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俗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文化民俗

微信扫一扫分享

应源兴锡器店(小镇钩沉之四)
2011-09-20 20:17

寿昌中街曾经有一爿锡器店,其主人名叫应长寿。应长寿生于光绪六年庚(1880),永康芝英人。芝英原名大田里,为应氏世居地。至明代,因位居村旁的应氏祖山“茔产芝草”,故将其村名改为芝英村。该村有大批从事锡器、白铁制作的能工巧匠,历来都是从小就离家外出,凭借祖传的传统手艺,游走各地谋生。

应长寿亦与其乡党一样,在清光绪二十年乙未(1895),还没有过十六岁生日,就一人挑着一幅铺笼外出谋生。先在寿昌会通桥边设摊,并在会通桥西侧搭了一小间简易箬叶棚,白天当作坊,晚上当眠床。并起了一个店号叫“应源兴”。于是,寿昌就有了第一爿锡器店。应源兴锡器店主要加工锡酒壶、锡灯台及装茶叶的锡茶筒等生活器具。其制作的器具造型奇特,经久耐用,价格公道,深受乡人赞赏。

店堂里摆置着两块磨制得十分平滑,长宽厚约为60×60×4公分的青灰石板,这是用来浇铸锡板的模具。使用时,先是在两块石板的平面上用绵白纸粘贴平整,然后根据所需浇铸锡板的厚薄,选用粗细不等的棉纱线,按所需的形状摆放并用面糊固定好,再合上另一块石板,最后将溶化的锡液导入两块石板之间的棉纱线圈内,待其冷却后,掀开石板,揭起锡板即可进行锻打、焊接、制作所需器具。锻制、焊接好的器具还需打磨,应长寿的打磨工具也是十分别致。选用一根粗如酒盅的黄檀木,一头钉装粗布,架在特制的支架上,用一根苎麻绳在转轴中间一绕,苎麻绳的两端各钉在一块长木板上,两脚踩动木板,利用苎麻绳的牵引,使黄檀木反复转动,让粗布反复摩擦锡制器具并使之光滑发亮。在进行这项工艺时,师傅就像一位魔术师,双脚不停地踩动,配合着打磨器有节奏的“呼哒呼哒”声,双手灵巧地转动着器具,不多时,一件精光崭亮的锡制器具即告打磨完成。应老板还用一种不知名的树叶浸水打磨锡具,亮度更是令人叫绝。

应长寿的技艺十分高超,在光绪年间,曾为一富商制作一对“鹤台”,这是一对造型为“双鹤祥立”的蜡烛台。每只重约五斤,高为一尺八寸的锡铸供器,采用铸、煅、焊、铆、镂、雕、刻等工艺,两只形象逼真,单足独立于苍松丛中的仙鹤就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了。仙鹤头顶红色蜡烛,利用蜡烛燃烧时空气向上的原理,振动双翅上的薄翼铮铮作响,众人称奇。某年,应长寿的一个同乡受邀接到石屏某富户要制作一件“盘笼”,也就是“酒蒸”的业务,这位同乡接单后一时直抓头皮,因为在锡器行中,“雕镂刻钻容易学,要做酒蒸难上难”。一是酒蒸体积大,需多次浇铸多种形状的锡板。二是焊接技术要求高,必须经得住蒸汽的压力而不致漏气。三是出酒管外直内曲,蒸汽才能快速冷却,出酒才会快且出酒率高。百般无奈之下,只得向应长寿求援。应长寿二话没说,挑起铺笼就走,才三天,一只高三尺三,直径三尺三,出酒管五尺多的酒蒸就制作完成了。其酒蒸不但造型端庄流畅,而且蒸汽从出酒管的曲径通道中经过,就成了源源不断的玉液琼浆,深得东家的认可和重赏。就这样,应长寿凭着精湛的技艺,在寿昌立足生根,安家立业,还先后将两个弟弟接到寿昌跟自己学手艺,然后又先后把他们安置到更楼、诸葛两地自立门户。到了抗战开始,应源兴已经购置了青田畈良田七八亩之多。这对一个挑着铺笼穿村走镇的小炉匠来说,实在是不容易的。

永康芝英应氏有个规矩,谁家生了儿子,祠堂里就给三斤铁,用来锻造兵器;谁家生了女儿,就给三斤棉花,用来学纺纱。因为,应氏男丁大多是走游江湖,必须练武防身。应长寿从八岁时就被送入祠堂练武,年复一年,应长寿练就了一手过硬的本领。1942年5月,应长寿正在青田畈自家田里劳作,突然从西门冲出几个日本雇佣军到处拉挑夫。一看应长寿身强力壮,不由分说上前就抓。应长寿使出解锁功夫,一把挣脱,拔腿就跑。敌寇举枪射击,连射三枪,都被应长寿机警地避开了。当时,那几个日本雇佣军看着应长寿从自己的鼻子底下轻轻松松地逃走,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好长时间才回过神来。同年7月,由于日寇的炸弹毁了应长寿赖以遮风避雨的箬叶棚,应长寿只得拿出多年的积蓄,买下城中方家的废墟,建造了几间楼屋,并将“应源兴”店号书写在新屋的门顶木板上,至今仍然依稀可辨。这房子就是现在寿昌镇中山路129号。

到了上世纪40年代初,由于许多实用器具很快被一些玻璃、珐琅、陶瓷、白铁等材料所取代,制作锡制器具已经失去了市场,应长寿只得改作白铁器具生意。解放后,应长寿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但也常常会因为在白铁皮上难以发挥自己镂、雕、刻等技艺而遗憾,更为应氏锡器制作工艺后继乏人而叹息。1962年,应长寿以82岁高龄,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

(讲述者 应国光 应国鑫 整理者 方根发)

责任编辑: 周碧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