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俗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文化民俗

微信扫一扫分享

梅城茶馆史话
2011-12-31 10:34

梅城原有茶馆15家,大部分都在南门头和南门外黄浦街,还有几家在东门街、西门街和上半城。最有名的是春兰茶馆,其他还有毛江山、陈祖林、毛德标、罗石兰、杨辛庚、胜利等茶馆。

春兰茶馆设在天尊庙,店内墙壁上帖着“莫谈国事”,屋柱上帖着:“静坐品香茗,闲谈洗尘烟”楹联。条件差的茶馆家具是木制长条桌,毛竹靠背椅,烧开水的水壶是一把很大的铜壶,是用红铜做的阴阳壶,阴阳之间的隔板底层相通,从阴侧壶口里灌冷水,阳侧的壶嘴里流出滚烫的开水。据谢官保先生说这把大铜壶,原放在胡亨茂老宅里,前几年毁于一场大火。茶馆用的茶叶一般是本地产的乌龙山苞茶,茶汤清澈明净,微呈绿色,饮时齿颊留芳,沁人心脾。上横头搭个比地面高一点的木板台子,台上放一张二屉桌,说书先生穿一套尚青色长汗衫,右手握着一把折扇,桌上摆着醒木,还有一把紫砂壶。曲目很多由茶客选择,其代表曲目有《玉堂春》、《说唐》、《金台传》、《水浒传》等,使人百听不厌。

戴英芳是梅城堂堂有名的说书先生,妇孺皆知,大家都叫他老戴。据他儿子戴文龙说,他父亲是杭州人,从小拜杭州著名曲艺大师陈荣飞为师,日本鬼子侵占杭州,从杭州逃到梅城,从此在梅城定居下来,他每天清晨坐大洋里黄佬老关的黄包车去春兰茶馆说书,茶馆伙计给他泡上一壶茶,他喝一口茶润润喉咙,左手拿起醒木往桌上一拍,台下茶客便安静下来,然后朝台下躬身说声“谢谢大家光临”。右手握着折扇,便开始说书。他说书言语流畅、情节紧凑,生动有趣,说到精彩、紧要关头突然停住,来一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茶客听上瘾,非听下回不可,所以天天必到,光狮子楼武松斗杀西门庆要说好几天。每天都有几百人到茶馆喝茶听说书。每壶茶收费4分钱,添水不收费。茶馆每天营业额15元左右,当时大饼油条肉包子每只2分钱,猪肉4毛8分钱一斤,从老戴到茶馆说书以来,春兰茶馆生意也就越来越旺,各家茶馆都争着去聘他说书,一来可以招引客人,增加经济收入;二来提高茶馆的名气。后来金华、兰溪、衢州、江山、桐庐、浦江等地茶馆老板都来请他去说书。茶馆有个规矩不允许搓麻将赌赙。只有正月初一到初三允许搓麻将,茶馆还给每位茶客2个橄榄(青果),茶桌上还摆着鸡蛋糕、连环糕、芙蓉酥、糖精枣等招待茶客,这叫糕饼茶。年初四停止赌赙活动。茶馆除说书外,唱道情、唱婺剧、越剧的民间艺人也来登台演唱,一般是自拉自唱。

有些茶馆一时聘不到艺人说书弹唱,一壶清茶,几碟瓜子花生,谈天说地,评古论今,国事家事、邻里短长、社会新闻、人情世故都成话题,有时一人讲,众人听,天南地北,五花八门,说说笑笑,发发牢骚,吹吹牛皮,好不热闹,胸中之闷气、怨气全抛到九霄云外。孤寡老人死后无人安葬和外地人死了无人收尸,茶馆老板带头捐款到棺材铺购买档次低的棺材(狗头蓬)为死者安葬。解放前梅城还有吃评茶的风俗,社会上出现纠纷,争执不下,双方去茶馆评理,请当地有名望的人出面调解,在场茶客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调解结束,哪个人理输客人的茶钱全由他来会钞。

