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物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百姓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风雨半世纪 操守老手艺
2011-12-08 19:58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劳动生产中所需的用具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工艺品所替代。七八十年曾经代风风火火一时的蔑匠、箍桶匠、木匠等这些传统手工艺,经历半个世纪后,如今已不再有往日的风光,面临后继无人、失传的境地。可大同镇溪口村有位篾匠师傅却仍在为乡亲们做些修修补补的篾器活。

年过半百,该是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安度晚年的时候了。然而大同镇溪口村67岁的胡庆成老人,至今仍舍不得放下手中的蔑刀,仍坚持操守着自己已干了半个世纪的蔑匠手艺。村民们说,家里的箩筐、畚箕、菜篮等什么时候破了,有了篾匠师傅在家里,修修补补就楞图个方便了!

身材瘦小的胡庆成在16岁时,在父亲的劝导下,向村里一位老篾匠拜师,从此起早贪黑,与师傅一起上门为农户做些竹扁、小猪笼、菜篮、箩筐、畚箕等农家常见的竹制品用具。由于他勤奋好学,这门手艺学只花了2年时间,他就会做了。

由于当时,农村家家户户从事农业生产,打粮,耕作,都离不开篾器类的用具,篾匠师傅那时也在村民当中格外的吃香。胡师傅时常一人连夜加班加点,做完了东一家,接着做西家,一年到头仍忙碌不停。后来,他的手艺越做越精致,深受当地农户的欢迎。

农家一句俗话“有手艺就有饭吃”。当地一些小年轻为了找到一份有饭吃的手艺,得知胡师傅的篾匠手艺超群,纷纷要求拜他为师。就这样,胡师傅二三年带一个学徒,隔几年村里就多了一位新的篾匠师傅。时间一晃而过,在胡师傅从事篾匠手艺的岁月生涯当中,他一共收了8位学徒,他都成为当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篾匠师傅。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劳动生产力所需的用具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工艺品所替代。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年轻的人都一个个地到外在打工挣钱,留守在家里的都是些老人与读书的小孩子居多。特别是现在的劳动生产工具都被先进的机械设备替代,曾经在七八十年代风风火火的传统蔑匠手艺不光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也不再是年轻人所要寻找的谋生门路。胡庆成说,在这20多年里,没收过一名徒弟,自己大多数也只能干些为农户修修补补的蔑匠活,一年到头多则也能挣个2万元。他开心地说,做蔑匠这活,一干就50多个春秋,一旦停歇,心里很值得留恋。再说,溪口、富塘等周边村做老本行手艺的仅剩下他一人。村民一旦遇到箩筐、畚箕、菜篮等什么时候破了,给他们及时修修补补,也方便多了,一个村里不能没有这门老手艺。

一把蔑刀,一块粗布,这两件东西是胡师傅每天都随身携带的。不过,胡师傅担忧地说:“现在做篾匠活少了,学得人更少了,届时这门手艺也将会失传,后继无人。然而,农村里,一些农户仍离不开篾匠师傅的,因为还有些农家用具需要篾匠师傅的。”

记者 宁文武

责任编辑: 周碧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