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旅游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商贸旅游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中消协为欧典埋单 认监委处理意见近日公布
2006-08-11 10:47



 

    被视为“信誉证明”的“3·15”标志却因为信誉问题蒙羞,中国消费者协会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由于监督力度尚存在不足,中消协决定不再办理“3·15”的允许使用。从曾经无限风光到悄然被施以“安乐死”,“3·15”标志连同此前被叫停的“全国牙防组”,让消费者对权威认证的信任降到冰点。

    与此同时,记者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获悉,认监委正着手对非法认证进行清理整顿专项活动,“3·15”标志也被列入此次整顿行列。据悉,专项活动结束之后,国家认监委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对非法认证活动作出处理。

    中消协为欧典谎言埋单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后,“3·15”标志就已经秘而不宣地停止了办理,此时距离“3·15”标志诞生整整6年,直接导火索便是央视“3·15”晚会上被曝光的欧典地板。

    6年来,每一块欧典地板都被打上鲜明的“3·15”标志,曾卖到3888元/平方米的高价……孰料,在今年的3月15日,“欧典”在央视“3·15”晚会上被曝光涉嫌欺诈消费者,所谓创建于1903年的德国欧典企业根本子虚乌有。

    消费者在质疑欧典地板的同时,对中消协的“3·15”标志也产生了怀疑。此后央视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被调查者认为中消协“3·15”认证标志误导消费者;61%的人表示“欧典事件”后,再购买商品时遇到“3·15”标志不再信任。

    耐人寻味的是,欧典地板是木地板行业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连续三次6年使用“3·15”标志的品牌。

    之后,中消协副秘书长董京生不得不就欧典事件表态:“欧典地板的问题就是在产品信誉上出现了‘不可原谅’的错误。”

    “欧典地板事件对‘3·15’标志是致命的打击。”中消协宣传部负责人向晨报记者承认,“那时起,面对公众的巨大质疑,我们就开始考虑停止使用‘3·15’标志。”

    而在6年前,中消协“为了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力度,并有效解决小额消费者权益争议”,决定设立“3·15”标志,并许可优质商品和服务使用该标志。设立之初,中消协曾提出要使该标志能像美国“好家庭”、香港“金帆船”等标志一样,被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所认可。

    中消协并特别强调,该标志在优质商品或服务的使用完全是依法进行的,它与社会上的乱评比有本质的区别。以后还要在“少而精”的原则下,严格审查,慎重确认,分批进行,并扩大到服务领域,还要制订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措施。

    可仅仅6年时间,这个看似恢宏的打造品牌之梦在“欧典”事件的强力打击之下,碎裂得无迹可寻,中消协也就此陷入了公信危机。

    面对来自消费者的压力,中消协不得不于上周公开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埋单,向媒体正式承认,由于监督力度上尚存在不足,中消协决定不再办理“3·15”标志的使用程序。 




    承认“3·15”标志不属于认证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中消协缘何多年来对欧典地板的弥天大谎视而不见。

    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主任王前虎告诉记者,“3·15”标志的审批程序非常严格,需要经过三道程序:申报、初审、审定。需要考察企业的承诺情况、投诉情况、消费者的反映、市场销售情况、商品或服务质量状况等,需要征求行业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检测部门、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意见,最后由中国消费者协会办公会议审议确定。

    如此严格的审批程序中究竟是哪一道环节出了问题,中消协是否严格按照程序工作等,中消协几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不愿向记者作详细解释。

    对此,很多人将根源归结为中消协在“3·15”标志上的收费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曾使用“3·15”标志的企业负责人介绍,获得中消协“3·15”标志认证的费用要10万元,如果找中介公司“帮忙”,可能要再花几十万元。

    但据有关媒体报道,曾经连续6年被允许使用“3·15”标志的欧典公司有关负责人则说:“我们没交过钱。”而另一家获得认证的企业老总又告诉记者,“前一阵子,中消协的人来修改了协议,说‘3·15’标志不让用了。而这个认证本来有效期是两年,我们还没到期,他们也没退钱。”

    中消协关于《3·15标志》介绍的资料显示,申请使用“3·15”标志的企业必须符合5个条件,如承诺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能积极妥善地解决争议,尽量做到解决争议不出企业,消费者对其商品或服务投诉率低等,但始终没有涉及收费一事。

