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溪沿(上)
2015-01-27 11:19

 

□ 沈伟富 文/摄

船头镇政府所在地叫溪沿。顾名思义,是地处溪(艾溪)的沿岸而得名。但是,以前这里曾被叫做航川,溪上也是百舸争流,繁忙得很,只不过在溪里航行的,是清一色的排,有竹排,也有木排,就是没有船只。现在,航川则是航头的另一个村——吴潭的别称了。

现在的305省道是在原来官路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当年的官路穿过溪沿村,沿着吴潭对岸的山脚直达岘岭脚下,然后翻过岘岭,通往大同方向。路的两边全是高大的枸树,路面用鹅卵石铺成,中间是青石板。走的人多了,鹅卵石和青石板都被踩踏得精光发亮。谢康根是溪沿村里的退休老师,今年七十多岁了,他出生在溪沿,从小在溪沿村里长大。他说,他很喜欢溪沿这个地方,特别是贯穿村里,并向两头延伸的那条石板路,以及在日夜在艾溪上穿梭往来的竹排木排,是他最难抹去的记忆。夏天走在路上,头顶有树荫,脚下是冰凉的石板,特别清凉。每天早上,这条路首先被挑夫(俗称挑兰溪担的)们唤醒。他们往往七八十来个人一帮,挑着满满的货物,从岘岭上下来,从村里走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人人手里拄一根担柱,担柱下端钉一个木头钉子,用一根绳子把担柱和扁担套在一起。肩上的担子也是一头轻一头重,有的甚至一头挑一百斤,一头只有五十斤,称“一担半”。为什么会这样挑呢?据说是为方便歇力。挑夫们把重的一头放在后面,轻的一头放在前面。他们喜欢在墙脚或石磡边歇力,把担柱往地上一撑,扁担放在担柱上,重的一头靠在墙脚或石磡上,轻的一头悬空,扁担上的绳子扣在担柱的钉子上,扁担、担柱和绳子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非常稳定,人只要站在一边,扶着担子就行了。

这些挑夫从大同方向过来,肩上挑的有桐籽、茶叶,还有土纸等,他们天不亮就起程,近的挑到寿昌城里去,远的要挑到兰溪等地。

挑夫们过后,路上开开始热闹起来了,各色人等经过这里,一直要到太阳落山后,这条路才会稍稍平静下来。

与之相响应的是路下的艾溪。

以前的艾溪航运也是很繁忙的。一些装满货物的竹排或木排绕过岘岭,来到这里,和路上的挑夫相遇,一时间,岸上溪里相互招呼,更增添了这里的热闹。从上往下走的排上装的大凡也都是些山货,从下往上的排上装的则是盐、米、酒和其他日用品。

和挑夫一样,撑排是也是一件苦力活,一般人吃不起这样的苦头。涨水时从上往下放排虽然省力,但很危险,简直是在和生命开玩笑。枯水期撑排,尤其是往上撑,撑排人下到水里,或拉或推,遇到堨坝,就用一节毛竹横在排下,让排从毛竹上滚上去。

有时撑排人也耍点小聪明——偷点东家的货(以米为多),藏起来,带回家。最有意思是偷酒喝。用铁丝把酒坛封口戳个小孔,再用一桶麦秆从中吸酒,完事之后,用泥巴把酒坛口重新湖上,一点也看不出破绽。

大约在一百多年前,有一对姓上官的兄弟从江西流落到艾溪上帮人放排,后来在溪沿的上游找了一个地方,搭了一间茅棚住了下来,并分别娶亲生子。近百年下来,他们所住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因这对兄弟中有一个小名叫“滚”,所以这个小村就被叫做滚家。由于这个村里的人都是上官兄弟的后裔,都姓上官,所以又叫官家,上官人家也干脆把自己的姓简缩为一个“官”字。

从岘岭到溪沿的路上,也就是吴潭的斜对面,以前有个庙,庙前有一个亭子。据说这个亭子是吴潭人出资修建的。历史上,每有官员来寿昌上任,寿昌城里的一些头面人物都要出城迎接。如果有从西面过来的官员,那么这个亭子就是迎接官员的地方,因此,这个亭就叫接官亭。当然,这个亭子也是贩夫走卒歇脚的的地方。

接官亭外,是一大片田畈,田畈中间散落着一些小村坊,其中有两个村坊相对大些,一个是傅家,一个是大山畈。

傅家是傅姓聚居地,和寿昌大塘边的傅家同宗。大山畈则是翁姓聚居地,也为翁洮后裔。这个村为什么叫大山畈?据老辈人说,以前有一道长长的山梁从张家山伸向田畈,并一直向东南方向延伸,几乎伸到艾溪边才断。这道山梁不高,最高处也不过三四米,也不宽,最宽处不过几十米,但长度却有五里多。只因早年山上古树参天,看上去山梁就显得又高又大,当地人称之为大山,周边的田畈也随之被称之为大山畈,田畈中间的翁姓聚居村也叫大山畈了。可现在怎么看,也看不出有大山的样子了。这么一座“大山”怎么会消失的呢?村里人说,这座山上没有石头,全是黄泥,而且很细,粘性也很强。多少年来,远近村里的人不管是造房子,还是垒锅灶,都要到这座山上来取土作为刀口泥。久而久之,一道长长的山梁就被挖得断断续续的,成了一个个土墩。在农田改造时,村里人干脆就把这些土墩也给平了,成了农田。(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