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人物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百姓人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建德广播创始人
2015-10-12 12:18

周根禄

1955年10月,建德县筹建农村有线广播站,建德人民广播事业由此起步,至今已逾一个甲子。60年过去了,建德广播的创始人有的已驾鹤西去,健在的也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们当年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创了人民广播事业,他们为建德广播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值得后人铭记的。

李迅雷,建德广播事业的早期领导人和技术工作者,他有无线电技术专长,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领导干部。

李迅雷待人平和。认识他30多年,印象中,他的衣着总是那么普通,从未见他有过光鲜时髦的服饰,也未见他刻意梳理头发。说话也不会拿腔拿调、盛气凌人。他热爱专业,带头实干。作为专业技术型的领导干部,他既当领导,又一直从事具体的广播电视技术工作。在广播技术革新、普及农村有线广播和广播载波化大会战中,他带队攻关。1974年,县广播站承担电视试验工作,他带头翻山越岭,测试电视信号。在以后的选择临时电视转播台地址,搭建简易工棚,试转电视节目,在野外留守值班等工作中,他都一一亲历亲为。退休以后,他本可以享受机关干部的福利待遇,安度晚年,可他还是丢不下他钟爱的广电工作,忘不了和他共事多年的广播电视工作者。60多岁了,还应姚村广播电视站的要求,参与偏远山乡有线电视网的规划设计,并翻山越岭,走村进户,帮助施工建设。因为劳累过度,突然发病,电视台派车连夜将他接回新安江救治,才幸免于难。近年来,因事已高,不能再干具体工作了,他还是参加广播电视系统的退休干部职工的各种活动,直到因患癌症不幸去世。

王天赐,建德有线广播的最早开拓者,安徽歙县人,因小时候家里生活贫苦,为谋生,跟随经商的安徽人到梅城当学徒,以后一直在建德工作生活,成家立业,不知他如何学会了广播技术。早在1953年,他就在建德县总工会广播站从事广播技术工作了,1955年10月,筹建建德县农村有线广播站的时候,他参加了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全省农村有线广播技术培训,成为建德县第一位有线广播技术员。

初创有线广播的时候,广播站人手少,架设广播线、安装广播喇叭工作量大。身为技术员的他常与外线工一起,到农村协助架线、安装喇叭。在大跃进年代,为加快农村广播网建设,普及农村广播,他和站领导李迅雷到各地调查摸底,制订方案,联系各有关单位寻求支持,开展协作。在农村有线广播的新技术推广中,利用低压电力线路输送广播信号,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开展广播技术革新,自制土设备,满足工作需要。他常常不辞劳苦,日夜奋战,为建德有线广播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岳华,建德有线广播第一代线务员。他原是县邮电局外线工,1955年10月筹建建德农村有线广播站的时候,他被借用到广播站,从事农村有线广播网建设,建德农村有线广播站正式开播后,他被正式调入广播站工作。他参与了建德县首批农村有线广播网建设,参与架设从梅城到杨村桥8公里双线线路,然后分两路,一路从杨村桥到乾潭,另一路从杨村桥到洋溪。开通了乾潭、洋溪两个区16个乡,以及庵口直属乡的有线广播,共安装了240多只广播喇叭,建德农村广播网初步形成。

紧接着又投入到建德县江南片的城关、大洋和三都三个区的有线广播安装工作,这项工程的最大难点是架设从梅城到南峰的过江线路。新安江的江面宽300多米,而且北高南低,南岸头杆只少要33米高,二杆、三杆的高度要求分别是22米和16米。头杆要用三根大衫木连接才能达到33米高度,二杆也要两根大杉木连接。工程队先后到下包、罗村、大洲等地都找不到这样的木头,最后到淳安茶园才找到。

我认识朱岳华的时候,他已是县广播站五人领导班子中的一员,但他还是大家公认的外线工一把手。他说话不多,常年穿着工作服,保持着工人的形象。他尽管文化程度不高,可还要担当广播稿的审阅工作。

武曼珍,建德县广播站第一代女播音员。她毕业于省银行学校,原在金融单位工作,筹建建德农村有线广播站的时,18岁的她被选中担任播音员。

虽说是让她干播音工作,可筹建农村广播站之初并无播音工作可干,当时她的主要工作是架设通往农村的广播线,安装广播喇叭。

架广播线有一道焊接工序,那时还没有电焊和气焊,是用炭风炉进行焊接的,武曼珍负责烧烙铁,还要帮着拉铁线。在农村架设广播线,吃住在农家,晚上睡稻草地铺,工作和生活都很辛苦。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建德县农村有线广播站于1956年元旦正式开播,武曼珍的声音响遍了建德大地。由于人手少,武曼珍除了播音外,还兼出纳、收费、办公室值班、接待广播喇叭修理等工作,有时还要外出调查,开座谈会,征求广播听众的意见。

王绍文,寿昌县农村有线广播站创建人,首任站长。他原是寿昌县委秘书处的秘书干事,1955年11月,寿昌县委抽调他和方皓、夏正智三人筹建寿昌县农村广播站,他任站长,方皓是技术员,夏正智为播音员。但他们三人对广播业务是一无所知。这年12月初,王绍文他们三人到杭州参加为期半个月的浙江省农村有线广播工作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培训,学习回来后,立即开始筹建工作。

筹建工作,经费是个大问题。王绍文向县委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解决了广播站用房及其他工作条件问题。广播设备收音机、扩音机、录音机等由省里实物补助解决。架设广播线路,安装广播喇叭所需经费则以民办公助,依靠群众的方针来解决。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寿昌农村有广播站终于开播了。为丰富广播内容,王绍文和编播人员成立了编委会,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做好通联工作,培训骨干通讯员,先后开设了农业技术、卫生常识讲座、教唱歌、猜谜语、讲故事等节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广播站建设和广播宣传工作逐步走上正规的时候,王绍文又被抽调去筹办《寿昌报》,离开了广播站。他从事广播工作的时间虽很短暂,可他在寿昌和建德有线广播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徐德尊,寿昌县农村有线广播站的创建者之一,是寿昌县、建德县有线广播的第一代外线工。他曾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在部队学习过无线电基础知识,1955年回到寿昌县,正逢各县要建立农村有线广播站,寿昌县架设广播线安装广播喇叭的重任就落到了他的肩上。由于当时广播建设经费实在太紧张了,徐德尊把站里准备给他配的一辆价值200元的自行车退掉,用这笔钱多买广播喇叭。没有交通工具,徐德尊带人外出架线,是用箩筐挑着工具、材料和行李,像挑货郎担一样,下乡架线路、装喇叭。

徐德尊和施工人员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在1958年8月实现了寿昌县乡乡社社通广播的目标。也就在这一年,寿昌、建德两县合并,寿昌广播站合并到建德县广播站,徐德尊因在普及农村广播中工作积极努力,成绩突出,受到建德县广播站的嘉奖,并出席了县劳模代表大会。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