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读《是什么让我们嚎啕大哭》
2011-02-11 18:47

大凡一个写作者,写作的触角总是与自己的生活方式、环境、遭遇及轨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除此之外,阅读的视野和感知,无疑是支撑写作题材扩展的根源。当一个写作者手挥目送、听命于心时,其笔下这些个人特有的痕迹与气息便纷至沓来,无法摈弃。读李利忠的文字就有这样的体会,譬如这本《是什么让我们嚎啕大哭》。

书名取自于一篇散文的题目,让人感觉一种久违的,由芸芸众生深处发出的,原生状态的声音,突然扑面灌耳而来。是什么让我们嚎啕大哭?这是怎样难以名状的苍凉慨叹和令人忍气吞声的时代?一股现实的威迫感直抵胸腔,我生出难以按捺的疑惑,急急翻开书页,解读这个由悲哀到释放的过程。

对李利忠而言,谋生路上,一段与生命互为参照“暂住”时光,终是无法漠视,于是有了暂住证的故事。暂住证,是我以往不曾涉及的阅读题材。文中从沈从文的嚎啕大哭到李利忠的愤怒与渴望,的确给予我不小的现实震撼。“有很多次,我走在前去申领暂住证的路上,觉得内心既愤怒又迷茫,含辛茹苦这么多年,为的竟然只是‘暂住’,这不是羞辱人吗?……”不紧不慢的叙述中,仍有淡淡悲剧情结贯穿其间,越读越能清晰地感受到在城市拼争的李利忠沉郁而激越的叩问。它让我深切领悟人的内心在耻辱面前有多么强大,在回忆面前又是多么柔软。

书中令人心柔软的,还有“挑灯谭”中的《懂得》。“我是多么希望自己也是这样一个春风骀荡、春泥和暖的季节,被一双懂得的凝眸珍重地看在眼里,深情地记在心上,回过头来若有所思地说一句:‘春华秋实,春华秋实啊。’”从善解人心的王妃戴安娜,到领会君王意的中书令傅亮;从朴实的父亲知晓乡村农事与四季的默契,到作者期翼一双懂得的凝眸温暖自己,每一次铺垫都彰显了李利忠对于家园的执意寻找和自觉愿望。这个家园,既是生养的故乡,也是心灵的故乡,是连着心、扯着情的地方。我仿佛看见一个质朴深情,却又含而不露的李利忠。

回到全书,感召人心的部分,是“草根志”与“浮世绘”,其中情节都是具体生活积累沉淀而来,是智慧的片段。李利忠看似不经意地把目光放在了身边的生活中,其实融入了对社会见闻、百姓民生的深度关怀和深切体验。11岁的愣头青毛毅衡、待嫁邻居束小花、广场吹埙的唐彧、为恋爱请客吃饭的仝建军、面馆老板上官单衣、屠宰工冯延贵……李利忠笔下勾画的每一位朋友,每一段故事,每一则见闻,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识,言语朴实轻快,透着中肯,让人读着有滋有味,有思有乐。

“闲情赋”与“挑灯谭”则多为读书记,是令人融会贯通、受益匪浅的部分。我对李利忠所知甚少,甚至没有读过他之前的散文集。但读完“闲情赋”与“挑灯谭”,对于其第一本散文集何以命名为《深夜的奇迹》,倒也释然。可以想象李利忠对深夜读书的热爱,也可以想象他是如何在弥散着书香墨气的陋室中,筛选出自己喜欢的古籍,一字一页的研读。从重行谨言的孔子,到“芒鞋破钵无人识”的孤僧苏曼殊;从唐代曾力挽狂澜的李泌,到北宋大家苏东坡;从心学泰斗王守仁,到明末抗清志士张煌言……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和鲜活人物,倒也颇长见识。

“我对自己文字的要求有两条,那就是别致和深刻。”这是李利忠在《关于<深夜的奇迹>》一文中阐述自己的为文之道。人情练达即文章,好文章最忌内容空虚和浅薄,而李利忠文章的最大特色是,无论是揭露社会现象,流连山水风光,点评书籍文化,还是剖析历史人物,那种结合文史哲与见闻见地的睿智无处不在,文字洗练,思想深邃,人与事物的描述,更倾向于心灵的旨归和意趣,简单、直白而深刻。这样的文章,无疑是值得一读的。

除此之外,我对李利忠之所以有见字如面的亲切,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缘自于他是家乡人。一个痴迷于写作并得益于写作,从此人生迥异而锐气日趋勃发的家乡人。我很高兴,结识这样的良师益友。(王娟)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