梅城自古为浙西、皖南、赣东必经的主要商埠之一,是水上运输的重要码头,舟楫林立,商贾云集,货栈遍布。饭馆、茶馆、浴堂、旅店生意兴隆。特别是茶叶、桐籽上市后,商业尤为繁荣,被称为“茶、桐二市”。从杭州、徽州、衢州、金华、兰溪、淳安、寿昌等地来梅城做生意的人来往不息,茶馆成为他们打听商业行情,洽谈生意的必到之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著名国画家寿崇德也曾来茶馆喝茶写生作画,书法家汪雨楼也常来喝茶为茶客写对联,洋尾外蔡著名中医师蔡竹根也来为茶客看病开药方。七十年代,梅城有2家茶馆,南门头理发店旁边一家,上半城六眼井前面,也就是照相馆对面有家茶馆。到九十年代初梅城正大街思范牌坊、建德侯牌坊、以及南门头澄清门城楼相继建成,澄清门城楼承租给私人开茶室,现称老年文化活动室。搂上楼下全是麻将桌,来茶室喝茶的人大部分是退休人员,闲着无聊,所以跑到这里来喝喝茶、聊聊天,搓搓麻将。梅城大坝加固工程开工,南门头澄清门城楼被拆除后,老年文化活动室搬迁到大坝脚城南东路5号。

梅城施茶

施茶是中国人传统美德。据《乾隆建德县志》记载,古时候,进出澄清门必须要经过城濠的吊桥。后来南边城濠被土石填掉,可以直接进出。到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漠阳(今属广东省)人项一经到建德任知县,他为了解决南门船码头等候上船和下船进城的客人口渴,在原城濠旧基上建了一座茶亭,免费供应茶水。后来这里改建成黄浦街,茶亭也被拆掉了,再后来富春江电站建成,南部城墙改建成防洪大坝,黄浦街建筑由此被拆除。

乌龙山西北有个山垭名叫乌龙岭,为古代驿道,是严州城通往杭州的主要交通要道,早年走路、骑马、坐轿的人翻乌龙岭来往不断,岭上原先有个茶亭庵,为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僧真禅建。茶亭庵自然成为来往行人歇力的地方,人走得疲乏无力,唇干舌燥便去庵堂里喝杯茶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德(梅城)到杭州公路通车,翻越乌龙岭的人日渐稀少,现在基本上没有人来往,庵里的僧人早已离庵出走,茶亭庵无人管理早已倒掉。

在梅城的东面,原先有座古刹,称为丽钟寺,明朝崇祯七年(1634年)有个叫陈于庭的人,在寺源口建了座石亭,又把自家的良田捐给寺院,寺里僧人用租钱购茶叶,在石亭内煮茶水布施来往客人。再往下走几里路就是小里渡,以前渡口有座尼姑庵,称为普陀庵。据谢官保先生说,这个普陀庵很大,大殿斋堂有好几进,香火很旺盛。他小时候身体不好,他父母常带他到庵里找尼姑看病。明朝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严州府衙有个推官(正七品,主管刑狱。)叫陆卿荣,他用平时积下来的薪俸购买五亩二分田,二亩五厘五毫地,还有水塘七分二厘,捐献给普陀庵,庵里僧人将田和地租出去,用租钱来购买茶叶,煮茶水布施来往过渡的客人,自古有“南边(峰)的路,小里埠的渡”之说,意思是说南峰的路泥土很会粘脚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小里埠的渡水激浪大过渡非常危险。遇到山洪瀑发,江水猛涨,风浪更险,渡船只好停开,过渡的人只好在庵堂留宿。三都大桥建成通车,小里渡巳成为历史,当年的普陀庵早被人拆掉,现无迹可寻。

在城南五里,就是梅城对岸的南峰,有坐山称为望城岭。据当地人说,白天站在岭上可以看到梅城的妇女跪在岸上洗衣裳,晚上可以看到城里万家灯火,故有“白日千人拜,黑夜万盏灯”之说,望城岭也由此得名。据县志上记载,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七月十七日,当地乡民黄应辰骑马握刀带领义勇军与元军作战,战败自刎,与马坠於岭南山坡之下,所以望城岭又称坠马岭。这里是通往大洋、三河、兰溪的交通要道,来住行人长途跋涉,爬山越岭,碰到天气炎热,岭前不着村,岭后不着店,口渴讨不到茶喝,据说南峰姜坞有个叫胡国熙的人,为人善良,便出资金在岭上建凉亭供来往行人歇力挡风蔽雨,并雇人住在凉亭偏屋里,夏天煮茶供行人解渴,冬天为走夜路的人提供蜡烛照明。风雨沧桑,现已经改建成公路,当年的茶亭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睦州名茶

