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孔婷母女访谈录
2011-11-02 21:27

(上)

为了解孔婷的有关情况,我拜访了她的母亲姚善权。姚善权,原建德市教育局副局长,现任建德市留联会会长,是一位热心、健谈、才思敏捷的女士。

问:我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孔婷的文章,很有兴趣。今天登门拜访,想具体了解一下她小时候的受教育情况,可以吗?

答:好啊。你想知道些什么?

问:首先我感兴趣的是,孔婷的基本学习经历,我觉得从中是可以看出一些东西的。请告诉我好吗?

答:孔婷1972年10月出生在我的老家嘉兴。1978年9月到1983年7月在梅城培红小学学习(6周岁上学,小学五年);1983年9月到1984年7月在严州中学初中学习,1984年9月到1986年7月在新安江中学初中(初中三年)学习;1986年9月到1989年7月在新安江中学高中(高中三年)学习;1989年9月到1993年7月在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科大五年制,她四年完成学业)学习;1993年7月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药理系读博,1996年拿到硕士学位(三年);到加州海奥生化研究所当研究员,边工作边又拿下了圣他克拉拉大学的MBA硕士学位。

问:看她的基本学习经历,可以知道她的确很优秀。6岁上学,11岁读初中,17岁上大学,21岁大学毕业就去了美国,然后在美国拿到双学位,还找了一份好工作,真是一帆风顺啊。你还能具体描述一下你孩子的个性特点吗?

答:孔婷从小就出名的调皮,至少比一般孩子顽皮,好胜心强,特别有个性,不像个小姑娘,纯是个假小子。例如,她刚从严中转到新中时,就带领一批孩子爬围墙,打弹弓。她在中考时,因为早早做好又不好太早交卷,就在铅笔盒里放了很多小昆虫,带到考场玩,当时在实验小学考,翁关琴老师带队,她门门考试第一个交卷,早早出来后和翁老师的6岁儿子玩。

因为调皮不守纪律,尽管成绩好,三好生在小学、初中可从没有当过,但是竞赛总能够在建德范围拿第一。

孔婷看起来很调皮,上课不守纪律,其实她学习效率挺高,动作特快,上课不听是因为已经懂了。记得她每天做数学训练题,老师要求她100道题做10分钟,我鼓励她:“可以快一点。”她2分钟就做好了。有时候我回家,她们早睡了,但是她会给我留条子:“今天100题花了3分钟,还可以更快!”所以她高考也只要用一半时间够了。

C

问:你觉得在你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我认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因素是遇到好老师。她在小学时期就遇到了很好的老师。1978年,培红小学招收了这个年龄偏的小班,要经过考试才可以进这班,她又是班里最小的一个。教数学的何庆霖老师和教语文的沈瑞萍老师,都是很好的老师。

孔婷是个天性活泼、顽皮,但是又好胜好强、特别聪明的人,小学时的老师很喜欢她,总是抓住她的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她,让她学在别人前面,消耗过多精力,引导她把旺盛的精力用到求知上,并且让她全面发展。

在中学,她也遇到了很多很敬业的好老师,这些老师都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她成长发展。严中的方林成校长觉得,孔婷上课不守纪律,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吃不饱,就建议她跳级。后来因为到了初二,就随我去新中了,结果没有跳成。到了新中,她的调皮把新分配来的年轻老师气坏了,上课的时候,常和周边同学讲话,不得已,老师让她和全班最凶的留级生坐,常被年轻老师拖到教室外,要她检讨了再进教室,她又不愿检讨,几次学科比赛也差点被取消资格。好在沈昱如校长多次耐心和她谈话,肯定她的好学好胜,保护了她的自尊心,引导她把多余的精力用到丰富课外知识上。她虽然调皮,但是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她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新中的彭樟清老师虽然没有直接教她语文,但是多次把她的文章推荐到刊物上去发表,增强她的写作兴趣。

问:据我所知,你和你先生都是教师出身,请问从教育的角度看,你是怎么看待你孩子成才这件事的?或者说,你们是怎样培养自己孩子成才的?

