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旅游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商贸旅游

微信扫一扫分享

从未与朱德见面“朱德号”驰骋六十年
2008-07-03 14:47

 

1947年,哈尔滨市铁路工人举行庆祝活动,左为“毛泽东号”右为“朱德”号

    10月30日,对于哈尔滨铁路局机务段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61年前,两台日本投降时扔在肇东车站的“死机”(已经毁坏不能开动的机车)经过哈尔滨机务段职工28个昼夜的抢修,终于复活。经过当时中共东北局的批准,1946年10月30日,两台机车分别命名为“毛泽东号”和“朱德号”,与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周恩来”号并称全国铁路三大“伟人号”。后来,“毛泽东号”机车组奉命到丰台机务段传播经验时,留在了丰台机务段,而“朱德号”随即投入到了解放战争中。1947年1月1日,东北铁路总局授予“朱德号”机车组“开路先锋”称号。

    60多年来,“朱德号”走过了一段段沧桑的历程。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中智斗国民党飞机,冲破层层封锁,迎着硝烟炮火运送弹药、给养物资;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冒着枪林弹雨,日夜兼程,把一列列军用物资运送到志愿军战士手中;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担当救灾物资的运输任务,把一车车白花花的大米、白面运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被誉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尖兵”……

    60多年来,“朱德号”经过四次换型,由原来修复的“死机”,经过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等改造,成为现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力机车。60多年来,“朱德号”安全运行75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87圈,安全事故一次没有。

    在60多年中,先后有21任司机长带领着“朱德号”机车组,完成着“开路先锋”的使命。在“朱德号”机车组命名6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到“朱德号”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与几任“朱德号”司机长接触,回忆曾经发生在“朱德号”机车组里的一件件难忘往事……

    朱老总与“朱德号”的未解情缘

    命名“朱德号”是向朱老总60岁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成了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哈尔滨市民对解放军的崇敬心情空前高涨。1946年8月,驻哈尔滨机务段的军事代表组织向全段党员和群众发出号召:自觉行动起来,抢修坏车。同年10月30日,一辆被修复的“死机”被命名为“朱德号”。

    据北方交通大学金士宣教授等编著的《中国铁路发展史》中记载,“朱德号”机车命名于朱德60岁寿辰前夕(朱德的生日是1886年12月1日),这证实当年命名“朱德号”机车,不仅是哈尔滨机务段工人对朱总司令怀有深厚感情,更是东北铁路总局全体职工向朱老总60岁华诞献上的厚礼。

    “朱德号”机车组首任司机陈希有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陈老回忆说:“我亲自参加了‘朱德号’机车的命名大会,当时总局的领导在宣读命名决定和机务段领导表决心时,都提到了向‘总司令60岁华诞献厚礼’的字眼……”

    朱德从未与“朱德号”“见面”

    从1946年“朱德号”机车组诞生,到1976年朱老总逝世的30年里,朱老总到底知不知道有“朱德号”机车的存在呢?在朱老总身边工作过的人都说“没提过”。

    据史料记载,从1952年到1964年的12年间里,朱老总曾经先后5次来到过“朱德号”机车所在地哈尔滨视察,但都因视察的性质和目的所限,均未能与“朱德号”相见。15年前,《哈尔滨铁道报》记者周子平同志到北京做专题采访时,康克清的秘书叶美娟在问过康克清后说:“大姐说朱老总知道‘朱德号’这个车。”

    朱老总生前8次亲临铁路系统的会议,见过许多铁路职工,却从不提出专门会见“朱德号”乘务员;他生前12次视察铁路机车车辆厂,仔细看过许多火车头,但从不提起“朱德号”。大家分析,他是不愿意因为自己任何形式的特别关照而使这台车优越于别的机车,就像不允许自己的儿女有优越于普通百姓的儿女一样。他内心深深期待的是,跟“朱德”两个字相联系的,只能是更加无私无我地做“为民服务以身先”(朱德诗句)的楷模。

