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匡超被推荐证明校长推荐制沦为应试俘虏
2009-11-20 09:28 来源:红网

  在北大公布“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39位获推荐资质校长名单仅仅两天后,江苏就产生首名校长推荐上北大学生。11月19日《扬子晚报》报道,南师附中王占宝校长要举荐给北大的学生叫匡超!记者昨天在南师附中公告栏看到,该校高三(1)班的学生匡超已经确定为学校即将举荐给北大的人选,目前正在接受“公示”。


  
  南师附中周俊副校长称,我们推荐给北大的学生必须具备两个标准:第一、学业发展优秀;第二、综合素质发展优秀。再看被推荐的匡超同学确实“牛”:高一时就获得南京市英语电视口语大赛一等奖;08、09年都拿到省物理竞赛一等奖,今年获得了保送资格;08年省数学竞赛三等奖、09年又拿了二等奖!不出意外,匡超很可能成为事实上的江苏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第一人”。这样的学生被推荐,可谓众望所归,顺理成章,无可争议。但如果全国其他中学推荐的学生,都是公认的标准好学生,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政策的初衷能实现吗?


  
  此前,北大招生办负责人表示,出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政策的初衷,是想在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下,进一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中学和学生能够把精力从被动应付考试逐步转化为主动培养素质,从而逐步影响乃至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使那些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学科特长更加突出的优秀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北大接受教育。


  
  在很多老师和学生眼里,类似匡超式学生,不仅是标准的好学生还是个全才。但是细想一下,匡超的成绩,哪一样不是通过考试和比赛获得的,哪一样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在很多老师看来,优秀的成绩可以“拔高”学生其他的优秀品质和素质,一个成绩优秀素质较高的学生是老师和学校最需要的。我无意否定和怀疑匡超式同学的出色。笔者只是在想,如果中学校长推荐的都是这些标准好学生,干吗还要校长来推荐?显然,还在尝试中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共性多,个性少:很优秀但未必有卓越的潜质。


  
  由此,我想到已故的钱学森老人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当然,这不是几句话就能概括和回答的。如果我们仅仅将责任归咎于教育体制本身,似乎有失公允。这个社会背景和教育环境给予那些有个性的有潜质的学生机会太少。我们一直在强调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呼唤素质教育。而期待所谓教育公平的群体,恰恰也是应试教育的最大捍卫者和追随者!


  
  因此,我们应允许“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大胆尝试。关键在于,校长以怎样的心态和责任来行使自己的权利。笔者以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最大意义并不在于推荐什么样的学生,而是校长以什么样标准来推荐!


  
  与多数人对校长实名推荐制持否定何质疑态度不同,笔者倒觉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个有意义的尝试,期待校长凭着个人的经验,慧眼识珠,推荐出有潜力有个性的学生。当然,这个过程和结论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检验,但也许10年20年甚至30年后,当某校长力排众议推荐的某个学生成为国内出色的专家,回头来我们何尝不会对今天北大同样备受争议的创举表示敬意!

责任编辑: 余 锋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