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三农

微信扫一扫分享

我市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千亩竹林增收
2011-01-16 16:51

    1月13日上午,记者在大同镇竹源村葛凉源山上看到,由市林业局开展的毛竹笋竹两用林冬笋测试现场会上,林业、科技等部门的3位专家对其中的一块200平方米竹林进行现场挖掘冬笋测试,其结果这块竹地共挖得冬笋59斤,按这样推算,采用新技术管理竹园亩产可产冬笋197斤,比普通管理的竹林可增产3倍以上。当天,林业、科技等部门的专家还对禹甸及江头等村的三个示范基地所挖的冬笋也进行了现场测试,平均亩产冬笋达180斤以上,实现了增产增效。据悉,自去年以来,我市林业部门在大同、李家、洋溪等镇(街道)共对10多处共1000多亩竹林实施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建设,在省、市级科技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建立储水池、测土配方施肥,精耕细作管理,使每亩所产的冬、春笋及用材竹共三项合计,可实现产值1300-1500元左右,比普通管理至少要增加收30%。

   

    当天上午,寒风凛冽,一脸憨厚的竹农马永生早早地来到自家的一块郁郁葱葱的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挖掘冬笋。当他与其他三位竹农不时地挖起一根根壮实的冬笋,满脸笑嘻嘻地告诉记者:“什么都得讲科学技术,管理竹林也一样。我家50多亩竹园通过专家的指导,不仅竹笋亩产量比往年增加了30%以上,单冬笋就赚了4000余元,而且使我尝到了开发笋竹两用林的甜头,改变了思想观念。竹林就是我们村里的‘绿色银行’,管好竹林才能取之不尽,千万不能只挖笋不护竹,如果只伐竹不管理,绿色银行迟早也要关门”。他的一席话,让在场的市林业、科技部门的专家心里无不感到一阵欣慰。“能通过多种形式,来抓好笋竹两用林的示范基地建设,让更多的竹农真正尝试到科技带动竹林增产增收的实效,使之今后能在全市各地得到推广!”市林业部门的专家夏根清一脸自信地告诉记者。

 

    我市现有竹林面积18.2万亩。如何进一步做大做深竹产业,让广大竹农意识到科学经营竹林的重要性,是目前摆在我市林业、科技等部门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近两年来,我市竹农在林业、科技等部门的指导下,对冬笋、春笋用毛竹三者合一的增收意识逐年增强,尤其是在浙江林农大学的专家的帮助下,有关专家深入林区,对建立在大同镇江头村等地的十多个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进行测土配方,致使更多的竹农得知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的竹子,应该施什么样的肥,大家深有体会到竹林也要喝“营养餐”的重要性。“能把现有的竹林通过建立高山储水池、改善土壤、增加肥效等科技助农措施,来不断地维护好、精管好,让笋竹通过科技支撑技术,拥有一个共同平衡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市更多的竹农增产增效!”市科技局副局长汪为骏如是说。

 

    “冬笋收入4000元、春笋收入5000元及毛竹林收入2万多元,每年笋竹的收入都两三万元左右,而且这些年的种竹的经济效益仍在逐年提高!”大同镇种竹大户欧阳根荣自信心地说。“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这句话已成了我市大同镇上马、江头等地竹农的一句顺口溜,同时也成了他们念活种竹的一本致富经。

 

    据林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建好毛竹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建设,提高竹农的科学生产水平,我市林业、科技等部门组织省、市级专家多次举办“毛竹笋竹两用林栽培技术”等实用技术讲座;经常下村入户,解决竹农在栽培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解决施肥、复垦、挖笋等技术难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种竹中得到了增产增收。(记者 宁文武)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