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红网:办好教育的真谛不是多管而是少管
2009-10-13 13:33 来源:红网
    10月11日,新华社发布了温家宝总理2009年9月4日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的讲话。他表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目前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他指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
  
  温总理的讲话没有官话套话,没有回避问题,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弊病。以我看来,教育与时代脱节,满足不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行政化,行政部门过多干预了教育领域。
  
  教育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事业,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独特的价值追求,任何外在力量的强加只能使教育扭曲变形,丧失本性。现行教育体制恰好是违背教育本性的设计,行政主导一切,让教育的宗旨屈从于行政管理的目标。大到教育方针的制定,小到校长的任命、教师业务水平的测评,都有官方的身影。
  
  教育行政化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外行领导内行。对于教育部门的官员而言,他们多数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渠道被选入的,缺乏在教育一线工作的经验,对教育规律、教育自主之类的命题仅仅一知半解。他们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首先考虑的不是敬畏规律,而是想法设法兑现手中的权力,拍脑袋做决策,把触角延伸到教育的任何一个角落。面对威势,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只好噤声,放弃自己的教育信仰。
  
  行政力量往往自以为无所不能,在这种狂妄中,原本应该成为教育发展中坚的民间智慧被扼杀在草野,难以发挥能量。回顾历史,我们能看到另一幅情景。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著名的、至今仍受其余荫的“壬戌学制”。该改革案就是由民间机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民间知识分子教育群体起草完成的。它之所以对我国教育史产生深远影响,确立中国现代教育学制体系,不能不说是自下而上、集思广益的成果。
  
  教育的良性发展不在于政府部门事无巨细的管理,而在于充分发挥民间机构、民间人士深广的眼光和卓绝的见识。政府部门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深度介入,建立各种各样的考评制度,为学校规定发展步骤,结果却适得其反,乃至使教育危机重重。其实他们不明白,管好教育的真谛不是多管,而是少管。打破行政化的教育体制,真正做到人民教育人民办,把民间办好教育的智慧和力量激发出来,这才是使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

责任编辑: 方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