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新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卫生健康新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正确认识、积极预防“心脏性猝死”
2013-03-27 19:55

 

前不久,我国“歼十五”战机项目负责人罗阳在随辽宁舰出海训练归来后,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在建德,市体育局干部郑某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杭州市市长邵占维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不幸去世,上述三人都正值五十多岁,因突发心脏病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近日,记者走访了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市心血管学科带头人、副主任医师傅丽萍,向她了解预防“心脏性猝死”的知识。

傅丽萍告诉记者,“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在急性症状出现后一个小时内突然意识丧失的一种自然死亡。据了解,心脏病是人类“第一杀手”,我国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10秒钟就有1人被心血管疾病夺去生命,而“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其中男性高于女性。

“心脏性猝死”的原因有哪些呢?据了解,主要是冠心病(最常见)、心肌病变、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电生理异常、结构性病变,其它还有大块肺动脉栓塞、急性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分离、人工心脏起搏器故障。那么,哪些不良生活方式会造成“心脏性猝死”?据傅丽萍分析,一是工作压力大:精神压力导致内分泌失调,殃及睡眠和食欲;二同时成为高血压、颈椎病、糖尿病、心血管病高发人群;三是生活不规律,为了熬夜就抽烟,加剧了心脑血管病发生;四是经常吃快餐,不健康饮食。她认为,社会中坚层的发病“同本不同标”,病情各异,病根就是:高强度脑力劳动+ 运动缺乏+ 营养不均衡+ 精神压力=生活方式疾病。

心肺复苏开始得越早,抢救成功率越高。傅丽萍说,心跳呼吸骤停一分钟内——复苏成功率接近100%;4分钟内——约50%;4—6分钟开始——10%;超过6分钟开始——约4%;10分钟以上——几乎无存活的可能。看来,发现“心脏性猝死”病人,急救得越早越好,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心肺复苏按压。

傅丽萍医师介绍,控制心肌梗死的源头,主要有以下五项措施:一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二是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严格控制血压;三是坚持降低胆固醇和戒烟;四是合理饮食和控制糖尿病;五是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

(记者 王庚鑫)

责任编辑: 余锋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