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黄洞山上曾经的岩垄村
2014-01-03 13:26

黄洞山在更楼街道洪宅村东,以前属邓家乡,山上原来有一个村,叫岩垄村,这个村很分散,从南到北绵延几十里,人家住户全都散布在大山的角角落落。明朝有个郑以耕,他写过一首诗叫《岩峒山》:

茅屋人家面碧峰,茂林幽草少行踪。

泉分细溜穿新竹,风飏轻花落古松。

雾霭几时还隐豹,云兴有意欲从龙。

凭高一览群山小,蜡屐声中任短筇。

在《寿昌县志》上,黄洞山又叫岩峒山,“……山有华盖、罗帽、玉露、庆云、景星五峰,而华盖最高……山半积雪,经春始化。”远看黄洞山,五个山峰高高地耸立在整个山脉之上,华盖峰直插云宵,统领着其他四个山峰。雨后的黄洞山,山上云雾缭绕,而雪后的黄洞山看上去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明史·地理志》上说:“寿昌有岩峒山,今俗称黄峒山。”现在则叫黄洞山。

黄洞山上原来没有人住,只有一座尼姑庵。明朝初年,有安庆人迁来定居。安庆人在我们建德有很多,他们在家乡受够了洪水的罪,迁到建德来,大多数人选择住在山上。他们以种山为生,尤其是种苞萝(玉米),因此他们说的话(安庆话),本地人称之为“苞萝腔”。

到了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又有一批安庆人迁到黄洞山上,与几百年前就迁来的安庆人比邻而居。所以黄洞山上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他们说着同一种话,种着同一片山,过着同一种相对贫困的生活,除了偶尔下山购置一些其他生活用品外,很少与山下人接触。他们高唱:“脚烤白炭火,手捧苞萝馃,除了神仙皇帝就是我。”并且把自己住的地方叫做“十八桃园”,其乐观态度可见一斑。这是一种安于现状的满足,也是一种对自己无奈生活的自嘲。

另据村里老人说,“桃园”(音)在寿昌话里是门前平地的意思,而“十八”指的是最早在里居住的有十八户人家。

黄洞山上的生活苦是苦了点,但遇上兵荒马乱的年代,却相对平安。太平天国及抗日战争时,山下就有很多人逃到山上去避难。不要看山上的人平时和山下人不大往来,但当山下人上山避难时,他们都纷纷伸出热情的手,腾出原本就不宽敞的茅屋让山下人住,匀出仅有的苞萝给山下人吃。经过几代人的往来,山上山下的世界被打通了,不仅成了朋友,有的还成了亲戚。

山上原有的尼姑庵不知始建于何时,至少到了清初又进行过重修。有清初当地人毛可威的《洞山庵修竣》诗为证:

谷口莺啼二月春,招提色相境初新。

静看石空棲僧好,细数岩头凿佛匀。

倚榻似闻山鸟唤,敲枰恐骇洞龙驯。

凡情未了尘缘重,莫非金身丈六人。

此庵最后毁于何时,也无人知晓,只留下一个与此庵有关的地名——庵基坪在山上,后来避太平天国之乱的安庆人在此建屋居住,称庵基坪。庵基坪是岩垄村的中心,以前还设过小学。

一百多年前,与为避太平天国之乱而迁到山上的安庆人差不多时候迁到黄洞山上的还有新安江焦山大塘坞人,他们原来居住在大塘坞的一座庙后,自称庙后坞人,迁到黄洞山之后,把新的居住地也叫做庙后坞。

岩垄村的南侧有一个内大外小的山坞,称黄洞坞底,这里山高林密,清泉汩汩。泉边原有一座庙,叫岩峒庙,庙里供奉的是龙王。《寿昌县志》对此也有记载:“山下有神祠,水旱祷之辄应。”这座庙里的龙王虽然非常灵验,大旱之年有求必应。但是这座庙却经常被水冲毁,真正应验了那句话:大水冲了龙王庙。

岩峒庙第一次被大水冲毁后,有一根横梁搁在黄洞坞底一个叫白蚁坞的口子上,当地人认为,龙王想在这里落脚,于是就在这里重建了岩峒庙。可是后来庙又被水冲毁,又有一根梁搁在洪宅村外,村里人又在村口为龙王建庙。直到现在,黄峒庙就一直建在洪宅村外,再也没有动过。

前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岩垄村整体搬迁到更楼街道黄岙村。现在黄洞山上已经没有人居住了,黄洞山又恢复到了明朝以前无人居住的状态。(沈伟富 文/摄)

责任编辑: 张目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