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大面积的血荒,亟需用制度拓荒
2010-10-30 08:50 来源:红网

血荒年年有,今年似乎特别严重:

昆明,血液中心库存的O型血仅2200毫升;

北京,血库库存仅为正常值的一半;

南京,“血荒”已经持续10个月;

武汉、太原、重庆、长春、青岛……血荒,在全国十几个城市蔓延,急需血液进行手术的病人和家属或四处求援,或苦苦等待。

对于这次大范围“血荒”,有关部门又开始总结,并给出年年相似的理由:街头献血人明显减少;大学生献血热情不高;一些人对无偿献血存在误解,认为无偿献血有损身体健康。这些都不无道理。但众所周知的是,采血渠道过于单一是我国血荒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我国临床用血量需求以10%-15%的速度快速增长,与之相比,当前我国人口献血量仅为0.84%。而在这0.84%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容忽视:农民工和大学生所占比例超过了90%。也就是说,农民工和大学生一直是无偿献血队伍中的主力军。用血量由他们挑大梁,有关部门还有什么理由指责“大学生献血热情不高”?

在此基础上,我们心怀质疑的是为何公务员和医务人员无偿献血比例过低?据统计,公务员参与无偿献血的比率仅占全年无偿献血人数的0.92%,医务人员的比率也只有1.2%。比例如此之低会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在公众心目中,公务员掌握大量信息甚至内部信息,医务人员是专业人士,他们对无偿献血不积极不带头,“献血无害”甚至“有利健康”的宣传又怎么能说服人?

再说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真的让无偿献血者无偿用血了吗?根据我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需要用血时,免交费用;其配偶和直系亲属需要用血时,可以按当地的规定免交或减少费用。但现实中是,受血者必须先缴纳各种费用,然后再凭借有关手续办理免费和减免,整个过程非常烦琐,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这和有偿用血有什么差异?

两相比较下,传递给公众的只能是不可靠,引发的只能是深层次的信任危机:无偿献血真的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真的不会传染疾病?无偿献血者需要用血时真能免费?血站真的没有以无偿献血盈利……一连串的迷雾不拨开,从无偿献血到病人用血,公众看到的又只是“无偿”和“付费”两个终端,过程只是“有关部门”捂着盖子在摇,流程极不透明,谁会相信这个过程是“大公无私”的?

长期以来,我们对无偿献血的要求还停留在道义方面,缺乏制度舢板。当前,全社会腐败频发、作奸犯科不断,道义,很大程度上已沦为纸上谈兵。对于无偿献血也一样,一味地强调“觉悟”、“奉献”、“精神”,将无偿献血与否单一的原因归咎于“道义”,是没有任何约束意义的。

所以,要解决血荒问题,必须要政府之手大力干预,加大支持力度,用制度拓荒。比如,日本,就是相对好地解决了供血问题的国家。日本在1964年作出了《关于推动无偿献血的决定》,把能发动的部门和能利用的一切宣传工具调动起来,在各市、区、镇、村及保健所都设立了协会;并以法律形式规定官员必须带头无偿献血,都、道、府、县官员每年献血一次。到了1973年,日本的无偿献血即完全保证了全部临床医疗用血。只有加大对无偿献血的支持力度,真正建立了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血荒。

听说,为了解决血荒问题,南京下周启动流动血库,南大等5高校将组织献血。我看,献血车也不应当只进高校,还应当进社区、进政府、进企业。卫生部部长不是已经带头献血了嘛!

 

[作者:古洪庆]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