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让“李鬼”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是重复常识
2010-03-15 08:09 来源:红网

在第28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新华网就中消协今年的年主题活动、切实保护广大农村消费者、航班延误投诉情况等一系列问题专访了中消协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武高汉。武高汉表示,要让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3月14日新华网)

乍闻官员让“李鬼”“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狠话令人振奋。对何谓“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武如是释义:“传统意义上,姥姥和舅舅代表着最亲近的关系,从‘舅家赔到姥姥家’的意思是形容一种程度,是其实不然。让‘黑心经营者’无法承受但又必须承受的代价。”同时武补充:“不仅仅是要让黑心经营者一赔到底,更要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这些心存侥幸的黑心经营者,也要让‘遵守游戏规则’的经营者真正获利,从而推动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其实不然。老实说,官员让“李鬼”“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之类的吓唬语言于今闻之已然了无新意,因为人们多年前就听到过“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罚得倾家荡产”的狠话。然而,在“李鬼”心理上,狠话早已成为“3•15”宣传口号和“狼来了”的游戏。换言之,狠话既然成为“老狗看家,动嘴不动身”和“打奶吓婴孩”,自然“李鬼”非但不会断子绝孙,甚至还会香火不断人丁兴旺。

事实亦然。据武高汉介绍,成立25年来,中消协和各地消协组织十分注重努力开展好作为消协组织立会之本的消费者投诉工作,一直在为化解消费矛盾纠纷做着不懈努力。据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消协组织25年来共受理投诉1196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8.8亿元。老实说,我从数字中看到中消协和各地消协组织成绩的同时,也从数字背后看到了当下现实消费生态沉疴痼疾和“李鬼”作恶为害的严重程度。

无须讳言,当下消费维权生态和现实图景不容乐观。姑且不论现有消费维权法规监管执行不力,好多现成规定落实不到位。对“李鬼”为非作歹为害一方,少数地方相关执法部门的“看门狗”和“守护神”们不诉不理甚至人鬼沆瀣一气为虎作伥,目下不少地方“李鬼”已由过去地下暗中作祟转为现时地上明火执仗,消费者消费维权程序烦琐劳神费时成本高企,维权艰难“难于上青天”;另一方面,现有法律法规滞后于消费市场发展要求漏洞多多,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约束作用差强人意捉襟见肘,现行法律规定与官员狠话“两张皮”,远未达到“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经营者罚得倾家荡产”和“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的程度。比如某经营者触犯了相关法规,依据现行规定执法部门处以5000元罚款等等,请问能产生多大金盘洗手下不为例的警示震慑作用。武高汉也认为:“这样的处罚标准明显太轻,起不到震慑和约束的作用,从而导致类似的经营者继续铤而走险。”

因此我要说,让“李鬼”“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不能光靠官员口风吓唬,更不能老是靠这样的官员口风吓唬,还要作为起来从立法层面和执法层面拿出实招来。现下当务之急是,通过一批重大典型案例曝光杀一吓百以儆效尤,树立消费者对维权组织让“李鬼”“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的信心,打消“李鬼”视“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为笑谈儿戏的惯性侥幸心理。舍此,让“李鬼”“从舅舅家赔到姥姥家”恐怕只能产生口头宣传吓唬效用,久之恐怕连口头宣传吓唬效用也会随时间消弭。

责任编辑: 储玲娟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