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知识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市场监管 > 宣教知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参观长崎原爆资料馆杂感
2011-01-17 09:28 来源:红网

上周学校组织两车留学生游览了长崎和熊本,参访和学习之余,若有所思。不用说,长崎的原爆(原子弹爆炸)资料馆是重头戏。资料馆不是太大,但是内容很翔实,信息量很大,采用图、文、声、光、电等多种方式,记述的事实包括,从原子弹技术的产生,到哪些人、怎样决定在广岛和长崎投弹,到原爆之后两地所受到的重创。其中,对原子弹爆炸的杀伤力的介绍,以及原爆时产生的高亮、高热和剧烈辐射对于平民受害者的致命创伤的介绍尤为详尽。展品中有照片也有实物,原爆中心以及附近的现场遍地瓦砾灰烬,死伤无数,实属浩劫。参观的外国人也好,日本人也好,大家都是凝神屏息的看完展览。

展厅中引入注目的是一位老人,身上穿着一个黄背心,上面写着他是原爆的义务讲解员,向来访的观众讲解陈列的一些照片或展品。我没有听他具体讲了些什么,但是可以看出,他应该是当地居民,直接或者间接的经历了这场60多年前的大灾难。所以,他的出现,加上精心布置的展馆和翔实具体的实物和资料,给每一个参观的人留下的直接印象就是,核爆是一种灭绝人性的非人道武器,两次核爆,给日本人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伤痛。到了展厅的最后,才出现日本在上世纪30年代到二战结束的军国主义扩张侵略史,置于展览的最后,用一排类似折叠屏风的标牌,加以图片和简短标题。其中提到的关于中国的几个关键词有“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以及“南京大虐杀”(南京大屠杀)。

至此,展览的宣传效果已经达成,这个结果就是,日本在二战中受害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渲染和放大,同时日本是二战中主要的加害国这个事实被淡化和缩小。已故加籍华人女士张纯如(Iris Chang)数年前写了一本书,引起了轰动效应,去年被拍成了一部电影纪录片,名字叫The Rape of Nanking(南京暴行)。她投入数年的时间,潜心收集整理史料写成了这部作品,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时期所犯下的罪行已经有被逐渐淡化和淡忘的危险,而日本官方正在有计划有步骤的从各个方面入手,淡化、隐藏直至否认其众多侵略事实,同时放大其受害的一面。其中最敏感的就是教科书问题,日本官方变以前的强制审查为自行审查,在放宽控制的同时,意味着给了右翼势力一个重要的活动空间,即通过篡改教科书来使日本青年一代不知何为二战,何为军国主义,认为几十年前发生的野蛮杀戮和日本当今高度文明社会格格不入。

走出展厅,又回到了初冬的暖阳下,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湛蓝洁净的天空似乎没有如何杂质。然而凝重的心情并未因此消散。一个场景在我脑中迅速浮现,那是我去年在长春学习日语时,参观长春抗日战争纪念馆时的情景。纪念馆是个颇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气势恢弘,壮观大气,与东北的辽阔大地交相辉映。纪念馆内关于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和日军侵略的种种暴行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记述,使人无不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然而不解的是,这样一个精心设计,投入巨资的能够让人深入了解日本二战侵华史的展览,日语学校却并没有组织我们的日本教师团参观。今天的日本在试图悄悄淡化抹去历史污点,而我们做了什么?

责任编辑: 余 锋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