答:作为家长,我认为我们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不断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两个孩子无拘无束地自由发展,尊重孩子的选择。我从来不要求孩子加班加点学习,我提倡她们多看课外书,常在家里讲励志故事,搞家庭智力比赛,大家一起下棋。高二暑假,她因为作文比赛在省里得奖,应邀参加井冈山夏令营。有人讲要影响高考,还是别去吧。但我们还是鼓励她走出去长见识。

总之,激发她们的求知欲,培养她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尊重她们的兴趣爱好很重要。对孔婷来说,以下几点是我们做得比较好、比较明显的。

一是让她学会做人做事。

身教重于言教。我告诉孔婷,干什么事情一定要干好。那时候,我在严州中学当教导主任,她爸爸在新安江。我常对两个女儿讲:“你们爸爸在新安江,我的工作忙,年年带高三重点班,可能顾不上你们,孔婷你一定要记得管好自己,还要带好妹妹。”孔婷上小学的时候我就不请保姆了。她和妹妹吃食堂饭,还有不少家务,有时我外出开会,备课几天不在家,她带比她三小岁的妹妹是必做的事。我往往早上出门,晚上回家时,两姐妹早已经睡了。孔婷会在我们不在家的时候,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有一次我带高三学生搬砖上乌龙山,一学生从山上跌下来,被抬进医院,那时没有电话,我到半夜才到家,学生的妈妈也在我家住,不到10岁的孔婷,带着妹妹早早就睡了。

二是让她树立心中的偶像,自觉奋斗,养成好习惯。

我们总是用科学家的成功经历激励她,常买各类励志书给她看。我从来不辅导她学习,有空就让她看课外书,样样顺其自然。

当时她的偶像是陈景润和少年大学生。所以她小学时期就很爱学习。三年级时,全国红领巾读书作文大赛,她得了全国奖章,四年级时参加市小学生数学大赛拿了全市第一。

在我家里,几扇门和阳台上的水泥板,是两个女儿课外学习的天堂,她们在那里写诗,画画,编谜语,写文章,发表处女作。家里挂在墙上还有一本光荣簿,竞赛得奖,年级总分前三名,或评上三好生,就记上去。

孔婷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晚上总能够保持8小时睡眠,白天精力充沛,从不熬夜,讲究学习效率。记得她上初中时,家里买了电视机,当时我妈妈退休了来玩,晚饭后,妈妈看电视,但是她除了休息日,从来不看,连邻居都佩服她的毅力。高三时,每天晚饭后看半小时“米老鼠和唐老鸭”,晚上10时前一定睡觉,很有规律。所以同学们赞扬她永远精力充沛。

我们让她看《十万个为什么》,并且常问她几个超前的“为什么”,让她懂得知识就是力量。她和妹妹把巴金的话——“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学习,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当座右铭。

三是在受挫折的时候,鼓励她,让她永远充满自信心。

1989年,我送她去中科大,那时全国16个省的高考状元进了中科大,生物系又是分数最高的。一到科大,第三天要摸底考,成绩还要反馈给母校。新生寝室里,大家在复习功课,比高考还紧张,孔婷也有点担心。我劝她不要看书,先熟悉一下新环境,摸底考是老师为了更好地教学,没有必要紧张。

第二天,我回家了。考试后,她很难受地告诉我,数理化还行,英语口语是寝室里8个人中最差的。

我一听,却高兴地恭喜她考得好:数理化成绩超过了安徽的省状元;英语笔试不错,至于听力和口语,那是因为班里其他同学都来自各省的重点中学,你来自小地方的一般中学,是教学条件差,不是你水平差。只要你努力,聪明的你一定会很快赶上去的。

她很快恢复了自信,买来收音机,听英语广播。后来在英语托福考中,她取得了科大第一,几乎满分的好成绩。

问:从孩子成长成才反观教育,你会给学校、家长什么样的建议或忠告?

答:从我孩子的成长经历来看,我想最重要的是:做任何事情,要有自信心,要有毅力,要有追求的目标。失败了不灰心。

学校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忌题海战术或加班加点。家长要身教重于言教,用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来影响孩子,更要对孩子实事求是。成才的路千万条,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防止孩子厌学。

(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孔婷。

那是在她母亲家。推开房门,我看见一位三十几岁的年轻女子。她身材苗条,动作灵活,脸上透着秀气;而那种中年知识女性特有的优雅举止和稳重神态,已经让人很难与她母亲描述的淘气的女中学生形象接上轨了。

我坐下来,说明来意。

“小时候的事呀,问我妈,她比我知道得多!”她爽快地说。“我就是有点皮,比较好强。”

“听说你小时候成绩非常优秀。”

“也没什么啦。不过那时老想考第一名。而且我喜欢读书,没觉得读书是负担。”

她爸爸妈妈在一边插话,说起她小时候“淘”的故事:

“有一次还跟王老师吵架。”她爸爸说。

“王老师是谁呀?”我问。

“她的物理老师!结果物理竞赛也没得参加。”

“还有一次跟陈老师争起来。”她妈妈说。

“陈老师?”

