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救助打捞回归公益性质争议或会烟消云散
2009-11-06 07:58 来源:红网
    湖北荆州3名大学生为救落水儿童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该事件媒体已经做了大量报道,热情讴歌了90后大学生见义勇为的精神。近日《华商报》曝光的打捞者“挟尸要价”的情节,又再次激起我们对该事件的关注。与先前千篇一律的唱赞歌的树典型报道截然不同,最新揭露事件中阴暗面的内幕报道以及公布的白衣打捞者冷漠的表情的照片再次刺激我们敏感的神经,社会道德犹如过山车,大起大落。这真是毕竟真相的苦涩吗?正如有网友评论那样,若讨伐不彻底,赞美则无意义。
  
  按照网络热点新闻传播手法,一个引起强烈舆论反弹的热点新闻,被指责的新闻当事人一定会站出来回应,或者斥之消息不实或是进行入情入理的解释。就如央视《经济半小时》11月3日报道的,北大医学教授惨死自家的医院,称实习生非法行医。之后,北大第一医院态度强硬地回应,称报道失实。本来新闻工作者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假新闻”,可在打捞船“挟尸要价”一事上,我多么希望事情是假的啊,哪怕确有其事,也请站出来声辩其中误会和原委。
  
  当11月5日的《中国新闻周刊》带来对打捞者的采访,他们的回应却让人情感上不能接受,捞尸人承认了报道属实,淡淡地解释“我们走错这步棋”。这步棋的含义是,当他们收钱捞尸时,并不知道3个大学生是救人溺水的英雄,不然的话把所收钱当场捐出来就“名利双收”了。等把钱收了,别人在说他是英雄,也来不及了。问题是,没有事后追认,当时谁又知道他们是英雄呢?
  
  事已至此,这些精明的商人依然在盘算着自己“名利双收”。主营长江流域人员死亡打捞的荆州市八凌打捞服务有限公司法人夏冰反问:“这就像买口香糖。你不能说不给钱吧?”是的,他们的职业就是捞尸,他们以打捞尸体营生,明码标价白天12000元,晚上18000元。那些泡得腐烂的尸体,无论是流浪汉的,还是英雄的,在他们眼中没任何区别。事后才明白,默默无闻者和受舆论关注对象境遇是完全不同的,于是算错一步棋,后悔当初不识时务。这样的结论,尽管难以让人接受,但也应在意料当中——这符合人自私的本性。
  
  就像标榜自己救死扶伤的医生,不缴足医疗费用不给病人做手术的情形比比皆是,否则卫生部门也无须三令五申地强调公立医院应先救治后结算了。或许像医生一样,捞尸人这样特殊职业的人对生死的淡漠会归责于“职业冷漠”,作为长江边的打捞者,见惯了死尸、鲜血,成天和死亡打交道,神经也会磨练地异于常人。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引起从业者对人、对事态度的改变,指责捞尸人的冷血也无太多意义。市场经济物化了打捞者和救助者的关系,但也强调公平买卖,挟尸体要价有乘人之危之嫌。对他们的冷漠也更多的是道德评价。面对冰冷的尸体,倘若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就会失去应有的人性温度。
  
  我们无法保证私营的打捞船汲取“走错棋”的教训,也不能指望他们被大学生奉献和牺牲精神所感化,下一次大发慈悲,免费积极地救助落水者,更何况该流域就那么一家有资质的打捞公司,市场化的恶性循环无法避免。在尸体打捞问题上,一味批评当事人没有触及根本。当地政府应承担起尸体打捞的公共服务性质,挽救溺水者的生命、打捞溺水者的尸体,从某种程度上是在挽救社会的道德生命。付高额费用后才能得到专业救助,贻误救人最佳时机的惨剧屡屡发生,从事态发展来看,救助和打捞溺水者有必要回归公益性质。期待政府能有所作为亡羊补牢,弥补这种公共服务的缺位,避免此类伤害公序良俗的事情再次发生。



作者:普嘉

 

责任编辑: 方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