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旅游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商贸旅游

微信扫一扫分享

新华视点:创新少年为何被拒大学门外?
2006-07-26 10:06

 

<v:imagedata

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新华网济南7月26日电(记者张晓晶 邬眉 杨越)一位获得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大奖的学生,今年高考以379分的成绩被淘汰出局。这种结果在现行高考制度下似乎是公平的,然而许多人都为他感到惋惜。事件的主人公--18岁的山东考生潘立群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许多人在思考:社会比较认同的高考制度,如何体现对创新发明价值的认同?“一考定终生”的人才选拔模式,会不会将像潘立群这样更多的创新少年拒之门外?

    “鼓励创新”不应该仅成为口号

    2006年4月20日,丹麦。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潘立群带着他的发明,与其他的国内选手一同参加国际中学生创新成果展评。

    潘立群的项目令人眼前一亮,被授予最高奖“最佳国际优秀项目奖”,成为本届创新展评中获此殊荣的唯一的中国选手。

    这是一个可以解决色觉障碍者驾驶车辆时分辨交通信号灯的发明。2005年4月,马上就要升入高三的潘立群,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了解到全国色障患者有近6500万人,因为色障,他们不能考取驾驶执照,有的甚至连过马路也成问题。

    能不能发明一种交通道路信号灯解决色障者的识别问题?就是这个偶然的发现,点燃了潘立群创造的火花。在得到学校指导老师的认可后,潘立群正式开始攻关。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到马路上研究各种信号灯的闪烁规律,上网搜寻国外相关的研究报告,后来,又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去了解色障者和正常人的异同。半年后,潘立群终于拿出了设计产品:他通过改变电路,在红灯中加入“X”图形,在黄灯中加入“-”图形,绿灯保持不变。这样,红灯亮时“X”同时闪烁表示禁行,黄灯亮时“-”同时闪烁表示等待,绿灯不变表示通行。这使得色障者也可以通过灯的闪烁和图形识别来看到“红绿灯”。

    潘立群的发明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赏:这个看似简单的发明,不是难在电路设计上,而是难在设计思路的创新上。首先,它符合各国信号灯的使用惯例和有关的国家标准,而且不需要增加成本;其次,它既不影响大多数人的使用,同时又能满足色障者的识别需要。项目有广泛的实用性并具备推广价值。

    为了这一发明,潘立群花费了大量时间,这对即将冲刺高考的学生来说,可以说是一次冒险。果然,创新的快乐很快被沉重的心情所代替――潘立群高考落榜了。

    不甘心的潘立群,尝试着向北京、天津、江苏、广东等地一些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推荐自己,但这些高校的自主招生多在每年三四月份就结束了,尽管他的发明引起了一些高校的兴趣,最终因为各种规章制度,没有一所学校敢破格录取他。

    潘立群的爸爸无奈地对记者说:“儿子为搞这个发明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想起来令人寒心。”

    奖励发明的科技创新大赛变味了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尹传瑜介绍说,现在学生从小学起就接受应试教育,科技创新意识普遍薄弱。每年一次的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只有少数学校、少数学生参加,成果水平普遍不高,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更少。

    据了解,我国的高考制度对发明创新能力突出的学生也有所考虑,例如,按有关规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可以获得免试上大学的资格。可是这一政策限制条件多、涉及面很小,一般只适用于在高一或高二搞出发明成果的学生。

    尽管潘立群在今年4月获得国际奖项之前,已经获得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但因为全国比赛是在八月份举行,届时已经高中毕业的潘立群,不可能获得保送机会。

    潘立群十分坚定地告诉记者,他开始着手搞发明时,就已经知道不可能获得保送资格,但他认为这个发明能给别人带来帮助,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不后悔,如果只为了获得上大学的机会而死读书,那会很压抑。”

    据知情人士透露,从2001年开始科技创新大赛与高考挂钩,大赛本来是为了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搞发明创新,但是为了获奖得到免试上大学的资格,有的家长花钱请教授指导,有的花10万元、20万元买项目,千方百计把科技创新大赛当作跳板。曾有高二学生的家长愿意出钱,要求挂名潘立群的发明。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慢功夫,最好不与高考挂钩。这种应试型的创新已经违背了初衷,出不了发明家。教育部曾经规定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加20分,在山东加20分就会前进10万个名次。由于部分省评出的一等奖数量太多,今年教育部取消了这项政策。”这位知情者说。

    潘立群的爸爸深有感触地说,鼓励青少年创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当前的激励政策已将创新功利化。应当由国家成立一个独立的评审委员会,科学公正地评审学生的创新成果,大学根据评审结果进行自主招生,以避免创新中的腐败现象。

    如何为创新少年打开“绿色通道”?

    在大力提倡创新精神的今天,富有创新能力的山东学子潘立群,仅仅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被大学拒之门外。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专家的忧虑。

    “这是一种对人才评价标准的误导。高考成绩只是一次考试的发挥而已,并不能够代表考生整体素质有多高。一个敢想敢做、创新能力强的学生要比高分学生更有培养前途,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耕祥说。

    他分析,学生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善于思考,有的长于动手,目前的高考流水线只能接受标准件,在学生能力多样化、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今天,高考制度的“瓶颈”特点日益凸显。

    国家督学李希贵说:“用分数这一把尺子衡量个性各异的人才是不公平的,就像让举重运动员参加长跑比赛一样。高考制度不改革,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鼓励。”

    据了解,在西方发达国家,考大学并非一锤定音。一直关注高考制度改革的李希贵举例说,美国华盛顿州半岛学区一名高中生,在学校老师和社区技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驾滑翔机模型,因为对这一专业有浓厚兴趣,就被美国最好的一家滑翔学院录取了。

    “首先要有兴趣才能有成就,这是西方的教育理念;国际上大凡一流大学,没有一所不是自主招生的,而我们在选拔人才时制度设计过于冰冷僵硬。”李希贵说。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魏耕祥对此深感无奈。他说,“不拘一格招人才”曾是北大、清华等一些高校的良好口碑,高校应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应该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打开一条“绿色通道”。(完)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余 锋

责任编辑: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