“是音乐老师!”她母亲说。“哎呀,那次弄得有点僵。”

“她这么牛,是不是因为妈妈是教导主任或校长、局长?”我好奇地问。

“才不是呢!”她妈妈说,“孔婷最忌的就是别人说她爸爸妈妈是什么干部之类的话。”

“是呀,”孔婷接着说,“读高中的时候,我很想跟妈妈撇清关系。你不知道啊,妈妈在会上训话,同学们就拼命说我,还把我的自行车轮子都扎掉了!”

“你那么顽皮,为什么成绩始终都那么好呢?是天生特别聪明吗?”

“也不是啦。”她谦虚地说,“妈妈从小要求我把巴金的话‘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学习,玩的时候痛痛快快地玩’当座右铭,放学回家就好好玩,做作业的时候要专注。人家可能不知道,我从读初中起,每天早晨五点钟就起床,在新安江边跑步,读英语,可用功啦!我读书做作业是讲效率的,一分钟可能抵别人好几分钟哦!”

这时她妈妈插嘴说:“她记性好,但是也很用功。考试前,她会把历史人物画个头像在手指上,然后一个一个背下去,记得有一次,她对着拇指上的一个名字狠狠地骂:你这个家伙,怎么这么难记啊!”

大家听得哈哈大笑。

停了一下,她又说:“其实我们玩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瞎玩。用妈妈的话说,在玩中增长知识,激发求知欲吧。举例来说:我家的水槽是我和妹妹的生物角,乌龟,鱼,甲虫,青蛙等十余种小生灵,在这里和平共处。我家的花盆里还种了豆子,我们天天看它们发芽长大,这锻炼了我们的观察能力。要是死了小鱼小龟什么的,我们还往往写出‘呜呼哀哉’之类的文言文来祭祀它们。”

“我比较任性,但妈妈还是特别尊重我和保护我的兴趣的。记得读高二时,我用年级总分第一的奖学金买了一只小狗,取名‘比姆’。小狗凌晨要叫,经常吵醒邻居,邻居有意见了。妈妈要我处理掉这狗,以免妨碍别人。我一百个不愿意。争执不下,我就抱狗出走,以此来和妈妈对抗。妈妈没辙了,最后想了一个跟我妥协的办法:给我买了两卷胶卷,让我给狗拍照留念,然后把狗送给一位农村老师,并且答应过年,让我去那里看狗。我这才和妈妈达成了谅解协议。在我的印象中,爸爸妈妈一般都给我正面引导,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还是很宽容的。”

谈到老师,孔婷有点动情地说:“我特别感谢小学时的沈瑞萍老师,中学时的沈校长和胡华松等老师,他们常常鼓励我。我学生时代爱淘气,不够守纪律,但是他们常给我以正面教育,让我不断追求自己的新目标。”

“是呀,你的目标似乎很高啊。那时是怎样想到要出国的呢?”。

“小时候,妈妈比较喜欢给我买课外书,还常用书上的科学家的榜样来激励我。所以我从小就非常崇拜像居里夫人、钱学森、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我报考科大,就是为了想出国。当时舅舅刚从瑞典回来,他对我影响很大。还有我妈妈的学生,那些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学生,很多到过国外,他们对我也影响很大。我就想到国外去看看,增长见识。”

这时,她的儿子跑过来。这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孩子,白净的皮肤,清秀的脸蛋,明亮的眼睛。

于是我们把话题转到了孩子身上。

“你对儿子有什么期望呢?”

“美国的教育和中国不一样,他们更注重孩子本身的发展,培养兴趣。我希望孩子把自己身上的潜能发挥出来。”

“你怎么看待中美教育的差别呢?在你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你觉得妈妈的教育思想对你有影响吗?”

“比较中美教育,我觉得,美国的教育比较宽松,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较扎实。美国的小学下午三点就放学了,也很少家庭作业。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都不用考试。只是有些私立学校要考。上大学是要考试的。当然,各种另外收费的兴趣班也很多,如钢琴,美术,跆拳道,游泳,球类等,但没有像中国的奥数之类的班。”

走出姚老师家,我一直在想:像孔婷这样的优秀者,是中国教育模式培养的结果,也是国外教育环境所造就的。如果把中西教育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中华民族的崛起,也就指日可待了。

( 通讯员  郑鸿根)

责任编辑: 周碧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