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里陈·里钱
2016-12-05 13:29

□ 沈伟富

寿峰山(也叫肇峰山),是建德、兰溪和浦江三县(市)的界山,海拔957米,有“越中第一秀”之美誉。1948年,由里陈人陈祥领导的金萧支队第八大队与国民党部队在这里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史称“寿峰山战役”。现在还能在山上捡到当年战斗时留下的子弹壳。

寿峰山上有一条古道,是建德通往浦江的要道。在公路还没有出现之前,这条道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据说《神笔马良》的作者洪汛涛先生从浦江来建德求学,走的就是这条道;元末李文忠率兵进攻严州时,走的是这条路;一百多年前的太平军也是沿着这条古道从浦江进犯建德的。

古道通过的山岗叫谢高岭,岭上原来设有茶馆、凉亭,供行人歇脚、避风雨。从浦江过来翻过谢高岭,沿着石砌古道下到山脚,这里有个村庄叫里陈。历史上,里陈村算是一个比较热闹的村,因为从建德去浦江,或从浦江来建德,人们都喜欢在这里歇力甚至投宿。

里陈村里的人大多姓陈,他们的祖上就是从浦江那边迁过来的。据《里陈陈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年间,陈观孙从浦江翻过谢高岭来到这里,见有两条溪在这里汇合,溪水清澈,终年不断,有“两龙戏水”之象,加上山上有成片的石竹林、草榧树,于是就定居了下来。他就是里陈陈氏的始迁祖。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里陈陈氏成了这一带的望族。他们一边经营着这里的山地,一边和过往行人做生意,陈氏家族不断壮大。他们在村里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宗祠,这座宗祠由前门、前厅、中厅、后厅和寝室五大部分组成,柱子都是用当地的草榧树、樟树等,经过精工雕刻而成。村里还有星聚堂、拱星堂、陈家四合院、蒋侯皇府、太子殿、高升桥、永乐桥、永丰桥等古建筑。其中星聚堂有三进,四周有十多户古民居围着,堂内设有戏台,是陈氏家族操办红白喜事的地方。永乐桥边以前有一个叫“宜香斋”的茶楼,往来客人都喜欢到这个茶楼里喝茶聊天,其间也不乏文人墨客,故有“茶香、书香、花香、墨香”之美誉。特别值得一看的是陈家四合院。这个四合院不同于北京四合院。它的建筑格式是典型的江南风格,但又不同于徽派建筑,由前门、前天井、前厅、中厅、后厅、后天井和厢房七大部分组成。以前,这个四合院里曾开设过棉花铺、药材铺、杂货铺,甚至棺材铺等,相当于现在的超市,不仅本地人来此购物,就连梅城、三都,甚至浦江那边的人都常到这里来配货,因为这里不仅货齐,价格合理,而且货的质量好,特别是木材、药材等山货。

最让里陈人津津乐道的是,钱塘江北岸海宁陈阁老祖上是从里陈迁过去的。

陈阁老(1652—1736)即清代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转工部尚书陈元龙,世称广陵相国,亦称海宁相国、清代相国(宰相),又称阁老。在海宁有这样一种说法,说雍正皇帝用自己的一个女儿和陈阁老换了一个儿子,后来这个儿子继承了皇位,就是乾隆皇帝,因此,乾隆皇帝应该是陈阁老的儿子。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乾隆皇帝的祖上就是里陈人了。

据村里老辈人说,有一年,海宁陈家来了大队人马到里陈认祖,他们骑了一百匹马,坐了一百顶轿子来到里陈。村里不敢接待他们,因为怕他们来分田地。从此,里陈陈家与海宁陈家断了联系。

里陈外面有一个村叫里钱。里钱村人大多姓钱。钱氏家族是一个很善于经营的家族,他们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比如茶叶、草榧、石笋等,加工后卖到外地,赚取原始资本,然后到山外买田买地,置办房产,发家致富。据当地老人们说,以前,里钱人在三都马宅胡畈,甚至浦江前吴等地,都有田产。

在里钱,钱氏共有三房派,每房都造有一个漂亮的花厅,花厅前各种一棵枫树。

里钱的地势非常特别,一条清澈的溪流从村中流过,房屋沿溪而筑,溪上小桥纵横,往来极为方便。小溪两岸众山合围,把村庄牢牢地围在中央,其中有五座山的山势非常相似,看上去就像五匹骏马,马头全都朝着村庄,所以有“五马同槽”之说。

据《里钱钱氏宗谱》记载,清道光年间,里钱人钱兆榛任江苏吴县县令。有一年,钱兆榛回乡省亲,并在宗祠前和本家花厅前各竖起两根大旗杆。不久后,太平天国战争爆发,战火烧到了里钱,村里的很多民房和田契都被烧毁。钱氏在外的田产损失惨重,钱氏从此衰败,钱兆榛的官运也因此而破灭。有风水先生说,里钱的衰败是因为钱兆榛在村里竖了四根旗杆而致,理由是,这四根旗杆栓死了里钱五匹马中的四匹。于是,一些钱氏后裔纷纷外迁,一部分迁到洋尾柘溪,还有一部分迁到临安昌化。

现在,里钱村还保留着部分古老的房屋,三棵大枫树还剩两棵。里钱人依然过着山里人特有的生活。幸好里钱的山还在,里钱的水还在,遍布山垄的草榧树、石笋、茶园还在,这些都是里钱人赖以生存的根本。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