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俗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文化民俗

微信扫一扫分享

152路电车今晚告别杭城
2005-07-06 16:0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v:imagedata


陪伴杭州人28年的152路公交车将停开了。杭州日报见习记者 吴超桂 摄

  闷热、嘈杂……昨天,已经开了28年152路电车的梅建国手握方向盘,望着前方熟悉的道路,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伤感和无奈,全然忘记了额头上滑落的汗珠。今天晚上10点45分,最后一班152路电车将从古荡公交站开出,走完最后的1.1公里。杭州第二条电车线152路将结束28年的营运生涯,成为杭城近十年来第一条停开的电车线路。

  为什么要突然停开152路?主管部门的说法是为了配合杭州“一纵三横”的综合整治,到时体育场路、曙光路、杭大路等道路上空的电线将全部拉掉。而更多对电车有着40多年感情的老杭州们却开始担心电车的未来,是继续保留还是撤出市区,甚至彻底淘汰,杭城电车的命运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挥之不去的“电车情结”

  电车就像我儿子

  电车司机:梅建国52岁152路首批司机

  24岁那年,我开上了第一班152路电车,当时车头的牌子还是“2路电车”,“1路电车”是现在的151路。那时市区很小,公交车也不多,仅有的两路电车都集中在繁华地段,是当年“生意”最好的两路公交车。

  那时从城站到武林门那几条路远没有现在那么宽阔平整,七拐八弯的,路面又坑坑洼洼,速度一快,就颠得不得了。刚上路那会,我开得特别小心,乘客们都夸我开得稳。

  不知不觉中,我在152路上已经开了28年车了,可以说是152路伴随我走过了人生最宝贵的时光,也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现在,哪段路上有小坑,哪条电线有点弯,我心里一清二楚。说得夸张点,152路比我儿子还亲,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两天,有许多老乘客见到我都说挺惋惜的,说实话,我也舍不得这帮老朋友,毕竟开了28年了啊!明天,我将开最后一班152路电车,虽然心里不是滋味,但我会开好最后一班车。

  站好最后一班岗

  站员:屠苏娟48岁152路首批站员

  刚做152路站员那会,我才20岁出头,一转眼已经48岁了,是152路电车陪伴我度过了青春岁月,经历了人生风雨。记得当初领导让我做站员,我心里还不情愿,整天就是调度车辆,车子误点了,路上脱辫了,每天就忙这些,既烦又单调。

  但渐渐地,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份活。虽然累了点,但每次看到乘客能按时上车,心里就有一种自豪感,毕竟电车能准点有我的一分功劳。日子久了,跟许多乘客也成了好朋友。数九寒天送来一只热水袋,三伏天递上一杯白开水,每每碰到这样热心的乘客,我都会掉眼泪。

  明天152路电车就要停开了,作为一位老站员当然会有些失落,但毕竟这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我惟一能做的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来回报28年来大家对我的关照。

  152路上的初恋

  乘客:吴先生24岁金狮苑居民

  当我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妈妈就抱着我坐上了152路电车,长长的辫子,拐弯时会变形的车厢……这一切对当时的我来说,都是那么地新鲜。小学、中学、大学,到现在工作,我天天坐152路,甚至甜蜜的初恋时光,也是在152路电车上度过的。

  高二那年,我跟同班的一名女生恋爱了。每天早上7点,我们相约在姚园寺巷一起坐152路上学。两个人一前一后,手持月票上车,拉着对方的手一起往后面挤。虽然当时懵懵懂懂,但感觉好极了。下午放学回家,肚子开始咕咕叫了,我们就再坐一站路到望江门,到慧娟面馆吃碗3块5的片儿川,152路见证了我情窦初开的爱情。

  现在我工作了,但那段难忘的记忆依然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即使没有了152路,我依旧无法忘却。

  一趟开往心中的电车

  乘客:贾女士59岁金祝新村居民

  坐了20多年152路电车,车上有多少座位,有几扇车窗,有什么气味,我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来,152路是一趟开往我心中的电车。

  印象最深的是那段七拐八弯的路,就是现在的凤起路延安路口到环城西路武林路口那段。不到500米的小路,电车要拐5个弯。车长路窄,每转一个弯,车子都要弯个90度。真佩服那时的司机,坦然自若,一把方向盘,车子就弯了过去,而且丝毫没有感觉到减速。

  听说152路就要停开了,我前几天特意沿着体育场路、中河路、清泰街、望江路走了一趟,路名、建筑、风景都还在,惟独152路已离我远去……

    视觉污染VS环境保护



  152路电车即将结束28年的营运生涯,那么杭州市区剩下的6条电车线路的命运会如何?在视觉污染和环境保护两者间,究竟孰轻孰重?昨天,记者采访了杭州公交总公司。

  据了解,之所以将电车撤出市区,主要还是认为城市上空密密麻麻的网线有碍观瞻,有损旅游城市的形象。杭州电车公司副经理吴建铭向记者坦言,“蜘蛛网”的确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同时电车的“掉辫子”现象也会对道路交通带来一定影响,成了不少人眼中的“马路杀手”。但公交部门近年来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电线杆和路灯杆“二杆合一”,将网线隐藏在树阴下,提高“辫子”的接触性能,尽可能减少电车对交通带来的影响。

