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服务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民生·服务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与这座城市共成长,高温下,他们挥汗如雨
2011-07-19 19:54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天不亮就起床,夜幕下才正式歇工。在简易的工棚里,他们睡的是木板床,吃的是简单的饭菜,一包低档香烟、一块甘甜西瓜抑或一瓶冰镇啤酒,就成为了他们最大的享受。为了家人,他们辛勤劳作并省吃俭用,毅然擎起如天的责任。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建筑工人,在挥汗如雨中,他们与我们这座城市共成长。

 

 

 

日前,记者走进他们这个特殊群体,亲身体验他们作业和生活中的苦与乐……

一天12个小时待在工地上

今年60多岁的老曾,是新安江某建筑工地的一名施工员兼带班,负责联系工人和分配工作。

早上5点,天刚蒙蒙亮,老曾就起床了。一番打理后,他骑上摩托车就匆匆地往工地赶。这时候,工地上负责接送本地工人上班的专车也出发了,大约6点半,这批工人也就到了工地。

联系好工人、分配完工作和备齐材料,直到安排好一切并确保工地施工正常后,老曾这才去吃早饭。有时这样的工作一拖就到了中午,所以老曾经常是早饭跟午饭一块儿吃。

中午时分,抓住歇工间隙,老曾开始在建筑工地简易的工棚里打起盹来,虽然此时的气温不断攀升,但老曾似乎浑然不觉,依然睡得很香。到了下午1点半,随着一声急促的闹铃声,老曾蹭地从木板床上弹起来,是时候开工了。

在炎热而又刺眼的阳光下,老曾望了望设在高坡处的工地,提起双腿就爬了上去。工地上有很多石块,有大有小,但都是一样的尖锐。在走过一条很陡很窄的小路后,老曾来到了一个钢管搭成的支架上面,这里仅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毛竹片,电钻工人就站在这样的作业面上打钻,旁边还有几个工人在挖土。而在一旁的泥地上,静静地躺着一瓶雪碧瓶装的白开水,树上还挂着一块用来擦汗的毛巾。

敦促完工作,老曾就下了山,随后拐进一个简易工棚,掏出一支香烟就抽了起来。老曾告诉记者,他的烟瘾挺大,一天要抽上两三包。

抽完烟,老曾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另一个工地。那个工地正在做边坡治理,几个建筑工人头戴安全帽,脚穿军绿色橡胶鞋,一身泥一身土地正在忙碌着。其中几个工人还挽起了裤腿,像壁虎一般抓着钢管爬上爬下。

3点15分,天下起了小雨。这时有个工人说了句“下雨了”,接着又继续埋头工作。

已经下午4点了,老曾又匆匆地去了项目经理办公室。看来今天不到6点之前是不会下班了,老曾这样告诉记者,其实他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是在工地上度过的。

 

 

工地在哪里,家就安在哪里

老徐是负责看管工地的,吃住在建筑工地的工棚里。用他的话说,工地在哪里,家就安在哪里!

老徐说的工棚,其实是一个用毛竹片搭成的临时小屋,屋子虽小,但里面放满了东西。在屋子的一个角落里还摆放着一台冰箱,那是老徐从家里搬来。他说,夏天到了,吃剩的饭菜和水果都可以放在里面,省的浪费。老徐睡的床是由几块木板拼起来的,床尾摆着一个小巧的电饭煲。旁边是一个杯子,里面悬浮着一些嫩绿的茶叶。

见老曾来了,老徐连忙抱出一只小西瓜,拿着小刀切成几大块,先拿起一块给了老曾,又捧起一块给记者,同时热情地给我们递来一个小脸盆,而他自己却拿了一块西瓜蹲在门口狼吞虎咽地啃了起来。

在一番聊家常式的交谈中,记者得知老徐年轻的时候就去过很多地方的建筑工地工作过,远的有上海,近点的有杭州、宁波、绍兴等地。

虽然工作辛苦,但一提起他的一双儿女,老徐的脸上满是一种自豪的表情。

 

 

在一幢正在建造的楼房底层的一个小房间里,老徐和一名建筑工人开始围坐在一张小桌子旁吃起中饭。桌上摆了一只大碗,里面装着鱼块,另一个大锅里装着霉干菜烧肉,还有两瓶千岛湖啤酒。老徐一边喝着酒,一边用筷子挖着咸鸭蛋,还不忘拿起桌上的瓶盖,看看有没有中奖。他很有经验地告诉我,这啤酒要不一瓶没奖,要不就都是奖。

旁边的建筑工人是大慈岩人,他和老婆都在这里工作,晚上就住在工地上。今天他休息,老婆上班,于是下厨做了两个好菜。他笑着对记者说,那个做菜用的电炒锅已经用了19年了,比他儿子还大。灶台旁摆着两箱啤酒,上面搁着一把电风扇。记者问他在工地上吃住热不热,他说还好,就是蚊子多。说话间,老徐在旁边已经拍死了两只蚊子。

这名建筑工人还告诉记者,他是跟着工地走的,工地在哪,他的家就在哪,这样还省了一大笔房租。

记者 胡晓坤 实习生 洪丹

责任编辑: 周碧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