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红网:“有生有死”的报业市场才是正常
2009-09-22 07:26 来源:红网

    由“中国记协”主管,带着“中”字头身份的《中华新闻报》“倒下”了。这份创办了16年之久,发行量曾达到10多万份的《中华新闻报》,就这样走到了终点,让人震惊,也让我这个身在报业工作的人感到悲叹。据报道,停办的原因是:“经营不善,严重资不抵债,无法继续正常出版”。这是迄今为止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2009年9月21日《中国青年报》)

  

  有人担心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后,会不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会不会出现“纸媒倒闭潮”?在我看来,即使会出现,未必不是好事,好的发展得更好,差的就应淘汰。有的媒体严重资不抵债,硬撑着,犹如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与其半生不死,还不如让它早死。中国记协主动申请停办《中华新闻报》,这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市场不相信眼泪’,“劣币”最终会被“良币”驱逐。

  

  事实上,现在的不少报刊并没有真正走向市场,以至于处在半生不死的状态而长期需要“吊氧”。正如长期致力于新闻体制改革,人称“媒介军师”的喻国明所说的,目前很多报刊都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遵循条块分割的模式存在,但这种配置模式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并不对应,刊号资源的配置模式在市场化的冲击下势必会有所改革和调整,“《中华新闻报》的停刊就是报业改革的先声”。但问题是中国记协的《中华新闻报》主动退出了市场,一些与该报一样经营不善,没有市场的报刊却在“垂死挣扎”,“很多部委机关办的机关报,体制僵化,思路陈旧,内容死板,几乎没有读者,经营也步履维艰。”尤其是一些地方机关报至今还是“吃财政饭”,靠行政命令来发行,如果不是这样,早已没有读者,没有广告来源了。但由于这些机关用财政的钱对其“输血”和“吊氧”,以至这些报刊“苟延残喘”,这是很不正常的,也不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一些地方机关报虽然是自收自支,但由于是事业单位,管理是“机关模式”,经营是“企业模式”,加上还“婆婆”的“指挥捧”,显得不伦不类。且“婆婆”只管人事,只管“我要你这样”,却不管报刊的发展,有不有读者,有不有效益,员工有不有工资可发?

  

  有的“自收自支”的地方机关报是靠子报(都市类报)来养活。机关报应付机关,都市报走向市场,这种“两只脚”走路的方法,才使报业得以生存。机关报还有一大弊端就是总编辑的问题,有一家市委机关报本来办得不错,经济效益也好,但由于老报人的总编辑却要像机关单位一样退居二线,调来一位没有从事过媒体的总编辑,他不懂报纸,管理还是按照他在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结果没有折腾两年,报社就半生不死,有7个月没发员工的工资,后来市委不得不换总编辑。按照有关规定,担任总编必须熟悉与报刊有关的专业知识,具有较丰富的采编工作经验和较高的写作能力,胜任终审定稿工作。具体要求是有新闻专业技术职称,并有五年以上编采工作经历。但地方党委在任命总编辑时,往往没有考虑这些,新闻出版部门在年检时也没有严格审核,如果发现总编辑不具备担任总编辑的条件,不予年检,与当地党委交涉,就可能不会出现随意派个人来当总编辑的情况。

  

  机关报存在着体制上的弊病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是一家企业,遇到剧烈的经济波动,可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自主选择发展战略,自主调整产品结构和投资结构,甚至通过拍卖、破产、并购等多种资本运营手段化解市场风险。而报纸不行,当它深陷市场困境的时候几乎无法自救,债台高筑时也难以脱身。就如我们看到的许多亏损报纸那样,他们不敢轻言转产,领导也不允许破产。这种体制性弊病,将加重技术落后和市场变化带来的后果。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通过评估等级、年检、诚信记录和两个效益的考核,淘汰不合格的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做到生死由业绩和市场决定。通过市场的方法淘汰长期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报社、刊社、出版社,解决‘优不胜劣不汰’而造成的出版资源难于集中的问题”。这是报业发展的方向,只有先让一些“半生不死”的报刊先淘汰,让那些机关报的“婆婆”们看到不放手让报刊走向市场,自我壮大发展就要倒闭,那些“婆婆”才会意识到体制的弊端,才会为报刊解开“紧箍咒”。中华新闻报社由盛到衰,直至停刊,其实是“自收自支、事业编制”模式不适应目前报业发展的结果,可以说,“自收自支、事业编制”模式是机关报刊发“癌症”的病灶。

  

  报业发展存在很多大潜在的危机,机关报除了体制上的弊端,还有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冲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还不能拿出战略性的应对之策,让这些报刊摆脱“体制之病”,真正走向市场,淘汰只是迟早的事。

 

[作者:洪巧俊]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