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农家书屋,新农村建设的点睛之笔
2015-02-10 13:42

 

欧阳胜

“宁愿在图书馆睡觉,也不要在大街上喧哗。”盛夏某日,在某图书馆的阅览室里,我看到有人看书,也有人蜷在长椅上小憩,便在微信上有感而发地来了这么一句话。这个嘈杂的世界,太需要安静了。一个人即便是躲在图书馆睡觉,也要比在公共场所大声嚷嚷好。

在物质富裕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富有,恬静美好的书香社会自然令人心驰神往。

那天一早,冒雨驱车,自西向东,穿越拥堵不堪的杭城,急匆匆地赶到位于钱江新城的杭州图书馆。穿过那一道道书的长廊,来到二楼文献研究室,心已安静下来。之前还湿漉漉的心情,此时已云开雾散,犹如驰入了心灵的避风港,与窗外的绵绵阴雨彻底隔绝。

清茶一杯,文稿一叠,在市文广新局版权处处长应晖的召集下,首届杭州市农家书屋征文比赛悄然开评。

中午下去吃工作餐,因我坐轮椅之故,杭图的杨锐特意不走寻常路,带着大家从地下层绕行。没想到,这地下车库竟有无障碍坡道,瞬间高大上起来,倍感温馨。

饭后小憩,大家忙里偷闲地相互认识了。五位评委,有出版社资深编辑,有公益组织负责人,有网络媒体知名版主,自然还有我这个“非著名作家”。大家都很平民,很草根,无一例外的都是爱书之人。通过一篇篇征文,大家与农家书屋都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无不对其赞赏有加。

之前,笔者曾参与省作协为偏远乡村建立作家书屋而组织的捐书活动,还为外省残疾朋友管理的农家书屋寄赠过拙作。也曾听说几年前某地农村图书室刚建成,里面的书很快就被村民拿了个精光,而且都是有去无回,可我觉得尽管此举确实不妥,可喜欢书却不是坏事。这其中自然也隐含着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无书可读的尴尬。偶尔下乡,看到不少乡村经过整治都修了路,建了公园,还配备了简易的健身器材,确实干净漂亮时尚了,可仍感觉缺了点什么。

心灵的播种,与田野的耕耘同样不可或缺。在历史上,中国乡村素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但那更多的还只是富豪、乡绅的专利,而今农家书屋的应运而生,惠及的则是每位村民,不仅更接地气,自然也应更有灵气。“农家”与“书屋”确实是一种奇妙的组合,就近解决了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为他们的闲暇时光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文化选择,也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点睛之笔。持之以恒地用心经营,其对美丽新农村的建设及书香社会的营造定然功德无量。

2008年,杭州市开办第一家农家书屋,至今已有2080家,几乎覆盖了全市所有的乡村。不少农家书屋都与时俱进,配备了电脑、安装了网络,拥有电子读物、影像制品,还实现了与乡镇及县市图书馆的通借通还,率先实现了阅读的城乡一体化。

粮食养身,诗书养心。那些办得好的农家书屋已然成了寒暑假里留守儿童的“书天堂”、茶余饭后老人们的“说书场”,成了年轻人发家致富的“资料库”、农家妇女科学育儿的“好帮手”,进而成了新农村的文化阵地、新农民的精神家园……

这次征文的作者有退休教师,也有大学生村官;有农妇,也有孩童,还有文化人,他们有的是书屋的管理者,有的是受益者和观察者。这些来自乡村的应征作品体裁丰富,风格迥异,虽说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文笔略显粗糙,但都围绕着读书展开,洋溢着浓浓的泥土气息。这次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选取了一些较好的获奖文章集结成册,并没有完全按照奖项进行选择,就是为了较为全面地展现杭州地区农家书屋所取得的成绩,为了进一步促进农家书屋今后的发展,并增强农家书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自然也是为了进一步弘扬读书新风,传递追求中国梦的正能量,为新农村的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咖啡馆出来,夜色浓重,不见星光,可凉爽的空气却不经意地飘来一丝桂花香!哦,转眼便是金秋十月了,一个橙黄桔绿的收获季节……

(附注:本文为作者为《锄尖上的墨香——首届杭州市农家书屋优秀征文集》一书所写的后记,编辑时有删节。此书由杭州市文化广视新闻出版局,杭州市西湖读书节组委会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定价:18元。)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