    “现在‘3·15’标志认证已经全部停止。我们对搞了认证的企业都做了善后工作。”中消协消费指导部主任王前虎介绍,中消协和各家企业协商的结果各不相同,部分企业仍会使用“3·15”标志,不过到“协商好的期限”后,都会永久停用。

    这位负责人还说明,“‘3·15’标志是中消协注册的服务类商标,为了推动企业自律,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与企业协议的情况下允许使用,不属于认证性质。”

    而据记者了解,国家认证认可条例明确规定,所有在中国境内从事认证业务的认证机构,都必须经过国家认监委的批准,方可从事相应的认证工作。目前,国家认监委已批准的认证机构有179家,但中消协不在其中。

    认监委:处理意见近日公布,以此为契机整顿乱认证

    国家认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的一位官员则明确指出,中消协的所谓“认证”早该停止,因为这个认证更多的是信用担保性质,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技术检测标准,更谈不上对产品技术检测,以及对产品质量体系进行跟踪管理。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家认监委官员还表示,“3·15”标志认证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可视为结束乱认证的开端,连同前一段时间曝出的“牙防组事件”,认监委正对社会上出现的这些乱认证进行清理整顿,因为这些认证太滥,已经直接导致信用危机。而旨在杜绝“认证乱象”的《合格评定法》也正在起草中。

    记者同时从国家认监委会获悉,国家认监委正着手对中消协的“3·15”标志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处理意见将于近日予以公布。目前,认监委正在着手进行的清理整顿非法认证专项活动,已经初步完成了摸底调查工作,现已进入清理整顿的关键阶段,专项活动结束之后,国家认监委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对非法认证活动作出处理。

    国家认监委的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对于那些未经国家认监委批准、擅自从事认证活动的机构,国家认监委一方面要通过举报、投诉渠道,从侧面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认监委要利用自身的管理形式,分区域、分地方进行监督,通过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质量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调查,获取信息,彻底进行清理。

    专家:严防认证过程中的“寻租”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学教授张树义就认证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行社会,认证机构确实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在浩瀚的产品海洋中,信息是不对称的,普通的消费者不可能花费太大的成本搜寻商品的信息,但认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直接帮助消费者减少成本,提供更多客观信息。

    但因为认证机制问题,很多认证机构很容易陷入逐利的漩涡,而一些生产厂家为迎合消费者认可认证产品的心理,为了得到“认证”不惜一切代价,不但花钱弄到一些含金量较高的认证书,甚至几个同行一起生造出一个认证机构。于是,市场上,各种低标准认证、假认证到处泛滥,成为企业产品打入市场,炫耀的资本。

    “在实际执行中,‘消费者信得过’渐渐地演变成了‘消协信得过’,导致有的获得‘3·15’标志的产品,竟然得以在‘消费者信得过’的幌子下欺骗消费者,欧典地板就是其中的典型。”张树义说,除了“3·15”之外,活跃在消费领域的五花八门的认证标志还有很多,比如国家免检产品标志、中国真皮标志、纯羊毛标志、节能产品标志、环保标志等。这些标志的可靠性和公信力其实也在公众对“3·15”标志的不信任之下,集体受到消费者的质疑。因此,应当像治理噪音污染一样治理不公的认证活动,尤其是其中存在的“寻租”活动。

    张树义认为,认证本质上是认证机构用自己的信誉为产品做担保,这就要求它具备很高的公信力。从国外的经验看,认证活动的基本准则就是:合理的标准、中立的机构、客观的认定。

    但认证机构如何做到中立、客观、具有公信力呢?张树义认为,国际上的做法,是将涉及广泛专业的服务领域的管理机构专门化,从政府的序列中独立出来,由法律认定。这类组织的资金由国家给予,功能由法律规定,目标是在追求社会公平前提下提高供给效率,这样,在政府和公众监督下,透明度较高。

    另外,专业性也是权威和公信力的重要来源,像“牙防组”这类一张桌子,几个人就做认证的机构怎么可能保证认证的产品不出问题。

    与此同时,张树义强调,认证监管势在必行,杜绝这类机构的违规行为,当务之急还要健全法律体系和改善执法模式,把认证机构的认证活动置于相应部门的监管中,一旦其出现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就给予严厉的处罚。(杜琛)

   来源:新闻晨报 责任编辑:余 锋

责任编辑: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