明代周高起《洞山阶茶系》云:“唐天宝中(742—755年),稠锡禅师名清晏,卓锡南岳,涧上泉忽迸石窟间,字曰“真珠泉”。师曰:“宜瀹吾乡桐庐茶”,爰有白蛇衔种庵侧之异。南岳产茶,不绝修贡。迨今方春采茶,清明日,县令躬享白蛇于卓锡亭,隆厥典也”。著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浙西:以湖州为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并注明:“睦州生桐庐县山谷。”证实睦州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范仲淹在睦州任知府时曾写下“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轻雷言好事,惊起雨前芽”的名句。形象地刻划了睦州茶事之盛景。

睦州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山间云雾弥漫,良好的气候使茶树生长十分茂盛,产生了品质上乘的桐庐茶、遂安细茶、淳安鸠坑茶、分水天尊岩茶等名茶。宋代欧阳修撰《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睦州“土贡文梭、簟、白石英、银花、细茶”。 陈公亮撰《淳熙严州图经》引《唐志》载:“贡文绫,簟、白石英、银花、细茶”。 当时睦州有建德、寿昌、淳安、遂安、桐庐、分水等六个县,那么睦州细茶产地在哪里呢?查阅很多文献资料,终于在穆彰阿撰《大清一统志》第303卷里找到答案,该书云:“茶,《唐书地理志》遂安上贡细茶”。 遂安即是郡名,又是县名,要搞清是遂安郡贡细茶,还是遂安县贡细茶,那就要看当时地理沿革就明白了。唐代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是唐朝地理名著,该志笫25卷中记载:“晋武帝太康元年,改新都为新安郡,新定县为遂安县。隋平陈废新安郡,析新安县置睦州,后又改为遂安郡。武德四年改为州,取“俗阜人和,内外辑睦”之义。”由此而知,唐武德四年改遂安郡为睦州,那么唐代上贡细茶应该是遂安县了。据1990年编纂《淳安县志》第十编笫一章“名茶”中记载:“‘遂绿’眉茶以产地遂安、形似眉而定名,为中国茶叶珍品”。

鸠坑茶为唐代贡茶,《淳熙严州图经》引旧经载:“贡交梭、绢、白苧布、红花、竹簟、鸠坑茶、麦门冬、煎白密”。 睦州鸠坑茶产地又在哪里呢?明代孙大绶《茶谱外集》:“吴淑《茶赋》:鸠坑兮凤亭。鸠坑在穆(睦)州,出佳茶。《茶经》曰:“生凤亭山飞云、曲水二寺,青岘、啄木二岭者,与寿州同。”明代杨守仁撰《万历严州府志》笫2卷载:“鸠坑源,在(淳安)县西七十里,其地产茶”。在笫19卷中也记载:“按《唐志》,睦州贡鸠坑茶,属今淳安县,宋朝既罢贡,后茶亦不甚称”。可见睦州鸠坑茶产地在淳安县。徐树林在《淳安建县立郡肇始地威坪》书中记载:“鸠坑三源地理位置是浙皖交界处之一,西北与安徽省歙县的巨川、璜蔚等乡毗邻,南与梓桐镇接壤。东北面临千岛湖西北湖区,与威坪镇隔湖相望,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9公里,面积约108平方公里。”唐代贡茶,以蒸青团饼为主,有方有圆,有大有小,贡茶品目,据唐代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记载,有十余种,其中就有“睦州鸠坑。”宋代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同样记载:“睦州土产:交梭纱、竹蕈、丝布、鸠坑团茶”。《雉山邑志》:“淳安茶旧产鸠坑者佳,唐时称贡物”。到宋代停止向朝廷上贡。《严陵志》载:“茶以鸠坑者佳,唐时称贡物,宋朝罢贡”。建国后,从鸠坑茶中研制出鸠坑毛尖。由淳安县茶叶公司生产。以外形紧结,硕壮挺直,色泽嫩绿,白毫显露,香气持久,滋味浓厚隽永,汤色嫩黄明亮,叶片鲜嫩成朵而著称。故唐代编纂的《翰墨全书》称:“鸠坑岭产茶,以水蒸之,色香味俱臻妙境”。1984年,在浙江省名茶品比会上,名列笫一。1985年参加商业部全国名茶评比,评为全国16种优质名茶之一。

