极鼓励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落实收入精细化、集约化管理的各项举措,牢牢把握“经济创造税源、税源决定计划、计划指导征收、征收体现服务、服务促进发展”的财税经济循环理念,不断推进财税收入稳定健康可持续增长。

  (三)建立服务和谐社会的财政保障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重新审视当前市乡两级财政的保障范围和保障秩序,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努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吃饭、保运行、保法定,逐步体现财政在今后一个时期对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和“平安建德”的财力倾斜。

  (四)建立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的财政管理创新机制。进一步深化地方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部门专项资金的管理;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的资金范围;深化政府采购工作,继续向服务型领域拓展;深化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和功能转型;强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统一和结合;规范政府负债管理;继续推动节约型机关创建;逐步建立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加大对乡镇依法规范理财指导力度。

  (五)建立充满活力、务实高效的队伍激励机制。以学习型组织为抓手,建立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的干部学习工作考评衡量机制;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导入“激活”机制,增强干部自我发展意识;深化财税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财税工作氛围,不断提高财税队伍依法理财、依法征税和服务经济的水平。

  各位代表:2007年的财政预算收支和管理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在市委的领导下,按照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对财政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振奋精神,狠抓落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力争收入可持续、支出调优化,工作强管理、服务创一流,积极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促进我市和谐社会建设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