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巍巍乌龙山
2012-12-23 14:43

——写在建德广播电视台成立二十周年之际

一提起乌龙山,在建德广电人的大脑里,首先映现的是那高耸入云的铁塔。

巍巍乌龙山,雄踞在建德东部三江口的北岸,兀立孤高,独峙霄汉,最高处达海拔987米,是建德的象征,严州府志称其为“一郡之镇山”。耸立在乌龙山顶的铁塔,是建德广电事业发展的一个见证点:1982年10月,在乌龙山顶建成了电视转播台。

据说,当年建设这座电视转播台时,因山高路陡,搬运建设材料工作十分艰巨。为了加快建设进度,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发动当地的群众和学生,肩挑手提,搬运砖头上山。那样的劲头和场面,真的是可以称为热火朝天。

电视转播台建成后,为了开机正常工作,保证信号传播,山上的值机人员的安排是个难题。因为乌龙山上气候变化大,条件艰苦,冬天下大雪时,容易造成断电等,在山上值机的人不仅会受冻,还没蔬菜吃;而到夏季遇到干旱时,山上又会断水,得爬到很低的山岙里背水喝。台里针对这样的情况,就作出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进电视台的新职工,先安排上山值机半年。这对于刚入门的年轻广电工作者来,既是对艰苦工作环境的深刻体验,也是对自己意志的锻炼。

后来,台里考虑到高山电视转播台工作的连续性和适应性,便于管理,保证安全播出,聘请了当地人员上山值机。

我从2001年11月到2011年11月,在广电部门工作了整整十年,其间多次登上乌龙山,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2月28日,与单位其他领导冒雪上乌龙山慰问长年在山顶电视转播台值机的郭忠国夫妇。

那天,当车子把我们一行六人送到乌龙山脚后,我下车一看,山道两旁的积雪未化。抬头仰望,半山腰以上白茫茫一片。云雾中,山峰树木若隐若现,扑朔迷离,使人目光模糊难辨,乌龙山仿佛傲立天外,显得更加峻奇而神秘。大家带好各自的物品,就向山上进发了。

我们循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攀登而上,约半小时左右,爬过一个陡坡后,山路开始略为平缓起来,而雪却越来越厚,行走的路当中也覆盖着四五寸厚的积雪,虽然路不很陡,行走起来却比前面攀陡坡时更费劲、艰难。到磨盘石旁,人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所谓磨盘石,是半山腰的山路旁有两块大而圆的石头上下叠在一起,颇像巨大的磨盘。从山脚至山顶,到磨盘石山路仅走了三分之一光景。我们以前上山,至此也就有些体力不支的感觉,总要歇一会儿,今天更不要说了。大家就地休息,喝水吃干粮,准备养足力气再向上攀登。

山上静得出奇,平常活跃在山野的鸟兽不知遁迹何方,连喜好游荡的山风这时也不知蛰伏到哪个山坞里去不出声了,只有偶尔从树枝头跌落的雪块落地时发出一点微弱的声响和我们行走在雪地上发出的瑟瑟声。越往上走,雪越厚。积雪有弹性又滑溜,而且不知雪下虚实,有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伸脚探个究竟,才敢用力踩上去。走着走着,冷不防有从树枝上坠下的雪块落到头顶心或脖颈里,冰凉冰凉的。我不时停下来,打开相机取景拍照,每拍一张,就打开预览欣赏一番,并给同行者看,开心得很。

雷公庵旁粗大的水杉在雪地里傲然毅立,静默不言,仿佛列队迎接我们的到来。走进雷公庵遗址,目光所及,只是一片平整宽敞的被雪覆盖着的山地,见不到任何古迹,只有一些粗壮挺拔高耸云天的树木,有一些肃穆的气象,向我们提示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朝近处看,发现路旁的雪地上,有两行清晰的雪鸡行走的爪印,还有长尾巴拖过的痕迹……

从雷公庵上行,翻过一个小山坡,就接近山顶了。山顶有一片开阔地,积雪如玉似锦,闪着幽幽的光芒,使人不忍心下脚踩上去。树枝上结着厚重的冰凌,银装素裹,亭亭玉立,风姿绰约,仿佛是伫立在山峰上的仙子。顺着山岗走不多远,一块巨大黑黝黝的岩石上也挂着许多冰柱子,长的有两尺多,晶莹而洁白。记得小时候生活在乡下,是时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的,自从进城工作后,已多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冰柱子了。

站在乌龙山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皑皑白雪,山势起伏,幻化出千姿百态的风景。我望着半山腰飘动的云霭,有一种登临仙境俯瞰尘寰的感觉。我想,所谓的超尘脱世就是现在这样的感觉吧。我不由得放开嗓门大声长啸,心胸顿觉爽快无比。

花了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郭忠国、胡戴珠夫妇热情招呼,一杯热茶递过来,香气扑鼻,沁人心脾。中午就餐,喝酒吃肉。醇香的蜜酒香甜可口,大家高兴,酒碗碰酒碗,很快三碗下肚,人已微醺,因为下午要下山,我也不敢再喝了。这时,外面的光亮有些刺眼起来,我们知道太阳出来了。

吃过午饭,我们就来到机房后的山顶,远眺四周的风景。当我们站在铁塔之下合影时,我们仿佛代表着建德广电人面对着全市电视机前的观众,送去我们的祝福。(汪国云)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