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我眼中的民生新闻
2011-11-09 18:50

——谈我读《提问2011》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家县级报刊的新闻记者,在民生新闻面前是常常心有余力不足,向困难、压力屈服,还是敢于“铁肩担道义”,为了向人民负责,不怕重重压力,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我以自己不算短的记者生涯来回答是:两者都有可能。因为记者首先是人,他有感情,同样要面对行政的压力,以及更多来自社会错综复杂的问题;同时记者又有着属于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底线,我们严格遵守它,同时用来警示自己。

这次,我读《提问2011》,并没有太多关注省部级领导和专家的说法,而是更侧重央视这样的重量级媒体是如何来操作民生新闻的。

因为,记者在采访任何一件新闻时,呈现的是不同的声音,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有农民、老人、老板、政府官员等等。在追逐新闻事实时,记者带着自己独有的新闻视角,对新闻事实和新闻人物加以了解、提问乃至最后的判断。往往是了解后又产生更多的疑问,而后去挖掘更多的新闻事实和寻找更多的证据,在自己的脑海里对新闻事实加以丰满直至相对精确。往往有时存在一个不可弥补的缺陷是,当你进行的是快餐式新闻时,一样事物只留给自己模糊的印象,此时记者就越容易发生误判,或者“表错感情”。

就现实情况而言,随着新闻普及化和民众维权意识的提高,政府更加重视宣传工作的大背景下,县级媒体的新闻记者想要摆脱“利益”“情感”“为他人讳”等问题,客观精确、毫无掩饰地描述一个新闻事实,还是有难度的。

然而,《提问2011》更多的是给了我一种新的视角,来解构民生新闻的报道。因为民众更多关心的是问题本身,记者需要重现和分析的也是问题本身,那么我从《提问2011》这本书上学到了新闻记者如何以更贴切的姿态,来还原老百姓心中的民生新闻,讲出老百姓的心声,同时传递政府和其他组织的思想,使两者进行碰撞。

于是,有人会提出一个问题,民生新闻或者民生问题,不需要记者帮助推进解决么?我说不用,《提问2011》跟我的观点一致。因为几乎我所询问的同事,他们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为何这本书只有提问,而没有回答?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懂了,因为新闻记者只需要发挥自己新闻监督的职能,而不能代替某个部门去行使他的职权,不能越位。

总结《提问2011》,我觉得我们要学习的是央视对民生问题的结构,他虽然提出了10大问题,事实上又是以58个小问题来分别还原民生现象,并加以深刻的新闻分析,同时例举了相关部委、专家、学者的声音和看法,最后以网友的言论作为结尾。我觉得,作为县级媒体可以学习的是其对民生问题的总论和分析。

总结分析民生问题,其实就是三大问题:收入、支出和保障。收入,主要是工资是否能上涨的问题;支出,包括消费、税负以及其他;保障问题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交通等各方面。在分析民生问题时,央视善于以数字和事例,从老百姓的切身体会出发,精确地还原了老百姓对当前民生问题的感知。其中通货膨胀对于老百姓的切实变化,安大叔看病等事例,例举了大量翔实和生动的细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引起广泛讨论。这种对民生新闻的操作手法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提问2011》这本书,其实正如序言中所说的,它以提问的姿态,从老百姓身边故事入手,融合百姓建议、企业家建议、专家建议等多层次、多视角的建言……最终让提问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方向。

读完《提问2011》,我更深刻的感受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民生记者,首先是以老百姓的眼光来看待民生问题,然后加强学习,成为解构民生问题的经济专家、统计专家、保障体系方面的专家等,才能更加深层次地、精确地报道新闻。(胡燕群)

责任编辑: 黄倩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