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时政要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霜重梅更红——转型升级的梅城诠释
2013-02-27 08:32

   编者按

从自行车业到低压电器块状经济,再到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梅城镇在获得先发优势的同时,也为发端于草根创业激情、以块状经济为特征的我市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范本。然而,低小散困局,外部市场的逼仄,内部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倒逼着梅城行进在转型升级的通道中。日前,本报记者实地调查该镇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解读梅城镇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梅城,一座远去的州城。

千年州府地,半朵梅花城。这州府自唐代始,连绵一千多年,留下了璀璨的历史文化;这半朵梅花,在历史的长河中傲霜斗雪,浓浓地开了千年。“千车辚辚,百帆隐隐,据钱江之上游,为鸥歙之达道。”几年前浙江省档案馆出版的《浙江二十世纪图鉴》中第一幅大照片,就是清末严州府城十字街头牌坊的照片。北枕乌龙,南襟三江。梅城,这座我市千年古镇拥有数之不尽的历史荣光。

当前,梅城镇在破与立中前行,正阔步行进在建设经济重镇、旅游强镇、文化大镇和建德副中心城市的道路上。2012年,梅城镇工业经济总量首破100亿大关,涉及工业、新农村、城镇建设和民生等多领域的三大项目、四大建设和五大提升工程正有力推进,5.5万梅城人民负重争先,擂响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发展强音。

■梅城求索,疏导“低小散弱”堰塞

梅城的工业经济发展过程,是我市工业发展上下求索的典型样本。梅城工业可追溯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那时,国营性质的自行车配件行业成为梅城当时工业的主要形态。那时的自行车配件行业,可以生产除轮胎以外的所有自行车配件。和自行车配件行业一样,彼时梅城的仪器仪表行业在我市也颇有名气,杭州电表厂、星火仪表厂、电子管厂等企业,在建德很多人的脑海中至今依然留有印记。尽管之后的改制等原因,绝大多数企业已湮灭在时间的烟尘中,但正是这些工业经济的星星之火,使得梅城镇的工业发展获得了可贵的先发优势。

上世纪80年代初,梅城的低压电器行业开始起步。那时,在梅城的顾家,工人们在小作坊甚至露天场所,生产一些粗简的低压电器产品,并慢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到了90年代,低压电器成长为梅城镇三大行业之一,吸引了众多的从业者和工人就业,形成了低压电器块状经济雏型。2001年,梅城镇实施工业经济跨江发展战略,启动南峰和葛家工业功能区建设,低电器行业开始出现集聚发展的态势,低压电器块状经济正式形成。

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发展,梅城低压电器块状经济已经成长为拥有企业约300家,总量近30亿,用工人数近万人,具有较高研发、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产品从原来单一的仪表和铁壳插座产品,发展到今天的万用多功能插座、电线电缆、胶枪、电动工具、仪器、仪表漆包线等十三个系列产品。培育出勇华、科龙、万家、科达、欧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低压电器的产业链被不断拉长,带动了模具制造、塑料制造、冲压、包装等相关产业的生成和成长。

显然,对梅城而言,占其工业总量1/3强的低压电器块状经济,具有重要地位。该块状经济对梅城镇做大工业经济底座、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增加税收和就业、强化发展信心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链接1】五星车业:描绘企业的“微笑曲线”

和梅城工业发展历史颇有渊源的建德市五星车业有限公司,成长为一家专业生产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配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不仅与东南大学合作成立“东南大学-建德五星机电工程研究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使企业在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获得了良好的技术优势,拥有了五十多个有效专利。先后获得了省高新技术企业、省专利示范企业等称号,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其技术中心成为浙江省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010年6月,该企业在杭州创建五星车业(杭州)创新设计研发中心,着力引导企业由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两端攀升,描绘企业及其产品的“微笑曲线”,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沛的推力。