    数任司机长回忆“朱德号”往事——

    “朱德号”的光辉岁月

     首任司机长陈希有讲述:冒死完成特殊任务

    1946年秋,蒋介石为了抢夺东北光复的胜利果实,经常派飞机到哈尔滨等地的上空用机枪向地面进行胡乱扫射。就在此时,驻哈尔滨机务段的军代表罗庆喜和刘安华接到了一道密令:为防止敌人利用铁路北上,立即派遣一辆机车到陶(赖昭)榆(树)线执行铁路破坏任务。这项任务就派给了当时的“朱德号”机组。

    陈希有接到这项特殊的任务后,立即与其他两位乘务员驾驶着机车赶到了陶榆线,为了躲避敌机轰炸,他们只能以树林为掩护,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到达接近敌战区的五棵树附近后,他们开始执行任务。陈希有等人先把工人们自制的扒道机摆放在了机车身后的铁道线上,随着陈希有一声令下,机车拉着扒道机向前飞奔,瞬间,后面的铁路就被扒道机破坏了个底朝天。

    就在他们胜利完成任务到达陶赖昭站休整时,一架敌机嚎叫着就追了上来,冲着正在煤水车厢上扒煤的陈希有狂扫,子弹“嗖嗖”地在耳边飞过,打得机车“叮咣”做响,飞机飞过时掀起的巨大气流,把煤水吸起很高。借着那架飞机飞远盘旋之际,陈希有带领着伙计们飞奔着躲进了附近南山的防空洞里,才躲过了一劫。

    1947年冬春之交的一天,军代表罗庆喜在哈尔滨机务段的办公室里拍着陈希有的肩膀说:“陈希有同志,经党组织研究,决定明天派你和刘海恩、谢瑞棋等6名共产党员深入到敌战区的长春附近,接运我们的大部队。”

    这一行动可以说是出生入死。当晚,他在不泄露机密的情况下,婉转地向父母和妻子交代了后事。

    次日,陈希有等6名共产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后,踏上征程。第二天午夜时分,6人驾驶的列车顺利到达敌战区内解放军控制的米沙子车站。“我们在连夜装载军用物资和大批解放军后,又接到了上级首长的命令:担当‘最后列车’,在拉运走最后撤出的部队的同时,与部队配合,炸断通行桥梁,阻止敌人追击。”陈希有回忆说。

    一路上,列车时停时驰。凌晨时分,当列车在敌机的轮番轰炸中驶过布海大桥后,陈希有按命令,准确地将列车停到指定位置,为配合大部队快速向大桥布控炸药,并引燃导火索后快速上车撤离,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陈希有和他的同事们驾驶的“最后列车”胜利到达解放区。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当时正在东北局主持工作的陈云等同志的高度赞扬。

    第十六任司机长孙广发讲述:38年前的艰难“重载”

    如今说起我国铁路各运输干线上承载数千吨运输任务的“重载”列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有着大马力、先进技术的内燃、电力机车,实施“重载”并不难。但是在38年前,孙广发带领“朱德号”,凭着一锹锹添煤烧气,让蒸汽机车也完成了牵引“重载”列车的任务。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孙广发回忆,1968年,正是文革的高潮时期,整个运输生产濒临瘫痪。那年深冬的一天,孙广发带领机车组的伙计们在哈尔滨站拉着52节车厢刚刚启动,就被车站助理拦停。孙广发得知从西部线开来的一列重要物资列车在到达哈站后,司机被造反派揪着批斗去了,列车无法开行。车站助理请孙广发考虑让他们的机车做本务机,与另一台机车重联,将重达5800吨,共有105节车厢的列车牵引到陶赖昭。为顾全大局,孙广发毅然接下了这个在当时运输条件下想都不敢想的重任。他仔细地检查了机车情况后,与司炉一起开始整理火床,不到10分钟炉膛内就“砖红、火旺、白热化”了。这列105节车厢组成的超长列车,在孙广发的亲自操控下,驶离哈站货场。