天尊岩茶为宋代贡茶,明代李日华撰《六研斋笔记》载:“分水县天尊岩,产茶最芬辣,宋时以充贡”。在《竹懒茶衡》记载:“分水贡芽,出本不多,大叶老梗,泼之不动,入水煎成,番有奇味。荐此茗时,如得千年松柏根,作石鼎薰燎,乃足称其老气。”杨守仁在《万历严州府志》笫19卷中也记载:“分水县有地,名天尊岩,生茶,今为州境之冠。” 天尊岩茶产地在今桐庐县歌舞乡天尊岩,岁久湮没。1985年,以农艺师户心寄为主,经实地勘查考证,得以重新发掘,当年获浙江省优良名茶奖,后又获省一类优质名茶奖和上等名茶奖。天尊岩茶采摘制作技术极严, 清明至谷雨间, 将轻采的一芽一叶, 经拣芽、摊放、簸片、杀青、理条、簸末、初焙、提毫、复焙等1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香气清高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甘醇,实乃茶中珍品。

睦州名泉

古往今来,大凡提到茶事,总是将茶与与水相提并论。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同朝代的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讲得更为透彻:“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质直接影响着茶质,泡茶的水质好坏,对茶叶的色、香,特别是对滋味影响极大。佳茗必须有好水相匹配,方能相得益彰;反之,有了好茶,若不得好水,佳茗也不佳也。

“茶圣” 陆羽对饮茶用水进行潜心研究,大历元年(766年),陆羽逗留于扬州大明寺,御史李季卿出任湖州刺史途经扬州去拜访陆羽,他恳切地对陆羽说:“处士可否对品尝过的水作一评价”。陆羽向他提出宜茶之水有二十等次,御史李季卿即命人把陆羽口授的茶水品第按次记下,其中有“第十九,桐庐严陵滩水”。

陆羽故世后,唐人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载了这个被广为传诵的茶事和茶水排品录,肯定了陆羽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提出泡茶之水优劣的开创精神。但他认为神州之泉众多,仅凭陆羽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难以全面考察,排定的茶水之二十等次,自然难免有偏颇。后来,张又新又发现了已故刑部侍郎刘伯刍的品水名录。他不满足于前人记载,到实地游历品评,认为刘伯刍说的亦不十分准确,并提出自己对茶水品第的看法。他来到睦州府桐庐县著名的严子陵钓台时,深感此地“溪色至清,水味甚冷”,即便“以陈、黑、坏茶沏之,皆至芳香。又以煎佳茶,不可名其鲜馥也”。桐庐严陵滩之水远远超过陆羽称天下笫一泉的扬子江的南零水。明代徐献忠在《水品》中记载:“桐庐严濑水,张君过桐庐江,见严子濑溪水清冷,取煎佳茶,以为愈于南泠(零)水。”并到实地考察,“予尝过濑,其清湛芳鲜,诚在南泠(零)上。而南泠(零)性味俱重,非濑水及也。濑流泻处亦殊不佳。台下湾窈回洑澄渟始是佳品。必缘陟上下方得之,若舟行捷取,亦常然波尔。”

明代田艺蘅对严陵滩水又一次实地考察,在《煮泉小品》中说:“余尝清秋泊钓台下,取襄中武夷、金华二茶试之,固一水也,武夷则黄而燥冽,金华则碧而清香,乃知择水当择茶也。鸿渐以婺州为次,而清臣以白乳为武夷之右,今优劣顿反矣。意者所谓离其处,水功其半者邪。”陆羽品评武夷茶要比婺州茶好,田艺蘅用严陵滩水泡武夷茶和婺州茶,得到效果侧相反,婺州茶色香味反而超过武夷茶。所以他认为茶叶优劣与水质很有关系。历代关于茶与水的学术争论,通过不同学术见解的争鸣探求,引发出了不少关于名茶名水的真知灼见,使人们对饮茶用水的品格有了更高的追求,并拓宽了对茶文化研究的视角范围。(汪建春整理)

责任编辑: 黄倩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