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发言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热点专题 > 2013建德两会 > 代表委员发言

微信扫一扫分享

政府盖保障房,还得算笔账
2013-02-28 08:48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涉及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的建设工作,并提出了2013年的建设目标。第四代表团代表董光和却说,政府盖保障房和安置房,还得先来算笔账。

董光和的这笔“账”,还是来自《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针对2013年的政府工作提出,桥东区块完成3.2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洋溪新城要完成3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洋安新城完成1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桥南新城完成5000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完成汪家、洋安21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主体工程。这样算来,以城区及周边区块,一共要完成37.7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主体工程)。

“37.7万平方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董光和给与会代表盘算了一下,以保障性住房为例,平均每户家庭的住房面积70平方米,仅仅汪家和洋安的21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主体工程在完工后,可解决3000户家庭的保障性住房需求。

“在财政情况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造那么多的房子,是不是必要?”董光和发问,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是否需要建设那么多?今年政府要花多少钱来建设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刨去城区及周边的建设目标,全市各个乡镇还要花多少钱,建设多少面积的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面对这些问题,代表们光看报告,心里还没底。

和37.7万平方米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相对比,董光和觉得,目前政府更应该研究城市住房空置率的问题,科学安排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建议让市场进入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建设领域。“比如,房地产企业要进入建德,政府是否能通过购买和其他方式,实现规划出一批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指标,既减少财政的压力,节约建设资金,还能让安置对象和保障房家庭得到较好的住房环境”。

另外,董光和还指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即汪家保障性住房工程完成后,这里入住的多是“老弱病残困”群体,汪家地块又缺乏必要的公共设施配套,这样的住房环境怎么让人满意,怎么体现品质生活?

董光和的建议,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赞同,他们认为,我市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账目应该算得更清晰。

 记者 胡燕群

责任编辑: 余锋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