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红网:当不了精英的大学生不妨考虑去卖肉
2009-09-17 06:18 来源:红网

  清一色的女孩子,清一色的高校毕业生。在长沙市鸿龙肉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担任销售业务员的游熙与一起卖肉的其他23名同事一样,都是今年从高校走出来的。她们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20岁,虽然来自全省各地,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该公司老板坦言,这批女大学生来到公司后,制定销售战略方案,设置专业网站,给公司带来了一股新风。(引自9月15日《长沙晚报》)

  

  大学生的就业难已成为了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但是,看看周围,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大城市的企业机关被应职者踩破了门槛,另一方面稍微偏僻一点的县城机关里已常年没有进入一个大学生,这不得不使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进行反思。

  

  对于不少大学毕业生来说,有些人宁愿失业也不愿从事那种他们认为名声较低的社会基层工作,因为他们乃至整个社会都认为这会降低他们的身份。诚然,从事基层的劳动或服务工作可能会累一些,也可能薪水少一些,但是,刚一毕业的大学生就想享受高官厚禄,过着衣食无忧日子的想法,既是不成熟也是不切合实际的。理由很简单,一旦人人都想挤入热门的行当,这一行当只能更加热门,人才只能持续“供过于求”,录取员工要求只能有增无减,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只能持续扩大。

  

  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不断迈进,意味着中国大学的“精英化”培育模式已悄然转变为“大众化”的培育模式。既然不能再是“精英”,大学生的高傲头颅也应随之低下,毕竟事实就是这样——大众教育的结果就是培育更多的人,去从事普通的工作。若大学生们还要顶着“学士”的头衔去挑工作,实在是有些自欺欺人。

  

  君不见,昔日被部分国人骂做“北大败类”、“有辱斯文”的“北大屠夫”陆步轩在五年后的今天坐拥着20万的年收入;君不见,同样是“卖肉”的北大才子陈生如今已做大做强成为千万富翁。人生是不可能一次成功的,即使“北大才子”们亦需要时间的历练、从基层慢慢做起。与此相对照,那些拿着毕业文凭的大学生们不想经历职业磨练,妄图“一劳永逸”地一次性找到获益一辈子的职业,这样会不会显得有些太急躁了呢?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知识分子是受尊重的。大学生在校园里除了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染得了一身书生的“高傲之气”,多数人并没有什么真本事,不说这股气不好,只是面对社会现实时,大学生们也需“一切从实际出发”,适当的放一放自己的架子,否则出现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备受市场青睐而大学毕业生一职难求的尴尬现象将在所难免。

  

  早在今年2月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道,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当销售员去卖肉是一项服务大众的职业,长沙的女大学生们通过自己劳动的付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相比之下,那些仍窝在家里面“抱残守缺”的往届大学毕业生们是不是也应当赶紧去维护自己的尊严呢?

 

[作者:童亦劲]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