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标签化“80后”是媒体蓄谋已久的眼球策划
2010-08-16 08:45 来源:红网

我出生于1987年,按照现在再通常不过的说法,我是一个标准的“80后”。不过,我却一直对“80后”这样的称谓不太认同。每当见到媒体上谈论“80后”如何如何,无论评价是褒是贬,我总是本能地持有几分警惕。随着时间的迁移,人们的目光逐渐转移到了更加年轻的“90后”身上,我的许多同龄人也纷纷加入谈论“90后”的队伍当中,体验从被他人点评到点评他人的快感。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也从来不愿参与。

也许有人会本能地认为,身为“80后”质疑人们对“80后”的评价,是不承认自身的缺点,是听不进老一代人的忠告。但事实上,我并不否认我和我的同龄人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对于切中要害的指点与告诫,我们也完全可以虚心接受。我所质疑的,并不是人们对“80后”的具体评价,而是评价的方式和逻辑,说得再明白一点,是类似于“80后”的标签化手法,以及由此生发的种种误读与遮蔽。

这种标签化的手法,将十年间出生的人们全部归为一类,贴上一个统一的标签,“80后”。在这样一个“大标签”下,人们又一次次地做出这样那样的评价,贴上许多色彩各异的“小标签”。每一个标签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每一个标签又都难免偏颇和片面,难以勾廓出这一代人的真正面貌。这并非人们的眼光不够精准,而是“标签化”评价方式的必然结果——构成“80后”的,并非若干清晰明确的概念,而是一个又一个性格各异、蕴涵丰富的个体。试图以全称化的语词来对众多个体进行整体性的描述与评价,其结果难免以失真告终,走进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死局。

标签化的做法,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评价的偏颇失准,更是由此所引发的人们对于一个群体的误读和偏见,乃至排斥和鄙视。属于某个“大标签”范畴下的一个人或一群人做错了事,被赋予某种“小标签”,于是人们便想当然地认为具有和他们同样“大标签”的人也同样具有某种恶的属性,由此形成一种偏见,与事实相偏离。更令人感叹的是,如果说“富二代”、“女博士”之类的标签化现象还是缘于人们在家庭、收入、性别、学历等方面具备边界较为清晰的共性,那么“80后”被标签化则显然有点勉强,以十年为标准划分一类人,这种归类标准显得有点模糊,带有很大的人为性和随意性。

值得注意的是,标签化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负面后果,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偶然的无心之失,而是有人刻意所为。“80后”、“90后”如果只是一个年龄的概念倒也无可厚非,但一些媒体制造这个概念却是为了炒作话题。面对这样一群正在逐渐步入社会舞台中央的年轻人,媒体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应该秉持谨慎、客观的态度,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却看到媒体对自己手中话语权不够克制和敬畏,甚至颇有几分不怀好意。正如著名专栏作家连岳所言:“80后、90后、文科生、理科生、剩女……我不用这些集合名词,也不相信媒体据此得出的主题,一切都应回归到个体。在我看来,有媒体做专题,刻意的、甚至想引发对立地使用集体合词,是非常坏的习惯。”

或许,我的不少同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80后”们还在被媒体上“垮掉的一代”、“失梦一代”、“浮躁功利”、“无责任感”、“过于自我”等负面评价搞得头晕目眩之时,“富有热情”、“尊重规则”、“乐于奉献”等诸多赞誉又在一瞬间便一股脑地加在了身上。“垮掉的一代”的骂声尚未散去,“鸟巢一代”的美称已然迅速席卷网络。面对突如其来的美誉,或许我的同龄人们除了感到兴奋,还会感到一丝困惑和不解:我还是原来的我,怎么媒体的评价会在一瞬间突然判若两人?

在这个突然而剧烈的变化中,应该看到的是,一些原先对“80后”进行猛烈抨击的媒体,后来却对褒奖之词也毫不吝惜,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诧异和不解。而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还是那群年轻人,他们本身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这便说明,要么是媒体现今的追捧过于夸大,要么是之前的声讨言过其实。

正如前文所言,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反差,并不完全是媒体在进行价值考量和性质判断时失准的结果,而更像是一场闹剧,一场媒体迎合公众口味,有意吸引公众关注并制造传播效应的闹剧。这种缺乏原则,一味炒作的新闻操作在评论他人的言行与道德的时候,也同样会促使公众对媒体的品质进行质疑和拷问。对于“80后”而言,媒体为他们贴上的标签会使社会加深对青年的片面认识,形成刻板印象,进而影响到社会对青年一代的正确判断。这不,“90后”正在接受的质疑与非议,看上去是不是有些眼熟?

 

 

责任编辑: 方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