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如何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对未来有信心
2010-10-13 08:42 来源:红网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登上了最新一期的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时代》网站已提前公布了将于10月18日正式出版的周刊内容,文章由曾两次专访温家宝的CNN记者法里德·扎卡里亚撰写。采访中,温总理总结了他的四点政治愿望: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10月12日《新京报》)

在这四句话里,前三句我们都很熟悉了,因为温总理在多个场合都曾说过。而现在的第四句,让我们则更多一层思考。这四句话,其实三句话都可以作为最后一句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有人民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感到安全有保障,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每个人才能对未来有信心。

在经济改革之后,我们有了物质基础了,但是这种物质基础,只能是解决了温饱和物质享受上的浅层幸福,并没有带来心灵上踏实的真幸福,更没有充分的尊严。结合以往新闻报道我们可以发现,过去十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移民输出国,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各界精英、富商通过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的渠道,获取他国永久居留权或国籍。

这样用脚说话,其实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人口迁移的研究上,有一个权威的理论叫“推拉理论”,即一个人的迁移,是由于一推一拉的合力结果,推力则来自于他所属的环境的各方面劣势,拉力则由于目的地的相对优势。因此,这样移民潮,就说明了一些人对于自己所属环境与未来的无信心,所以选择了出走。

每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其实正蕴于一个“中国梦”,而这个梦则来源于这样的一条朴素的社会共识:让每个人都能够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的未来都不是梦,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奋斗可以收获成功。而具体来说,对未来有信心,则必然是建立在一种对于自己的未来的可掌控能力,有规则,有法律保障,自己的权利能够把权力关进笼子,至少能够牵制住权力的肆意妄为。我们不用再依附权力与资本,不用再以潜规则行事,我们可以仅仅依靠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的结合,依靠公民的力量与公民社会的崛起。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就提出,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就像穿越“历史三峡”一样,必定会有千回百转。在唐德刚的论述里,“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笔者试名之曰‘历史三峡’……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一日。这是个历史的必然。到那时‘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我们在喝彩声中,就可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洋了。”

那么今天,在这个社会转型之下,我们又无疑是再一次站立在了一个历史的节点之上,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践与行动,交给历史一份及格的答卷,交给民族与国家一个美好的未来,驶出中国历史的“三峡”——而最关键的是,正如马丁·路德·金在《我有一个梦想》中说到的:“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

责任编辑: 余 锋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