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山间水底两石塘
2010-10-20 20:04

  南宋诗人杨万里《过石塘》诗云:“万石中通一线流,千盘百折过孤舟。滩头未下人犹笑,下了滩头始觉愁。”此诗所咏的石塘,在我市大洋镇麻车埠上溯五里许的兰江之中。

 

  “塘”,其第一义是“堤”。原本是指土石筑成的防水之堤,后人将之与截河拦水的坝等同起来,称为“堤坝”,而“塘”却限作水池之义了。

 

  杨万里经过而吟唱的这道石塘是自然生成的。它东西向横亘于江底,石塘顶端,或参差于水中,或突出于江面,形似横江一坝,妨碍舟航,以故叫做“石塘”。石塘于洪荒形成之后,年年月月,日日时时,水石相激,被冲涮、切割成嶙峋的“万石”,自江中有舟航行,木船就与礁群乱石摩擦、撞击,撑船之篙也参与拼搏,这才使“万石中通”,有一线可以让舟船盘折而过的水道。《万历·严州府志》称这里为“石塘弄滩”。

 

  上世纪50年代,我偶尔在天旱江水浅落时乘舟去云河。船至石塘时,见许多乱石凸出水面,大大小小,俯卧无章,真不知道船能不能逆上险滩。站在船上,我放眼眺望,沿江纤路上有几个背纤的纤夫,他们身子向前倾斜,一弓一点头地跬步行进。船上的篙师们则紧握下端嵌有铁钎头的竹篙,口喊号子,合力支撑。我年轻好奇,倚篷观景,竟让我见到了惊人的一幕:立在船头的那个篙师,全神贯注于湍滩,忽然“咔嚓”一声,将竹篙向水底礁石上掷去,竹篙被拉成弓形,船藉众人之力逆水上移。在急水滩上行舟,极须快疾,一连串动作均应在刹那之间完成。可是,当他立即拔篙准备再撑时,那支竹篙的铁头已卡在水底的岩隙中,提不起,拔不出,那弯若强弓的篙杆已向船外反弹,其力虽非千钧,也足可将人弹拔到水里。在这倏忽之间,惊魂时刻,篙师立即松手,放弃拔篙,这才解脱被摔入险滩厄难。

 

  富春江电站大坝建成,截江蓄水,碧水回调,逆上兰江。过去有碍航行的石塘,已陷于深处,大船重舶,洋洋乎自由上下,如不读宋人杨万里之诗,很少有人知道兰江里还存有一座石塘。而今只有东岸石塘埠之名尚留在耆老们的记忆之中。

 

  再说山间的石塘。

 

  兰江中的石塘,过去随水涨落而隐现,难见全貌。山间的则不同,它将浑然巍然之躯,毫不掩饰,坦露无遗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三都源深处就有这样一座石塘,民国《建德县志》称其地为“小石塘源”,今乃南华村的一个自然村落,小山村却名石塘。

 

  元代诗人于石,当年行至三都源中时,应小石塘源山农之激,曾宿于是处,他认为是“避世”之地,洒酣兴起,作长诗歌之。长歌开头即云:“万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苍。细路百盘折,崎岖陟羊肠。”古时此道崎岖到什么样子呢?俗谚:“进山膝盖碰额头,出谷小心翻斤斗。”如此鸟道,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改变。石塘村人廖利根出资30万元,劈山拓径,建成四米宽的路面水泥浇筑的车道,方便往来。

 

  我去探访石塘奇景时,正值大雪初霁,山景、雪景、石景,景景俱呈,青白相映,情趣万千,山气寒冽,沁人腑肺。山谷甚为狭窄,险峰陡起,夹涧相峙。冷泉在水石间潺潺而行,有声若无声,幽谷更静谧。在谷中行三里许,一道硕大无朋的岩壁横在谷中,这就是石塘。

 

  石塘高约十多丈,阔三丈有余,两端连接山涧两边的岩山,浑成一体。石塘截断山谷,将之分为里外两半,里为村落,外是峡谷。石塘底部有洞穴中穿,是造物者设置的“涵洞”,源泉底流来的涧水,从此洞穿塘而出。因未到石塘下方探看,不知“涵洞”有多大,据陪伴的同行者说,某年山洪猛发,曾将一只稻桶完整地冲到石塘外边。

 

  石塘顶部平坦,塘内有坡地农田,小溪流水,民户星布,犬卧鸡鸣,是环境清幽的石塘村。诗人于石曾吟道:“瓜饱满篱落,麻苎翳门墙。缺窦出鸡犬,平陂散牛羊。……邈与桃源居,异世遥相望。”这位元代诗人,已把小石塘源泉与晋代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媲美了。(罗嘉许)

 

 

责任编辑: 张目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