然而,与其他块状经济一样,不断发展中的梅城低压电器行业也遭遇到了“成长的烦恼”。烦恼,来自“近30亿总量中,最大的低压电器企业年产值仅1.3亿元” 的挑战;烦恼,来自“数量在天花板上、利益在脚底板下”的低附加值尴尬;烦恼,来自“行业九成以上是贴牌加工企业,为人作嫁衣” 的严峻现实。

“曾几何时,成立于1995年的公牛电器仅仅是替梅城低压电器做配套的企业,很不起眼。但就是这个公牛,它现在一个企业的产值,几乎已是我们低压电器块状经济的全部总量。”梅城镇工办一位工作人员的话充满了危机感、紧迫感。

挑战与机遇,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2008年,一场历时3年多,涉及产品质量、研发设计、平台建设、品牌创建、集聚引导、科技导入等多方面多领域的低压电器整治战役在梅城拉开序幕。这是一次传统产业面临多种“坏因素”叠加背景下的突围,更是一次梅城工业经济存量转型升级的可贵实践。

3年多的破与立,低压电器块状经济解开的是低端依赖的路径,打破的是“低小散弱”痼疾,确立的是行业、企业及其产品的质量、品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3年多的时间里,梅城镇一手抓引导低压电器行业向工业园区发展,行业集聚效应日趋明显;一手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有效增强行业的研发、设计、检测等多种能力。低压电器研发中心成功创建,为行业提供项目规划、技术支持、知识产权托管等全方位服务。联合行业协会,组建了建德市低压电器产品检测中心,仅检测设备的投入就达700多万元,已免费为数十家企业提供检验测服务,节约行业重复投入达3000万元,每年可降低行业的检测成本200万元。

一手着力存量的转型升级,一手抓政府服务,低压电器块状经济这一传统产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推力。

【链接2】万家电器:从“铺摊子”到“爬梯子”

建德市万家电器电缆有限公司在发中确立了量质并举的发展模式,逐步成长为我市低压电器龙头企业、杭州市高新科技企业和省出口产品一类企业。该企业在重视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快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步伐,其蓄电池充电电缆被评为杭州市名牌产品。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达20%以上,并成为《道路车辆蓄电池充电电缆》国家标准的主起草单位。

从先期“铺摊子”量的扩张,到“爬梯子”注重质的增长,强化研发、技术和品牌的创新,万家电器是梅城低压电器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行业整治还是转型升级,低压电器行业这几年都在做减法,有人担心这会对梅城工业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事实证明,这一担心是多余的。去年,整治后的低压电器行业不降反升,增幅远远高于全镇工业经济的平均增幅。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的发展获得了创新、科技、研发、设计和品牌等新动力。”梅城镇分管工业的领导这样说。

■梅城隆起,大平台集聚效应凸显

一位主管工业经济的镇干告诉记者,对梅城而言,低压电器块状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但这不应该是梅城工业的全部,必须引进新产业、新企业和新项目,走以大平台承载大项目、大企业、大招商的工业经济发展之路,实现梅城经济的真正隆起。

——大平台是载体。

作为省级中心镇和我市工业重镇之一,梅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两轮驱动”正如火如荼。新安江南岸的马南园区和北岸的梅城新城,隔江相望的两个大平台遥相呼应,描绘着梅城科学发展的美好愿景。

【链接3】工业平台:大手笔下的大开发

1993年,梅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正式起步。2001年,利用严州大桥开工建设的有利时机,该镇开始实施“保护古城、跨江发展”战略,并建立梅城工业园区。2002年,调整了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调整后的工业园区面积达7500亩,分为顾家、葛家和联红三个区块。2009年,启动五马洲区块建设,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同年,梅城工业功能区更名为杭州马目-南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我市“一区一园四区块”工业经济生产力布局中的重要一极。至此,梅城工业经济发展进入集聚、集约、园区式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梅城镇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园区拆迁30户,平整土地300亩;姜山路延伸段、五马洲路建设顺利实施,管委会大楼建成并启用,检测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相续建成,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链接4】梅城新城:小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按照省、杭州市培育小城市和我市打造建德副中心城市的要求,作我省首批中心镇,梅城提出了保护古城、建设新城的战略目标。梅城新城地块位于梅城镇城西村,规划总范围3.28平方公里。按照新城控制性详规,征地、房屋拆迁正有序推进中。一期启动区块已与杭城投达成合作,合作的主要内容为市民服务中心、中学、28万方的安置房、江滨公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等。目前,江滨公园、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正扎实推进中。

