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世界非遗”大国背后是传统文化的失落
2009-10-15 07:43 来源:红网
    端午、书法等22项日前同时入选“世界非遗”。昨日,文化部举行专题发布会介绍,目前,全世界共有166项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以总数26项居首。昨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透露,中国已有几个地区申请京剧作为本地区申报“世界非遗”的候选项目。京剧将在明年申报“世界非遗”,目前,此项工作由北京市文化局负责组织。(10月14日《新京报》)
  
  无疑,我国目前已成了名副其实的“申遗大国”,或者说“遗产大国”。的确,广袤复杂的地理环境,数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绵延不绝的传统,博大精深的文化,加之多民族各个独特的历史风情、风俗习惯,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已消亡或尚在残喘的遗产自然不在少数,这也无怪乎我们成了世界第一非遗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个世界第一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技艺被作为“世界非遗”供奉在庙堂深院或者仅仅是纸上的书写、研究机构的研究对象,当更多的民间文化、民间手艺在无人问津的穷乡僻壤苟延残喘、日渐消亡时,“世界第一”的光环也掩盖不了传统文化的失落这一悲凉的现实,“非遗大国”也就失去了让我们狂欢的理由,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仅仅成了我们用来想象自己民族性、想象自己民族传统乃至书写历史的工具而已。
  
  并不是说“申遗”这样的活动没有意义,事实上,在商品经济的时代,“申遗”使那些文化传统成为品牌,可以进入商业领域从而带来巨大的收益,在此情况下,也许这是传播文化、保护传统最好的推手与动力。
  
  但文化传统不能仅仅是品牌、名片,也不能沦陷于商业的漩涡而失去品格,它更要成为有生命力的文化形式,融入民众的生活,成为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能真正承载起绵延不断的民族精神。“非遗”被一项又一项地申报成功,却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之前已经申遗的昆曲、古琴成了一些极小众人群雅集的作料或研究所的研究对象;我们忿忿于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但是我们自己的端午又剩下了什么?七夕、中秋,这些对中华文化至关重要的节日都已经被剥去了文化的外壳,成了面目无异的节假日而已。更多的传统、文化载体也在我们的社会中成为异己的存在,老建筑被大面积地拆掉,历史古迹被一个个清理,名人故居被轻轻抹去,乃至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民间手艺、民间艺人一批批地在无人问津中消亡。
  
  不是说对所有的传统都要毫无选择地保留、保护,消亡实际是文化的一种常态,但是,民族的精神需要传递,民族的历史不能忘记,民族的文化不能随意,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民族的存在基础,就像陈寅恪先生所指出的,一个民族的确立不在血统、人种,而是文化的认同。丢弃了传统,也就丢弃了我们的民族性,我们那什么来确认自己?
  
  “世界非遗”大国背后是传统文化的日渐失落,文化失落带来的是精神家园的迷失,这实在是一个令人伤感的现实。



作者:梁漏然


 

责任编辑: 方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