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高校“露水式”教学交往彷佛一场商业交易
2010-04-23 09:43 来源:红网

日前,湖北省教育厅对大学师生关系进行调研,许多接受调查的学生对大学教师的印象是“大学老师基本上是上完课就走人”、“毕业了,专业老师都不认识我”。(4月22日《楚天都市报》)

现代教育有一个基本理念,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师生双方借助于交往和沟通而实现的,没有交往和沟通,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可能产生。正如报道调查所述,笔者接触到的不少高校师生也普遍感到,彼此之间的情感在淡化和疏远,师生之间实际交往时间很少,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不畅,缺乏应有的了解。现在,大学生除了与班主任或辅导员接触的机会稍多一点外,其他任课教师只是上课时见一面,课后便很难再“见面”,以至屡屡出现要毕业了,学生不知道老师姓名,老师对学生也不太熟悉,甚至师生在路上相遇也形同陌人的咄咄怪事。教师在教育任务完成之时,往往也就是师生教育交往结束之际,教育交往成了“露水式”交往。

这种即时的“露水式”教育交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华中科技大学博导别敦荣教授就指出,老师与学生间互相不了解,课堂教学反馈少,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自然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更别提教学生做人了。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学生对学校的感情更多是来自于老师,现在不少大学毕业生对母校越来越冷淡,很可能就是与老师的“露水式”教育交往有关,这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也有影响。不久前,一位华裔富商捐赠巨款给美国耶鲁大学,而没有捐给同是母校的中国某名牌大学,不就在社会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吗?

哈佛、牛津等国际著名高校,往往把教学交往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纳入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中。他们认为,与学生沟通是教师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与学生沟通或者沟通不够,就是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教学工作“不合格”。与此相反,我国的高校对这些看不见的“软指标”往往要求不高,更多的是依靠教师的自觉行动和学生的主动接近。笔者认为,要切实改变这一现状,最为关键的是要改变现有的教师教学评价办法,不仅要看教师上了多少课,写了多少论文,更要看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程度,学生对教师的认同程度,以及所培养的学生兼备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只有把教学交往这一“软指标”变为“硬任务”,与教师的进退去留直接挂起钩来,进而成为师生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才能真正改变“露水式”教学交往现状。

责任编辑: 余 锋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