——大产业是核心。

去年,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外贸受阻、内需不振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的背景下,梅城镇依然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全镇工业销售产值首破100亿元,全年实现规上企业销售产值49.98亿,同比增长7.9%;外贸出口12350万美元;招商引资到位内资4.55亿元,完成年计划130%,外贸9万美元;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7.8亿元,完成年计划106%;新产品产值率23.4%;新增规上企业7家,新增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1家,申请专刊120项。

在100多个亿的工业销售产值中,规上企业销售产值达49.98亿元,接近工业总量的50%。这表明梅城工业经济大产业战略已初显成效,工业经济已呈现出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和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仅工业园区就集聚了低压电器、自行车配件、五金工具、仪器仪表和精细化工五大区域特色产业。而向园区集聚的产业中,一些产业如低压电器、精细化工等块状经济正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链接5】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业:硬约束“逼”出新机遇

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行业一直是梅城的支柱产业,现有企业9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行业年产值超过25亿元。宏观政策的硬约束,使其实现从化工原料到精细化工,再到生物医药的华丽蜕变。通过产品更新换代实现转型,通过技改搬迁实现转型,这是梅城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行业广大企业家的共识。杭州福斯物药业有限公司,已成功开发出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多个产品先后被认定为杭州市、浙江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其“杭州市天然药物技术研发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研发中心。在马南园区五马洲区块,建业有机、建业热电、格林香化均已顺利落户,深蓝科技、兴平科技等企业也开工在即。

——大项目是带动。

既要低压电器行业的“铺天盖地”,更要大项目、大企业的“顶天立地”。梅城镇党委、政府紧揪住项目这个工业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不放,着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引导传统产业低压电器业破解低小散困局,走质量、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之路。二是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着力做优工业经济的增量。三是发挥各个区块优势,实现一、二、三产的全面突破。

去年,该镇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的同时,有效发挥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园的集聚作用,着力引进了一批先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目前,央企华东勘测设计院的拓溪山生态农业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蓝地球微粉新材料项目、赖茅现代高新农业旅游休闲和酒文化产业观光循环经济项目、杭州市城投集团梅城新城建设项目、新城整体配套项目、深蓝轻纺科技、梅城世贸大酒店主楼项目等一大批事关梅城未来发展的项目正在有力推进中。

【链接6】央企项目携手新农村,生态“树”结出富民“果”

以“三江两岸”、生态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引进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让生态“树”结出富民“果”,这是梅城镇党委、政府“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

去年5月,该镇和央企华东勘测设计院柘溪山生态农业项目正式签约。根据协议,该项目将建设成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典范,有力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项目总投资额1亿元,一期投资3000万元。紧随其后,去年10月,该镇和国酒之父赖茅的现代高新农业旅游休闲和酒文化产业观光循环经济项目被正式确定,有望成为浙江乃至全国大型现代化环保农业综合的开发示范项目。

去年该镇实现农业总产值3.3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收入12382元,同比增长16.1%。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

——大企业是龙头。

在梅城低压电器块状经济中,一批如勇华、科龙、万家等龙头企业群体已经形成。在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领域,建业有机、五星化工、格林香化、福斯特药业等龙头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在新材料方面,蓝地球微粉正引领梅城新材料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链接7】建业有机:三江口驰出的有机胺巨轮

目前,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原建业有机化工和原更化化工两大生产厂区和杭州更化化工、江苏泰州建业化工两个全资子公司。已成长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低碳脂肪胺生产基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企业被认定为浙江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有机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生产经营范围从有机化工延伸到无机化工领域。2012年,建业有机产值高达15.7亿元。

