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4680的念想
2011-08-15 17:22

随着航班的到达,丽江,这座蕴含着古味的城市,像被掀开盖头的新妇,羞涩地卖弄着丰姿。

夏日的云贵高原,由于气流活动的频繁,阵雨也就司空见惯了。在雨色中欣赏丽江古城的韵味,也别有一番风味。也许是丽江太有名气了,近千年的茶马古道上,络绎不绝的游人,如织如画般游走在犹若丹青笔墨勾勒出来的风景里,似乎人就是风景,风景也就是人了。

丽江,有太多的地方想去着笔,然顿觉拙笔不能尽书,即使扬扬洒洒,也不及眼中之景,心中之情。一路游走,也许是高原的气候,也许是雨后的清爽,也许是激动的心情,总觉得凉风习习,有种“高处不胜寒”的错觉。放眼一望,游人皆长衫,唯独自己还是“江南装扮”,“寒”的感觉也就更甚了。

瞧!那是大水车,那是许愿铃,那是四方街,那是一米阳光,那是木府……哎!快来看,这个原住民老爷爷!随着身边游客的声音,我的脑袋也是来回地转,就怕错过了他们口中的这些景点。我拿着相机,寻声而拍,记录下了古城里的部分,再就是游走的人群。现在回想,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个所谓的“原住民老爷爷”,其实在当地东巴文化里,他是“智者”,是东巴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在近千年的历史更迭中,多少文化随着时代的结束而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里,消失的文明不计其数,然而东巴文化却依旧传播着,纳西古乐的旋律也缠绕着每一位“丽江过客”的心间……

到了丽江,自然而然要去攀登一下玉龙雪山。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待我们来到玉龙雪山脚下,高原反应的阴霾开始压抑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向导游一打听,原来我已经站在了海拔3000多米之上。也许,加剧的高原反应这才刚刚开始……

当我们的车子到了海拔3356米的大索道处,刚开始信誓旦旦不要氧气瓶的同伴,也无奈地拿出钱包,狠狠地买了两瓶。因为在他激动的情绪中,高原反应已经狠狠地植入了。坐上缆车,经过半个小时的“惊心动魄”,终于达到了缆车的终点站。在这途中,在缆车的玻璃窗中,玉龙雪山的局部风景尽收眼中,而主峰也隐隐约约被定格在了相机中。走出缆车,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是雪,还是冰川?不去分辨。兴奋的是我已身处4506米的云端。

看着弯弯曲曲的栈道,看着蜿蜒前行的人流,自己向上攀登的意志也被瞬间再次强化。小跑着向前迈开了脚步,却发觉,心跳开始不规则了,呼吸也加重了,“晕”开始反应在了脑海里。原来我也中了“高原反应”!停下脚步,稍作调整,继续攀登,在时间的推移中,我的身影也出现在了4571米处。虽说只是短短的数百米距离,却好似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继续向上,继续向上,在透过云层的一米阳光里,我看到了“扇子陡”冰清玉洁的仙姿……

向下,一步比一步舒服,一步比一步轻松,高原反应的阴霾也在渐渐远离,缆车平台处,玩耍的人群相互追逐着,只听到相机的“咔嚓”声此起彼伏。我想,他们可能是适应了高原反应了吧!回首上望,向上攀登的人群还在继续着,而“扇子陡”却被云层所掩埋,连同那些“朝圣”的人们。

看着若隐若现的“扇子陡”,俯身瞭向山脚下的丽江古城,我没有灰太狼版矫情的“我会回来的!”呐喊,但是4680的念想却印在了回程的脚步中……我想,这就是丽江为什么拥有这么多忠热“粉丝”的缘故吧!(杨升文)

责任编辑: 黄倩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