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服务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民生·服务

微信扫一扫分享

我市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打造养老服务业新常态
2016-03-09 17:06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等特征愈加显现。如何让老年人有尊严地养老、如何让养老问题不再沉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问题。

我市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县级市,截至2015年底,我市共有老年人口约11万人,占总人口的21.44%,超全国平均比率近6%。

为解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社会化养老需求,满足各类养老需要,我市按照“突出产业属性,培育市场主体,促进融合发展,提升为老服务”思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同时,我市结合自身特色,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丰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多举措助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打出一记漂亮“组合拳”。

开门办院大升级,贴心政策助发展。2011年,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意见(试行)》,明确加大对养老机构的税费优惠支持力度,降低准入门槛,对筹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注册资金不低于20万元(其中村和社区办养老服务机构放宽至10万元)。2015年6月,我市开展“一院一策”专项整治,每月发布《关于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一院一策”专项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并简化设立许可办理条件,已有14家养老机构取得设立许可。

探索公建民营、民建公助新路子。摒弃以往公立养老院获得政策倾斜大,但经营弊端繁多,效率上打折扣等旧方式。采用公建民营的方式,通过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运营,支持公建民营机构发展。我市李家镇沙墩头村养老服务中心作为首批“试水”公建民营模式的养老机构,并于2015年10月建成运行。同时,积极探索民建公助新路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产业,政府负责兜底,民办养老机构负责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标准的社会化养老多层次需求,政府给予建设补助、运营补贴,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德市乾潭福利中心和大同镇颐养院率先采用了民建公助模式,为民建公助新路子的探索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多类型协同发展,分层次满足所需。为满足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对养老的不同需求,我市计划逐渐形成普通养老机构占主导、高端养老机构为补充,生活照料型占多数、医养结合型稳增长的“橄榄型”健康发展模式。为改变以往社会办养老机构规模小、设施差、护理不专业等弊端,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化养老的需求,我市利用现有卫生院等医疗资源,新建“医养护结合”型民办养老服务机构2家,一方面解决了普通养老院医不能养,养不能医的困境,另一方面盘活了基层闲置医疗资源,对养老机构的未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此外,建德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突出乡村、田园、静悠元素,推动乡村优势与健康养老融合发展,规划在大洋镇高垣村、三河村、寿昌镇河南里等环境优美的乡村建设高端养老服务综合体,在满足当地高端养老需求的同时吸引市外具有较高消费能力和养老要求的老年人入建养老。

升级护理水平,巩固护理队伍。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自2013年以来,建德市民政、总工会、妇联、人力社保等部门,积极组织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培训护理人员160余人次。2013-2015年连续三年开展“养老护理知识技能进万家”培训活动,相继培训失能、半失能家庭护理员10800余人,下发相关《家庭护理员操作手册》及《浙江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11000余册。鼓励卫校、职校、成人学校开设养老护理相关专业,开展中介、家政、护理等人才培训,有效拓宽护理人员培养途径。逐步推行持证上岗、按级取酬制度,不断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巩固提升现有护理员队伍,吸引更多年轻专业型护理人才。(通讯员 张琳)

 

 

责任编辑: 蔡志荣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