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乡村教师大换血要防止溶血反应
2010-01-04 08:29 来源:红网

2010年,44.8万代课教师将进行最后的清退,也就意味着的教师队伍将完成一次全面的“大换血”。(1月3日中国新闻网)

我们暂且不去探讨代课教师被清退后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站在教育角度谈教育,此次乡村教师大换血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农村教师资源的血液系统的更新换代,这才是教育本身应该探讨的课题。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退文化水平低、教育观念落后的代课教师是正常的新陈代谢,并且贫困山区教育和教师资源的落后确实也是导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已经实行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国家财力的盈实对于在硬件上实现城乡教育的平衡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但是作为教师资源的软件条件却远远未能达到平衡的要求,而此次大换血目的恐怕也是在此。

正如人体换血一样,有了丰富的血液资源并不代表着能够顺利拯救病人的生命,关键还要看能否正确地配型。如果配型不成功胡乱输血,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极容易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而乡村教师队伍的大换血也必须谨防“溶血反应”的发生。

我们不乏有着高知识水平、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人才,特别是高校教育的飞速发展,甚至可以说优秀教师资源的“血库”已经相当的充盈,对于城市来说,甚至有些过剩,从每年的教师岗位招聘的激烈竞争程度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这些优秀的血液能否顺利为贫血的贫苦乡村教育输血甚至换血,完成乡村教师血液系统的升级换代,最终取决的因素却是血型系统。

有一个生动的例子:前些年有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山那边》,讲的是一个女大学生到贫困山区支教的故事,我身边看过的很多同学看后有些人甚至感动的热泪盈眶,深感那位女大学生献身山村教育事业的伟大。但是当我问他们毕业后是否愿意和她一样伟大一把的时候,几乎无不摇头,理由很简单,山区的条件太艰苦了,非常人所能忍受,因为他们看到了女主角的挣扎和痛苦,而这种挣扎和痛苦正是我所要说的“溶血反应”。

我的那些同学最终也都选择了留在了条件优越的城市,哪怕是辗转各个城市去争取一个教师岗位也没有人选择女主角所走的路。我没有任何非议他们的意思,我们在条件优越的城市里培养出来,已经习惯了这样优越的环境,一旦要去条件艰苦的山村,如果没有电影里女主角那样的毅力和坚持,恐怕很难在“溶血反应”中融合。

城市造就了这些教师人才的“优秀血液”,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和乡村教育配型成功,毕竟每种血型都有它适合的血液系统。简而言之,当前高校培养的大部分教师人才只是符合城市教育这个血液系统,并不一定符合乡村教育的血液系统,如果强行输血,那么所引发的“溶血反应”将对乡村教育有害无益。

要防止乡村教师队伍大换血出现“溶血反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配型成功。2007年,国家开始推行的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就是一种输血前配型的工作,通过优惠政策的倾斜,造出更多适合乡村教育的血液,也是为了避免“溶血反应”的出现。

据推算,国家培养的这批教师人才应该要到2011年才能毕业,因此可以推断,这批为农村教育配型的血液尚不能在今年的乡村教师大换血中发挥作用,那么今年清退的44.8万代课教师岗位应该如何来补充,措施无非有三种:一是将农村教育的这种贫血状态再撑上一年,二是将就业难的大学生对农村教育进行强行输血,三则是尽快从应届毕业生中配型成功44.8万份适合农村教育这个血液系统适合的血液。

面对44.8万的缺额,第一种措施显然很难行得通,第二种随之而来的必定是是层出不穷的“溶血反应”,至于第三种则将是一个无比浩瀚的工程。

清退代课教师完成乡村教师队伍大换血,我们不能盯着血库的储量,而是应该考虑是否有适合农村教育这个血液系统里的血型,避免出现“溶血反应”。鉴于此,我建议别忙着大换血,换血之前应该先配型,能配好一个配一个,等到2011年初步造成适合农村教育血液系统的这批血液培育成功之后,再进行大换血也不会太迟。

责任编辑: 余 锋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