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走读三江——三江口
2017-01-09 13:36

□ 沈伟富

三江口村因地处新安江、兰江和富春江三江交汇处而得名。整个村呈东高西低的态势。村的东面是高高的龙门山,西面是浩淼的三江口。在这片区域内,散落着大坞山、徐家坞、双桥头、杨家、余家等很多自然村。

在这几个村中,大坞山在最东面的龙门山里,一条来自龙门山深处的小溪自东而西从村前流过,村民们依山而居。置身村中,放眼四周,目之所及,全是山峦,大坞山也因之得名。

在大坞山的南面,有个呈“Y”字形的山湾。这里原来是施姓人的居住地,叫施家坞。后来,徐姓人迁来,且人口不断发展,胜过了施家,村名也被改为徐家坞。也有人说,“施”与“徐”原本读音就相近,是施家讹为徐家的。

从徐家坞往外,是旧时通往洋尾、麻车及兰溪的要道。早年,要道上有两座石桥毗邻而设,桥头有一小村,村名就叫双桥头。

最西端的江边有个杨姓人居住的小村,叫杨家,村里人自称是杨七郎的后裔。他们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村居住,是因为这里正对着城(梅城)西的七郎庙,时时都在杨七郎的庇佑之下。

余家在富春江南岸的一个山坳里,与杨家毗邻,是余姓人的聚居地。因为地势相对较低,上世纪60年代末,富春江水电站蓄水,全村人口外迁,留下一村的空房。1969年,政府要求散落在江上的渔民上岸定居,这些空房就成了渔民们的暂时住房,村名也改为渔家(也叫渔业村)。这批渔民也就是我们熟悉不过的九姓渔民。在建德范围内,这里是安置九姓渔民最多的地方,有两百多人(大洋百人左右、梅城不到百人)。

如果按照最传统的说法:九姓渔民是被朱元璋贬到水上的陈友谅的部属后裔,那么严州城外的这批渔民已经在这一带水域生活了600多年。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岸上人相比,他们有很多个“不准”:不准上岸定居,不准读书应考、不准与岸上人通婚,甚至不准穿鞋等等,其社会地位之低,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清同治五年(1866),严州知府戴槃见他们生活之疾苦,奏请朝廷恩准,废除了所有的“不准”,准许他们上岸,与岸上人享有同等的权利。但由于条件所限,一百多年来,这些渔民的生活状况并未能彻底改变,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人民政府才把他们完全请上了岸,过上了与岸上人同样的生活。

那么,三江口村的九姓渔民当年的真正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听听一些老渔民的回忆吧。

所谓九姓渔民的“九姓”,是指陈、钱、许、袁、孙、何、叶、李、林。如今在三江口村居住的,只有陈、钱、许、袁、孙五个姓。在上岸之前,他们往来于杭州、桐庐、梅城、兰溪、淳安、安徽等地,以捕鱼、运输、放排等水上作业为生,而以捕鱼为主。他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流动性强为劳动特色,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在新安江、富春江两座水库都没有建造之前,他们除了能捕捞到常规的一些淡水鱼之外,还能捕捞到诸如鲥鱼、刀鱼等珍贵鱼种,至于捕些河鳗、河蟹、河虾等,那是稀松平常之事。

船上人(岸上人这样称呼他们)自有他们的一套生活方式。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工具。一户渔家,最少得有一条船,劳动、生活全在这条船上。稍好的渔家,则有两条,一条生活用船,吃喝拉撒全在上面;一条用作劳动(以捕鱼为主)。家里人口多了,儿子长大要成家了,或者原来的船破旧了,那就要考虑造新船了。和岸上人造房子一样,船上人把造新船看成是一件大事。东家买来造船用的木料、桐油、石灰、麻筋(一种树根的皮)、船钉等之后,旁人会主动前来帮忙,拉钜的拉钜,扎船篷的扎船篷……大约二十来天后,一条新船差不多就能造好。这时,东家买来猪头、面条、酒等,然后在江边摆好一张桌子,把猪头、面条、酒等摆好,举行一个祭江仪式。大家面朝江水,焚香跪拜。完了之后,在阵阵鞭炮声中,大伙一起把新般推入江中……这天晚上,东家再请参加过造船的人在这条新船上吃一餐,以表谢意。

除造新船要祭江外,船上人还在年前、年后各进行一次祭江活动。一般小户人家在年前(农历廿七八九)祭江,相当于岸上人的还年福,而大户人家则在年后举行,他们把本家族的船全部集中在一起,由家族中威望最高的人主祭。仪式完成之后,各自又把船撑走,开始新的一年的捕鱼作业生活。

至于船上人的婚礼,大家都非常熟悉,就不在此多说了。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