按照市委、市政府化工企业“退城进园”的决策,去年建业化工整体搬迁至马南园区五马洲区块。该项目占地487亩,建设投资为6.32亿元,预计今年4月试生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36亿,年均利税3.68亿元。

“四大”建设是梅城经济发展立足当前、谋划未来的突破口,是实现梅城经济板块隆起目标的重要基础,是梅城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思路、大手笔、大动作。

梅城镇党委、政府负责人认为,梅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四大”引领转型,也需要量大而广的中小企业繁星满天。过去小,是梅城开放搞活的必然产物;现在大,是梅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需求。由小到大,梅城腾出的是“低小散弱”,换出的是“高新优强”。

【链接8】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外部环境有效改善,千年古镇展新姿。去年,总投资370万元的入城口道路、绿化和景观改造扎实推进;投入140多万元的南峰塔、北峰塔和严州大桥“两塔一桥”亮灯工程如期完成,并于今年元旦亮灯;一期投资470万元、长一公里的南峰沿江景观带顺利完成,古城城墙保护投入400万元,已完成60%;高标准、低造价的亲水平台(江滨公园)建设投入220万元,已完成80%;到玉泉寺的道路绿化、路灯投入100万元;拆除网箱3200多只,砂机码头9处,“三江两岸”有效推进,成效明显等。“休闲锻练的地方有了,梅城城市建设有新变化了。”老百姓和投资商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为改善外部环境,提升品质,节约费用,镇党委、政府从主要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既当指挥员又做施工员。比如,在建设江滨公园等工作中,镇主要领导每天跑工地、做协调;在“两塔一桥”亮灯工程建设中,即便小到电缆电线的购买镇干部都亲历亲为。干部的辛苦指数不仅换来了高品质的外部环境,更换来了老百姓的口碑和幸福指数。

文脉汤汤,秀山丽水。乌龙巍巍,三江并流。

梅城镇创业创新智慧离不开5.5万梅城人民,离不开产业、企业和经营者,更离不开可贵的梅城精神: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开放精神,自我纠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场的思变精神,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今天,梅城正处于“十二五” 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处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坚信,凭依梅城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梅城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以更强健的体魄劈波斩浪,驰向更美好的明天。

■记者观察

●当前,梅城镇正处于十年磨一剑的关键阶段。工业平台建设、老城保护与新城建设、新农村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集聚、高新产业引进等多方面工作,至少要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破蚕成蝶。而以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开放精神、自我纠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场的思变精神、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为内涵的梅城精神,将是梅城末来发展的永恒动力。

●和其他镇街相比,梅城经济发展拥有先发优势,且经济内生活力充沛。在保持这种先发优势,进一步激活内生活力方面,梅城镇的经验和做法可圈可点:一是以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来激活内在的能量和荡涤“低小散弱”痼疾。二是以化大力气培育生物药业、新材料等产业,来解决其存在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三是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来嵌入如蓝地球微粉科技、深蓝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培育高新产业集聚区,使之成为助推发展的新引擎。

●梅城经验和做法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在牢牢抓住工业经济这一龙头经济、第一经济的同时,以工业思维谋划“三农”的实践。无论是央企华东勘测设计院携手梅城的新农村建设,还是赖茅的现代高新农业旅游休闲和酒文化产业观光循环经济项目,体现出的都是梅城镇党委、政府以项目尤其是大项目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业思维。这一有益实践,对该镇“三农”发展乃至我市农村经济发展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犹如沼泽上的舞蹈,一不小心就会掉入陷井。作为首批省级中心镇、杭州市十大新型中心镇和我市副中心城市,梅城镇应高度重视城市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以古严州文化为依托的文创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把梅城真正建设成为文化深厚、产业丰满、经济发达、动力充沛、配套完善、幸福和谐的我市新型副中心城市。

(记者 翁伟先)

 

责任编辑: 余锋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