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风情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副刊风情

微信扫一扫分享

洋溪(下)
2018-04-23 11:14

徽州会馆里供奉着孔子和朱夫子(朱熹)的像。朱熹(1130—1200),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的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圣人。

朱熹十九岁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曾为宋宁宗皇帝讲学。著述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因为朱熹的祖籍是徽州府婺源县(今属江西省),所以徽州人都把他当作自己的先师,常与孔夫子并祀于各地的会馆中,一为保佑他们在外平安,二为保佑生意兴隆,三为保佑他们的子弟读书有成。直到民国后期,洋溪街上的徽州会馆里还有一位徽州籍的女先生在坐馆,教徽州子弟(也有别的子弟)读书。

为了安全,徽商们出资,把整条洋溪街用高墙围了起来,被高墙围起来的洋溪街就像一座小小的城池,“城池”的东西北三面都有“城”门,其中东面的“城”门最漂亮,叫“东华门”,只有南面临江处以埠代门。一到夜晚,有专人在街上、埠头上敲更巡逻。

街的东头还有一座建筑宏大的周宣灵王庙。

周宣灵王,是民间传说中掌管风雨的神,旧时为钱塘江上“九姓渔民”所崇拜的行业神祗。周宣灵王本名周雄,南宋宁宗和理宗时杭州(今富阳渌渚)人。

周雄从小受父母的正确教导,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遇事明理,乐于助人。有一年,杭州一带发生瘟疫,夺走了他父亲的生命。周雄从小与母样相依为命。他立志学医,救治像他父亲那样的病人。母亲生病时,他日夜护理。为了母亲,他三九严寒冰天雪地破冰捕鱼。同时,他四处奔走,寻求方药,并对天祈祷,愿减自己的寿以增母寿。

周雄一心为民,为家乡人除虎患、消虫灾,治病就救人。可是,一次外出,遇飓风船翻而卒,年仅二十四岁。

周雄在短暂的有生之年,尽孝尽忠,做了许多感动天地,有益社会,有利于民众的事,他是传统孝道的代表,他的家乡渌渚为他建庙祭祀,以弘扬孝道。

南宋以来,建周宣灵王庙的风气从富阳渌渚一直向四周扩散,整个钱塘江流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梅城三元坊附近就有一座。洋溪街上的周宣灵王庙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上了年纪的洋溪人都还记得它,尤其是每年三月十五庙会的盛况。

庙会的前一天,人们纷纷来到庙里,先向周宣灵王像焚香朝拜,然后把庙里庙外打扫干净,把周宣灵王像擦拭一新。三月十五一大早,街上(也有很多附近的信众)的人都涌到庙前,几个青壮年把周宣灵王像用红布包起来,然后抬出庙门,抬到庙东江边的一块草坪上(现一江春水小区沿江一带)早已搭好的一间草棚里,人们把整鸡整鱼整猪整羊一并供奉在神像前,接下来,草棚前有两个戏班开始上演七天七夜的对台戏,街上家家户户也摆七天七夜的酒,招待熟悉或不熟悉的亲友。在这七天七夜的时间里,整条洋溪街沉浸在一片热闹、祥和的节日气氛中。

说起这样的节俗,洋溪街上还有很多,比如正月十五拧龙灯。洋溪街上的龙灯是节龙,每家一盏,平时归各家保管。正月十五晚上,每家一人,带上各自的灯,到周宣灵王庙里起灯,然后在街上舞,第二天往上舞到焦山一带,第三天往下舞到青龙头以下与下涯交界的地方,每到一处,家家都摆起糕点果盘,燃香点炮,以示迎接。

再比如八月十五拖稻草菩萨。扎一稻草菩萨,上面坐一人(可打扮成孙悟空、诸葛亮等形象),由几个人在前面拖。因洋溪街高低不平,而且有些地方还有石阶,拖起来很是不便,但乐趣也更足。做这种游戏的以青少年为主。这种游戏在梅城街上也有,只不过梅城街上不用稻草,而用破缸片。

一百多年前,太平军石达开部在败退四川前,曾驻军洋溪。由于补给不足,太平军四处抢掠,杀人无数,洋溪街上生灵涂炭,一片萧条。乱后,虽有恢复,但毕竟元气大伤。到了上世纪中叶,日军攻入洋溪,又是烧杀抢掠,洋溪街一时成了无人街。日军走后,逃难的人回到街上,但见整条街已成了废墟,一幢幢华美的徽派建筑,除了陈家的一幢外,其余的全都毁于日军的火把。在之后的恢复中,洋溪街上再也没有建过一幢有天井有马头墙的徽派建筑,而是清一色的两层木板门面店房。这些木板门白天卸下开张,晚上装上打烊。这样的情景直到本世纪初才彻底结束。洋溪老街已经走入了历史的隧道,它的东边已经建起了漂亮的住宅区,原来往在街上的很多老洋溪都住进了现代楼房。但是,还有一些爱怀旧的老人常回到老街上去走走看看,到江边去重温儿时的记忆……(全文完)

(记者 沈伟富)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