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俗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文化民俗

微信扫一扫分享

小镇庙会——寿昌二月十
2012-03-05 20:47

雨一直下,不肯停息片刻。

因为是小镇古老的农历二月十传统庙会,

街道两边是连绵的雨布搭成的临时摊铺。

廉价的低端日用品、实用的农产品琳琅满目,远远望去,到处是人和雨伞在晃动。

小镇二月十,是具有几百年历史的交流庙会。

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九到十一的这几天举行。

小镇二月十庙会由祭祀“三圣”发展而来。

三圣是夏其光、叶林和刘珏。

夏其光明万历三十年(1603年)任小镇所属知县。

居官清慎,多惠政。深受百姓爱戴。

因遭诬陷致死,后来皇上给予昭雪,赔他一个紫金头,所以是红脸菩萨;

叶林即铁爷爷,曾中过武壮元。

幼年时曾偷过外婆家一只铁锅,后来在母亲的教育下,连夜把锅背回外婆家认错。

因为背过铁锅,所以是黑脸菩萨。

刘珏即刘爷爷,原名珏,宋仁宗皇佑三年(1052年)任小镇所属知县。

在任有善政,爱民如子。死后被小镇百姓尊为白脸菩萨。

从前的庙会要热闹好几天。

初一、初二、初三和初七、初八、初九六个晚上要举行灯会。

有桥灯、龙灯、花灯,还有狮子灯。

一个桥灯由八九十人抬,上面有观音娘娘、金童玉女,首尾长达数十丈,看上去十分壮观。

最好看的是花灯,花草虫鱼,珍禽异兽,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还有狮子灯,狮子滚球,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到了初十这一天,庙会达到高潮,特别是扛菩萨的辰光,街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但解放后小镇的二月十庙会变成了单纯的物资交流会。

其它的诸如灯会、三圣出巡等作为迷信活动被禁止了。

小时候能跟着大人赶二月十,

曾是我最渴望的事,也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记得最深的是祖母卖了五只油煎饼给我,

叮属我别吃光了给我妹妹带两只回去。

从寿昌到横岗虽然只是很短的路,

一路上思想斗争却好激烈,最终还是没能控制住欲望全吃了。。。。。。

改革开放后,交流会上不仅只是物品多了些亮色。

另类的东西也开始鱼龙混杂起来。

比如挖了几根本地没有的树根冒充是藏药四处兜售;

比如明明是本地人却穿着藏族、回族的服饰卖起假羊毛毯和羊肉串来;

比如在街道一角拉了个大棚,门上一块小牌上写着大大的“十元”二字,

棚里音乐震天,台上几个浓妆艳抹的女人身着三点大跳艳舞。

有一年我曾和好姐妹因好奇进去过(汗颜),

台下挤满了密密的人群,其中还有老人和小孩,

后来听说第一排坐着的那几个花白头发的老头从早上进去就没挪过窝。。。。。。

庙会的喧嚣终会结束。

带走了阻塞的交通和震天动地的吆喝声。

只留下了面目全非的街道和一地的垃圾。

即使在物质丰盈、交通快捷的今天,

在中国每一个农村和小镇,

一年一次的物质交流会性质的庙会仍到处都有。

传统和风俗依然盛行。

这和高尚,和文明无关。

这只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喜欢赶热闹的特性在作祟。

一如这二月里的雨,

总是如期而至。

总是乐此不疲。(网友 无名英雄)

责任编辑: 周碧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