  但话说回来,电车的零污染也是它的最大优势,是其他普通公交车无法做到的。据公交部门统计,一辆普通公交车每年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毒气”的总和有近4吨,严重污染着我们这座城市的环境,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而电车恰恰不存在污染,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汽车”。

  电车VS普通公交车

  载客量

  以152路通道车为例,一辆车最多能坐120人,一天能运送35000人次。而普通公交车一次最多只能坐80人。

  速度

  因为没有离合器,直接“无极变速”,电车的启动速度要比普通公交车快,爬坡性能也比普通公交车强。

  噪音

  由于是电子发动机,电车的噪音要远小于烧汽油或柴油的公交车,开得稳时,甚至听不到声音。

  运营成本

  以每100公里成本计算,电车只需要90度电,大约60元钱。而汽油车要烧45升油,需要花150元。

  三种声音:外迁?保留?淘汰?

  快速公交、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有40多年历史、积淀了一大批老杭州感情的电车的未来命运究竟如何?昨天,记者从相关部门听到了三种声音:外迁、保留、淘汰。

  外迁:成本太大且客流量少

  将电车全部撤出市区是目前最盛行的一种说法。早在去年初,公交部门就曾经着手制定电车外迁后的规划方案,但一直到今年3月,都还未进入实际操作。

  电车外撤成本实在太大了,公交公司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一个变电所要花700多万元,架设一条电车线路的电网要3个月。如果按照目前杭州市区5个变电所、67公里网线计算,重新构建一个电车网起码要一两个亿元的投资。

  另外,习惯了繁华地带的电车,一旦撤出市区进入郊区,客流量将大幅减少,培育新的客运市场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无疑会给连年亏损的公交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不小的压力。

  保留:更多的是维持这份“感情”

  与其说把电车留在市区是为了减少公交车对城市的污染,倒不如说是为了延续许多老杭州对电车的那份感情。

  许多杭州人都是跟着电车一起长大的,日久天长难免会有感情。一旦电车离开,就意味着车辆要更新,线路要调整,会给那些已经坐惯电车的人带来不便。而更重要的是,电车已经成了不少人心中一段美好的记忆,记录下了几代人生活的点点滴滴,电车停开难免会让大家感到失落。

  淘汰:目前还不现实

  虽然在部分人眼里,电车仿佛成了“鸡肋”,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要彻底让电车消失,在未来几年内还不太现实。

  152路电车停开后,杭州市区还剩下151、156、159、290、155和K555六条电车线路,190辆电车,虽然线路、车辆不多,但它们每天却承担着杭州公交10%的运送任务,每天客流量达10多万人次。其中151路一天要运送65000人次,是目前杭城乘客最多的一条公交线路。排除乘客的感情因素,如果要淘汰电车,就要花成倍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填补线路空白。另外,电车一淘汰,现在近200名司机和站员的去留也是一个问题。

  新闻附件1

  K92明天“补缺”4条线路调整

  随着152路的停开,从明天起,杭州公交将新开通K92路,填补152路的线路空白,同时调整155路等4条公交线路。

  新开古荡至雄镇楼K92路线路走向为:古荡始发,经天目山路、杭大路、曙光路、体育场路、中河路、解放路、建国路、郭东园巷、江城路至雄镇楼。沿途设停靠天目山路学院路口、庆丰村、浙大西溪校区、松木场、武林门西、武林广场、梅登高桥、联桥、丰乐桥北、浙二医院、章家桥、香榭商务大厦、姚园寺巷、望江门、抚宁巷停靠站。首末班时间:古荡为5:00—19:00;雄镇楼为4:40—19:40。实行无人售票,全程一票制,每人次2元。各类IC乘车卡通用。

  K155、155路汽车北站至鼓楼调整为汽车北站至城站火车站。调整后撤销涌金立交、惠民路口停靠站,增设水漾桥、市三医院北、香榭商务大厦停靠站。

  K159、159路文苑路西至武林广场调整为文苑路西至鼓楼。撤销学院路天目山路口、庆丰村、浙大西溪校区、松木场、武林门西、市府大楼(下行)、杭州大厦(下行)停靠站,增设九莲新村、上宁桥、文三路口、密渡桥路口、武林门(下行)、梅登高桥、联桥、丰乐桥北、丰乐桥南、涌金立交、惠民路口停靠站。

  K555路汽车北站至城站火车站按原走向缩短为汽车北站至开元路。撤销羊坝头、水漾桥、市三医院北、香榭商务大厦、城站火车站停靠站。

  290路的服务时间延长。雄镇楼6:30—23:20,文苑路西6:30—22:30,其余不变。

  新闻附件2

  152路历史

  152路电车是杭城第二条无轨电车线路,于1977年开通(当时线路编码2路),上世纪80年代初改为52路,1989年改名为现今的152路。最早是从雄镇楼到武林门段运行,80年代中期新建了武林门到古荡的线网,改由雄镇楼到古荡运行,后因城站火车站改造,缩短为城站到古荡运行,火车站改造完后循原线到清泰街后,走郭东园路,江城路到雄镇楼至今。

 

责任编辑: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