    在车驶到双城堡站时,孙广发又与重联机车的司机进行了沟通,就如何猛闯最难路段——菜家沟大坡道达成默契。孙广发与伙计们在恶劣环境里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再次精心整理火床,确保水汽充足;伙计轮番爬上煤水车,甩开膀子将冻煤刨开、砸碎……闯坡开始了。司炉和副司机两人,轮换着没命地向炉膛里扬起了煤,严冬里带着窟窿的背心都被汗水浸透……在全车组和重联机车乘务员的共同努力下,这辆超长列车从容地闯过大坡,顺利到达目的地,创下了当时蒸汽机车牵引的纪录。

    文革期间,“朱德号”被迫解散。文革结束后,1977年1月,完成“重载”任务的孙广发被任命为重新组建的“朱德号”的第十六任司机长。

  第十七任司机长王志清进述:不讲条件,少拿工资白干活

    1983年12月底的一天下午,“朱德号”机车在对青山站等待信号时,车站值班员来到了机车前,试探着问司机长王志清:“王大车!能不能帮忙把‘保留车’(停留在某个车站没有车头的长大列车)捎到哈尔滨去?”

    “行啊!没问题。”

    十几分钟后,王志清驾驶着“朱德号”机车与“保留车”连挂起来。王志清凭着多年的经验判断,这列“保留车”在此停留时间至少一周以上。

    “王大车!不瞒您说,已经8天了,谁都不愿意拉呀!不是这理由就是那理由。”车站值班员说。其实王志清心里清楚,什么这理由那理由,主要原因就是怕费煤,煤用得多了,机组人员的工资就少了。“行了,别人不拉,今天我‘朱德号’拉!”

    那趟车拉得叫费劲呀!那列“保留车”的轴油在低温下都凝成了块儿,就跟拉着一列带闸的车一样,机车冒着黑烟,速度就是上不去。把那辆“保留车”拉到哈尔滨后,“朱德号”不但把先前节省下来的600多公斤的煤全部搭上,还晚退乘6个多小时。

    “不亏吗?”

    “不亏。因为我们是‘朱德号’,是以领袖命名的机车。我们车组人都有奉献的精神和觉悟。真的,这一点都不是唱高调。”王志清老人铿锵地回答。

  现任(第二十一任)司机长——尹飞:寻着伟人的足迹前行

    2005年7月31日,沈阳铁路局发生了重大旅客列车追尾事故,哈大线部分区段受到了严重的损坏,沈局的客运电力机车过不来,部分旅客列车无法运行,影响了正常的行车秩序。尹飞听说这个消息主动请命,组织车组一班人,明确分工,有的驻守长北,有的待命哈南,随时等待牵引旅客列车这个高风险的乘务工作(“朱德号”是专门牵引货车的机车),成功地完成了8对旅客列车的牵引工作,保证了旅客列车的正常运行。

    作为新时期的“朱德号”成员,尹飞常说:“我们要寻着伟人的足迹前行,要把老一辈‘朱德号’人在枪林弹雨中留下的‘朱德号’精神发扬壮大,用过硬的技术、高尚的觉悟,让‘朱德号’成为永远的‘开路先锋’!”

    “朱德号”四次换型

    ·1947年4月30日,为了庆祝“红五月”,向朱德总司令和人民解放军献礼,经东北铁路局批准,“朱德号”换型为哈尔滨铁道总工厂职工修复的解放型号1191号机车。

    ·1978年1月24日,在粉碎“四人帮”后,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朱德号”机车组重新组建,并更换了国产的前进型2470号蒸汽机车。

    ·1991年8月31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伴随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的进步,经铁道部批准,“朱德号”机车更换为大马力的东风4B型1886号内燃机车。

    ·2002年11月8日,与党的十六大召开同日,“朱德号”机车由内燃机车换型为电力机车。机车是吸收了国外先进工艺、整车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韶山4改型电力机车。(王长安 记者 慕海燕 )

 来源:哈尔滨日报  责任编辑:余 锋


 

责任编辑: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