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绝境中的穷人不能仰望于少数领导人的恩赐
2010-04-30 14:57 来源:红网

在实现了两次举世震撼的地震救援后,我们可以从两大范本“取”下若干页,去“教化”另一种救援——它的名字叫“贫困救援”。“贫困救援”事关人的生命,事关人的尊严,是无法回避的一道新题目。湖北贫困母亲杀死重病女儿后割腕自杀(4月27日武汉晚报),这条消息横在眼前,触目惊心。

因病致贫,而后因贫致绝望,这样的路径,如今又添新的事实。虽然这位母亲被救,但是3岁多的女儿将永远不能感受到人间的丁点温暖。

检索“母女自杀”关键词,笔者的眼前跳出的是一条旧闻:2005年4月17日上午,在南京长江大桥上,一名母亲拼命把10岁左右的女儿往江里推。一个月前,这对母女从四川来到南京以乞讨为生,但“活得太苦了,活不下去了”,这名母亲打算将女儿推下大桥后,自己跳桥。两个月之前,快报报道,因为无力帮儿子买房子,一位父亲纵身从楼上跃下。

当个体以放弃生命来表达对于人间的绝望时,又如何能看清这中间究竟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还是一种对命运的妥协?我们无法回答,所以当长江大桥上的那对母女“完美”被救后,我们也不能视之为圆满的大结局,甚至视之为一出喜剧。因为,和各种非正常死亡相比,因贫而死,更让人心碎。

问题是,这类事体,往往是一嗟叹、一顿足就告一段落,如今,又有多少人还记得长江大桥上那对令人揪心的母女呢?我们又有谁能确知她们在好好活着呢?为他们,笔者5年前写下《城市必须关注边缘人状况》一文,实际上,在必要的援助到来之前,任何话语都是无力的。这就是一个评论人当年的愤懑和今天的无奈。特别是,公众的视线也因为这类事体指向房价和看不起病等各个诱因而分散,具体的感受当然大为浅薄。其实,在生命之消亡上,只有一种“自杀”。

面对绝对的贫困,绝对的弱势,绝对的无援,人的生命存亡,其实早已在一念之间。这种逻辑,拍电视剧如此,处世也如此。“好死不如赖活”的中国哲学,颇有些遮盖苦难的意思,就像一面奇异的镜子,将那些不能忍受厄运的生灵照得支离破碎。

问题是,在各种无关紧要的嗟叹和分析中,我们恰恰淡忘了对生命之逝的反思,更淡忘了对贫困生命源源不断的救援。

张承志先生写过一本书叫《无援的思想》。与思想的无援相比,生命的无援最让人扼腕。试图和女儿一道离开人世的那位母亲,应该也知道“好死不如赖活”吧,应该也听过别人的劝告吧,但是如果没有一种强大有力的贫困救援机制,如果没有举国的慈善力量向贫困群体的倾斜,那么,再多的泪水,再多的劝告,其实也只能成为一时的创口贴,而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永恒的支撑。我们现在惋惜的就是对贫困群体的救援还没有成为一种常态。当然,我们有低保金,在同一片蓝天下,穷人也获得了越来越明显的权益关照,然而,一夜之间陷入绝境的事情还很多见,这个时候,低保金难以拯救绝境中的人们。当低保金只能满足于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一场大病,一场大灾,将是其无力对抗的。

问题是,我们缺的不只是钱,我们最缺的是有关贫困救援的机制。中国式慈善有着诸多难以摆脱的困局,但是最大的困局莫过于,这种慈善多表现为灾难慈善,很少表现为贫困慈善。我们信服于“救急不救穷”,提防于穷人的“无底洞”,却忘记了各种救援“出发的目的”应该永远都是出手相救,就像有良知的医生,对任何病人都会不问原因进行人道主义施救。个体由于财力和精力的有限,不由不说“救急不救穷”,但是千万不能任由“救急不救穷”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一句托词。

这样的“医生”在哪里,这样的“手术刀”又在哪里?这才是我们最该反问自己的。先不问这个社会还有多少“无底洞”,还有多少麻烦,而是见病就看,就贫就帮,并且自信于通过这样的作为,贫困病只能越来越少,这才是理性的社会。

有学者指出,早在1536年,英国就颁布了《亨利济贫法》,它标志着英国政府开始为解决社会贫困问题承担一定的职责。

反观我们,我们的社会救济法,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望出台”,可直到今天还走在路上。在常态化的救助问题上,我们的基本生活救济已经初具框架,但是“极端情况救济”还八字没一撇。正是在种种的遗憾之中,才出现了低保户受慰问激动而死的悲喜剧。

这个时代,穷人,尤其是绝境中的穷人不能仰望于某个领导某个富人的恩赐,只能仰望于自己的国家,仰望这个国家的制度。——尽管这个制度姗姗来迟,那也是最大的希望。

责任编辑: 余 锋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