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从兰江走来的建德县委书记
2014-06-29 16:27

——记革命先烈严汝清

严汝清,1904年5月出生于兰溪县聚凤严村,1922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九师范学校,1926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兰溪从善(今上华)区委书记,中共建德县委委员、书记,中共兰溪县委常委,中共浙西特委常委、代理书记、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候补委员等职,是建德、兰溪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为浙西地区党的建设、农民运动、武装斗争作出了卓越贡献。1928年12月,因叛徒出卖,在兰溪被捕。翌年6月19日牺牲。

严汝清出生在兰溪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怙父,兄妹5人,排行老二,整个家庭全由慈母撑持。1922年,严汝清考入位于严州(即今建德市梅城镇)的浙江省立第九师范学校读书。在九中读书的时候,严汝清受唐公宪、竹均之、张石樵等同志的影响,经常阅读《中国青年》《响导》等进步刊物,以及鲁迅、李大钊等撰写的文章,并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从而迅速成长起来。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消息传到建德,严汝清与童祖恺等同学积极响应全国学联和省学联的号召,成立了“浙江省第九中学学生自治会”,并担任理事。还组织学生下乡,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宣传和募捐慰问遇难烈士家属的活动。6月7日,在九中大操场召开了有1000余人参加的建德县各界声讨英日帝国主义惨杀顾正红的大会。暑假期间,严汝清和童祖恺、祝光焘等同学,前往大洋镇等地,向广大贫苦百姓传播新思想、引导开展农民运动。

1926年11月,经竹均之介绍,严汝清在省立九中师范部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建德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7年2月,建德县第一个共产党的组织——中共建德小组在九中小学部成立,严汝清即为成员之一。

1927年7月,严汝清从省立九中师范部毕业后,以建德大洋建南小学教员的身份,并以大洋童家为“据点”,重点在农村从事党的地下工作。9月,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指示,中共建德临时县委在大洋建南小学召开全县党员代表会,正式成立中共建德县委,选举童祖恺为书记,严汝清等四人任县委委员,县委继续负责淳、遂、寿三县工作。

10月,严汝清参加中共建德县委在大洋埠头船上召开的会议,研究在大洋等地成立党组织问题。经过县委的积极发动,不久,陈一文、关茂松、童润蕉、马雨亭等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26日,建德县委在大洋高庵召开会议,正式成立建德县农民协会,至年底,全县农民协会会员有2000人左右。11月,严汝清在大洋桂坞主持召开中共建德县委会议,讨论基层党组织发展问题。

1928年1月1日,共产党员童祖恺、严汝清等人在大洋中心小学操场上,表演具有反封建内容的新剧《少年漂泊记》。19日,由于大洋地主、资本家向当局控告共产党在大洋造反,童祖恺等3人被省防军抓走。

在这危急关头,严汝清接任建德县委书记,在白色恐怖的情况下,他不畏强暴,不怕艰苦,冒着生命危险,经常深入大洋、三河、洋尾、下包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巩固、发展党的组织,继续领导建德农民协会进行“二五”减租运动,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28年4月22日,中共浙西代表大会召开,兰溪、永康、建德、东阳、金华、汤溪、龙游、寿昌八县派代表参加,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共浙西特委,严汝清任浙西特委常委兼秘书,开始走上领导浙西革命的道路。

5月,根据革命形势,浙西特委书记卓兰芳调省工作,年方24岁的严汝清调离建德,担当了浙西特委代理书记、书记的重任,指导浙西地区所属的金华、建德、巨州、遂昌、宣平等22县的工作,领导了1928年以兰溪为中心,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民武装暴动。

1928年6月上旬,严汝清按照省委的指示精神,积极进行武装暴动、夺取乡村政权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前往永昌、游埠等区巡视,同时指派特委和兰溪县委领导成员分头前往诸葛、水亭、从善、柱阳、甘溪等区,进行整顿区委、支部组织,编制农军游击队,发动开展经济斗争和游击战争。

在浙西特委的指导和帮助下,7月,中共寿南区委成立,书记邵根贵,原属永柱区委的李村、大坞、竹大岭后等支部划归寿南区委管辖。在兰溪农民暴动攻打永昌镇时,寿南区委组织农军给予了有力配合。

7月中旬,浙西特委书记严汝清先后在兰溪与寿昌两县交界处大慈岩、大坞里等地,主持召开浙西特委和兰溪县委联席会议,按照省委指示精神,讨论制定武装斗争的决策,并成立暴动指挥部。在经过充分准备后,8月14日,兰溪农民暴动在西乡、南乡先后爆发。当晚,严汝清坐镇兰溪城,一面派人去本保庙施行放火,计划烧毁银行(未成);一面派人到城北郊区的石骨山等地锯断电杆,剪断电话线,切断兰(溪)杭(州)、兰(溪)建(德)通讯线路,以扰乱、牵制敌人,策应西乡农军暴动。

农民军在西乡攻打了永昌镇的省防军,在南乡声势浩大地打击了压迫农民、反对革命的国民党区乡政权、及其社会基础——地主恶霸、土豪劣绅。暴动战斗持续了三天四夜,西乡武装暴动后的130多农军在严汝清的指挥下,又在朱家小岭伏击了省防军一股20余名。

8月20日,一场涉及兰溪、建德、寿昌、汤溪四县的秋收暴动,被国民党省政府代主席、省防军司令蒋伯诚率队镇压,终告失败,大批共产党员、群众被捕,10多名党员和农会会员惨遭杀害。严汝清、邱福祥、陈子清等兰溪农民暴动的领导人遭通缉,房屋被国民党军警烧毁,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严汝清母亲、弟弟、妹妹也流落他乡乞讨。在白色恐怖的险恶环境中,严汝清义无反顾,仍坚持在城乡工作,继续战斗,同时,赴淳安等地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并把情况及时向省委进行报告。

1927年夏,革命暂处低潮。童祖恺、严汝清等人,决定把建德党的活动中心从城镇转到农村,以大洋童家为“据点”, 重点在农村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8年11月,中共浙江省委召开第50次会议,提出新省委组成人员名单,严汝清为浙江省委候补委员。12月20日浙西特委撤销后,省委决定严汝清担任宁波县委书记。

严汝清离兰赴甬前夕,因叛徒出卖,于12月28日深夜在兰溪北豆腐桥头被捕。

1929年6月19日,严汝清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25岁。

解放后,1949年10月24日,兰溪县万坛(今上华)区莲花乡农民协会召开追悼严汝清烈士大会,并将当年向兰溪反动政府告发严汝清的地主包廷荣等人捆绑跪在烈士灵前,执行枪决。2013年11月,兰溪市人民政府在严汝清的家乡上华街道重修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严汝清、邱福祥、陈子清等革命先烈。(通讯员 杨忠平)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