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俗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文化民俗

微信扫一扫分享

梅城茶馆店
2011-12-29 16:53

听梅城年纪大的人说建国初期,也就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梅城有茶馆店15家,大部分都在南门头和南门外黄浦街,还有几家在东门街、西门街和上半城。最有名的是春蓝茶馆和胜利茶店,其它还有毛江山、陈祖林、毛德标、罗石兰、杨辛庚等茶店。茶馆店陈设简单,卸下排门,见墙壁上帖着“莫谈国事”,屋柱上帖着:“静坐品香茗,闲谈洗尘烟”红纸楹联。烧开水的水壶是一把很大的铜壶,是用红铜做的阴阳壶,阴阳之间的隔板底部有洞相通,从阴侧壶口里灌冷水,阳侧的壶嘴里流出滚烫的开水,原来冷水下沉,热水上升,一边冷水灌进去,将另一边的开水挤出来。据谢关保先生说这把大铜壶,原放在胡亨茂老宅里,前几年毁于一场大火。茶馆店用的茶叶一般是本地产的乌龙山茶叶,亦有别地产的茶叶如龙井茶等。用烧开的泉味甘冽井水泡茶,茶汤清澈明净,微呈绿色,饮时齿颊留芳,沁人心脾。茶桌是木制长条桌,毛竹靠背椅,上横头搭个比地面高一点的木板台子,台上放一张二屉桌,从桌子上挂下来一块台布,上书:“推陈出新 百花齐放 评话议论”字样,说书先生穿一套尚青色长汗衫,桌上摆着纸扇、手帕和醒木三样道具。说到武将纸扇当枪使;醒木用来惊醒有睡意的茶客,又时说到知县官审案,作“惊堂木”助威之用;说到悲痛时用手帕来擦眼泪。曲目很多由茶客自由选择,有《七侠五义》、《玉堂春》、《说唐》、《金台传》、《济公传》、《水浒传》等等。

戴英芳是梅城堂堂有名的说书先生,大家都叫他老戴。据他儿子戴文龙说,他老爸是杭州人,从小拜杭州著名曲艺大师陈荣飞为师,抗日战争,逃日本佬迁到梅城,他每天清晨坐大洋里黄佬老关的黄包车去春蓝茶馆说书,到茶馆伙计给他泡上一壶茶,他喝一口茶润润喉咙,便开始说书。他说书情节紧凑,生动有趣,说到紧要关头猛然刹住,一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光狮子楼武松斗杀西门庆要说好几个昼夜。说得茶客瘾头十足,天天必到,每天都有几百人到茶馆店喝茶听说书。每壶茶收费4分钱,添水不收费。茶馆每天营业额15元左右,当时大饼油条肉包子每只2分钱,猪肉4毛8分钱一斤,从老戴到茶馆说书生意也就越来越旺了,各家茶馆店都争着去聘他说书,一来可以招引客人,增加经济收入;二来提高茶馆店的名气。后来金华、兰溪、衢州、江山、桐庐、浦江等地茶馆老板都来请他去说书。茶馆店有个规矩不允许搓麻将赌赙。只有正月初一到初三放开三天允许搓麻将、推牌九等,茶馆店还给每位茶客2个橄榄(青果),茶桌上还摆着鸡蛋糕、连环糕、芙蓉酥、糖精枣等招待茶客,这叫糕饼茶。年初四停止赌赙活动。茶店除说书外,唱道情、唱越剧的民间艺人也来登台演唱,一般是自拉自唱。

有的茶店一时请不到艺人说书弹唱,一杯清茶,几碟瓜子花生,谈天说地,评古论今,国事家事、邻里短长、社会新闻、人情世故都成话题,有时一人讲,众人听,天南地北,五花八门,说说笑笑,发发牢骚,好不热闹,胸中之闷气、怨气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孤寡老人死后无人安葬和外地人死了无人收尸,茶馆店老板带头捐款到棺材铺购买档次低的棺材(狗头蓬)为死者安葬。解放前梅城还有吃评茶的风俗,社会上出现纠纷,争执不下,双方去茶馆店评理,请当地有名望的人出面解决,在场茶客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调解结束,哪个人理输在坐茶客的茶钱全由他来会钞。

梅城自古为浙西、皖南、赣东必经的主要商埠之一,是水上运输的重要码头,舟楫林立,商贾云集,货栈遍布。饭馆、茶馆店、浴堂、旅店生意兴隆。特别是茶叶、桐籽上市后,商业尤为繁荣,被称为“茶、桐二市”。从杭州、徽州、衢州、金华、兰溪、淳安、寿昌来梅城做生意的人来往不息,茶馆店成为他们打听商业行情,洽谈生意的必到之处。著名国画家寿崇德也曾来茶馆店喝茶写生作画,书法家汪雨楼也常来喝茶为茶客写对联,洋尾外蔡著名中医师蔡竹根也来为茶客看病开药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梅城有2家茶馆店,南门头理发店旁边一家,上半城六眼井前面,新华书店下来有家茶馆店。再后来南门头澄清门城楼建成,承租给私人开茶馆店,现称老年文化活动室。搂上楼下全是麻将桌,来茶馆喝茶的人大部分是退休人员,闲着无聊,所以跑到这里来喝喝茶、聊聊天,搓搓麻将。去年八月份梅城大坝加固工程开工,南门头澄清门城楼被拆除后,老年文化活动室搬迁到大坝脚城南东路。

罗嘉许

责任编辑: 周碧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