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不能仅凭兴趣去关注诺贝尔奖
2010-10-09 08:53 来源:红网

2010年诺贝尔奖各奖项的获奖名单陆续公布。美国和日本的3名科学家分享化学奖,英国两名俄裔科学家获得物理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则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摘得,文学奖得主是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诺贝尔奖得主年年不同,但对于诺贝尔奖的媒体关注却一直都是老样子。与往年一样,今年国内各大媒体对诺贝尔奖的报道依然延用的是这样的模式:对文学奖得主给予最浓墨重彩的介绍,从生平到作品,甚至连得知获奖后的感言这样的细节,我们都似曾相识。而对各个科学奖的获得者,则基本上都是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完全可以预想,略萨将和赫塔•米勒等人一样,因为获得诺奖而名声大噪,随后其作品也将迅速进入热销的行列。而罗伯特·爱德华兹等科学奖获得者,将依然只是个让人陌生的名字而已。

这种重文轻理的现象,既有传播学上的原因,似乎也很符合大众心理。相对来说,文学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要近一些,人们可以通过阅读作家的伟大作品来感受其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并且对媒体来说,作家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人生经历,这些都可以作为吸引读者的“卖点”。而科学家则会让人有一种陌生感,科学研究工作也因为比较枯燥而引不起人们的关注。譬如“因为他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描述和他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就很能激发人们阅读略萨作品的欲望,但很少有人有兴趣去了解“集合碳原子的‘精致工具’”是什么意思。

当然,我们的媒体不是没有关注过诺贝尔科学奖。譬如2008年的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不过不是因为他的科学成就,而是因为他与钱学森的亲戚关系。至于另一位诺奖得主杨振宁倒是媒体的“常客”,但似乎是以他的花边新闻居多。不得不说,这种仅凭兴趣去关注诺贝尔奖的现象,不仅折射出一种日渐庸俗和浮躁的社会生态,也暴露出国人求知欲的贫乏。前不久发生的“撞船”事件中,国人对日方的表现颇为愤慨,民间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运动。但似乎很少有人关注到,当我们还在预测中国科学家到底是二十年还是五十年才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过去十年中,已有9位日本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日本本土完成获奖研究。这种巨大的差距,呈现了科技实力的高低,也深刻地反映出科学氛围的浓淡。

国人对诺奖一直有一种“酸葡萄”心理,认为这只是一个奖而已,不必太过纠结。如果说文学因为标准很难判定,而可能存在某种偏见的话,那么科学是无国界的。诺奖可以有理由不关注我们,但我们则没有理由不去关注诺奖,不能不主动地与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成果做“亲密接触”。这种关注,不仅体现在专业领域的知耻后勇奋起直追,还应该体现在方方面面。譬如媒体就有这样的责任,把诺奖的报道做得更加全面和丰富多彩一些,去引导读者对科学产生更多的了解和兴趣。要知道,媒体的态度对大众的心理有很强的暗示作用。

近日清华和北大的两名教授在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文章称,“在中国,为了获得重大项目,一个公开的秘密是:作好的研究不如与官员和他们赏识的专家拉关系重要。”面对国内科学界的一地鸡毛,如果我们对诺贝尔科学奖还装着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不是无知就是麻木。

责任编辑: 余 锋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